王之涣②

  王之涣(688─742),是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
  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王之涣诗集
  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点评:
  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为您推荐

威廉·布莱克②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十九世纪诗人,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   充满神秘色彩。   人物..

萨福②

  人物简介   萨福(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一般认为她出生于莱斯沃斯岛一贵族家庭。青年时期曾被逐出故乡,原因可能同当地的政治斗..

问心有愧②

问心有愧 w'n xīn yǒu ku' ' '   释义 问心:问问自己;愧:惭愧。自己问自己,心中感到不安。指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 ' '   结构 连谓结构。 ' '   用法 常作谓语、定语 ' '   造句 面对受害人家属,他问心..

济慈②

兵马俑②

◎兵马俑  (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其实..

无地自容②

无地自容 ( w' d' z' r'ng ) ' '   解 释: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 '   出 处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 '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

问心无愧②

  问心无愧 ( wèn xīn wú kuì )   解 释 愧:扪心自问,毫无愧色。比喻做事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感到问心无愧。   解 释 :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出 处 清·《·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