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197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1985年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 1996年获英国哲学博士学位,主攻早期现代英语。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词典学。目 前 主 持 的 研 究 项 目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2002-2005)。
《中国学生中级英语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
《中文详注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汉译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
著 作(1997-)
2002, “《老子》的版本与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4卷第6期。
2002,“导读” ,载于Jean Aitchison, The Seeds of Speech: 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言语的萌发:语言起源与进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与金福芬合写),《清华大学学报》,第17卷增1期。
2001,“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 (与陈辉合写),《当代语言学》第3卷第3期。
2000,“《红楼梦》和《石头记》:版本和英译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6期。
2000,“导读”,载于D. Biber,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2卷第5期。
2000,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cessive marker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Pathways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Studies in Language Companion Series), ed. by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and Dieter Stei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The degrammaticalization of addressee-satisfaction conditional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in Advances i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 by Jacek Fisiak and Marcin Krygier.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8,“The Stage as a Mirror”, 载于顾曰国主编 English Through Literature: Help Yourself to a BA Course Series( 《文学阅读与欣赏:“专升本”高级英语自学系列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王佐良先生的彭斯翻译”,《外国文学》第2期。
1997, “普遍唯理语法与《马氏文通》”,《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1997,“论莎剧重译(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翻 译(1997-)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2001,《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中英对照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陈国华主译,无个人署名)。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Laurence MacPhee,《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王克非、白济民、陈国华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审 校(1997-)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徐萍萍(主编),《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小学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霍庆文、董明、Ann Atkinson(主编),《中国初中英语学习词典》,陈国华审订。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Aderson, R.G.W., 《大英博物馆》,Atlas Translators 译,陈国华审校。伦敦:大英博物馆出版社,1998
2.六○二所总体气动研究室主任
1965年7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专业,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六○二所总体气动研究室主任。曾荣立部级功3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爱迪生说:“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六○二所总体气动室主任陈国华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他对直升机研制始终充满着信心和感情。无论研制工作中遇到多大困难,经受多大挫折,他都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直八、直九、直十一、重点工程等多个直升机型号研制中表现突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对工作精益求精是陈国华一贯的追求。刚参加工作时,陈国华被分配从事直升机气动试验研究工作,为直升机飞行性能、平衡特性、操纵性和稳定性计算提供试验数据。为了满足工程计算的急需,陈国华经常与参加风洞试验的同志一起探讨改进天平接头的连接方式,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与风洞单位的技术人员充分讨论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经过不断改进和试验,终于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直升机机身气动试验方法,解决了直升机特有的攻角、侧滑角大角度试验问题,满足了工程计算的急需,使总体评估技术有效提高。
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是陈国华可贵的品质。在型号研制中,陈国华参加了总体设计工作,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以及风洞试验验证。接受任务时,陈国华的专业方向刚从气动试验研究转到总体设计,气动布局设计经验并不多。他根据设计需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查阅大量资料,对国外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根据飞行技术特性计算的结论,陈国华认为从总体考虑该气动布局还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以及多年在气动布局试验验证方面积累的经验,他提出了调整重点型号气动布局的建议,为形成总体技术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计算分析和初步试飞结果表明,调整后的气动布局是合理可行的。
直升机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合理折衷直升机研制中各种相互矛盾的设计要素和设计要求,使直升机使用效能达到最佳。总体设计涉及到诸多学科专业,如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动力与传动以及旋翼动力学等专业,需要全面考虑各个专业的需求并进行综合与折衷,总体设计的过程就是系统集成与折衷的过程。总体设计水平是衡量一个单位整体研制水平的最直接、最全面的标准的尺子,是直升机研制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技术之一。
作为总体气动研究室主任。陈国华深感责任重大,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不但组织室里同志攻克了型号研制中一个又一个难关,出色地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同时根据长远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基础建设工作,积极编制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好课题预研,为新型号研制作好技术储备,为直升机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革命先烈
性 别:男民 族:汉族
籍 贯:福建龙岩
出生年月:1904年
牺牲日期:1928年08月 少年时就读于龙岩省立第九中学,一年后转入厦门集美师范部。在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了邓子恢、陈明等人组织的进步团体“奇山书社”及《岩声报》活动,宣传新文化,抨击时弊,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在厦门参加了杨世宁、张旭高等人组织的“新龙岩季刊社”,和出版《新龙岩季刊》、《到民间去》等活动。不久,国民党厦门党部改组,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1925年秋,辍学回到漳平县,参与改组国民党漳平县党部,发表政论,抨击伪装革命的国民党右派,唤醒民众。1926年夏秋间,赴龙岩发动群众,团结进步力量,反对土豪劣绅,为迎接北伐军来龙岩,做了大量工作。1927年1月,经郭滴人、陈庆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郭滴人等在龙岩城区、农村开展工运和农运。同年4月15日,国民党右派在龙岩发动事变,袭击岩平宁政治监察署,被列榜通缉。在白色恐怖下,他与郭滴人、陈庆隆等转入农村,采取扎根串连,以贫雇农为主,建立公开农会、秘密农会、中共党支部三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和合理摊派公路捐及各种杂税斗争。同年12月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成立,被选为委员,并代表龙岩县委出席了在漳州勇开的中共闽南、闽北临时特委委员和各县委负责人的联席会议。会后回龙岩,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联席会议决议,与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陈品三等人,于1928年3月4日,领导了著名的后田农民武装暴动,揭开了福建省农民武装暴动序幕。1928年初秋,被陈国辉部暗探逮捕。消息传开,龙岩各界人士和民众极为愤慨,并打算营救。军阀陈国辉惧怕工农暴动武装攻城劫狱,把他与谢宝萱秘密转移漳平县关押。狱中陈、谢二人发动五十余名难友进行绝食斗争,并准备越狱未成。同年8月,被杀害于漳平县城北门外。临刑前神态自若,视死如归,沿途高呼:“打倒土匪军阀陈国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4.中国药科大学硕导
副研究员, 男,1963年生,福建莆田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前身)化学制药专业。1983年至1985年在有机化学研究所进修,1985~1991年在药物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廖清江教授,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8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培养了硕士生数十名。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天然产物的半合成研究、甾体药物及杂环药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十多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家科委项目“异三尖杉酯碱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一类新药哺乳期避孕药ST-1435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抗早孕药米非司酮的合成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β-受体阻断剂羟氢萘心胺的合成研究”、江苏省科委攻关项目“孕酮受体拮抗剂ZK98299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近年来还从事杂环及半合成抗生素的合成研究。
陈国华老师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并注重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5.上海中华书法协会会员
男,1963年5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高级创研员。上海中华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创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6.华侨大学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7 化学系高分子化学 获理学学士学位 (Dept.Chem.,Xiamen Univ.,B.S)
1987.7 化学系高分子化学 获理学硕士学位 (Dept Chem.,Jilin Univ,M.S)
1999.11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获工学博士学位(Dept. MaterSci.Tianjing,Univ.Ph.D)
1995.6-1995.12 日本工学部 访问学者 (Gifu Univ.,Japan.Visiting Scholar)
2000.10-2000.12 日本长崎工业技术中心 客座研究员(Nagasaki Indus 'Tech Center,Visiting Scientist)
2001.3-2002.3 美国密执根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Dept Chem.Univ. of Michigan,USA,Visiting Scholar)
研究兴趣(Research Interests):
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导电材料(Polymer based nanocomposites) :主要从事石墨在聚合物基体的纳米分散研究、聚合物/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殊导电行为研究;将天然石墨的层状结构剥离,使之以纳米级厚度的薄片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开发新一代的聚合物/石墨复合导电材料,研究其在导电材料、智能电加热材料、压力敏感材料、非线性电子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2 共轭聚合物光电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研究(Conjugated polymer):主要从事聚芴及其共聚物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体系的光电特性研究。利用可设计的纳米粒子、纳米结构与共轭高分子发生协同作用,以期改变共轭高分子的电子跃迁形式,为新一代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的应用奠定基础。
科研服务:
1, 为Adv.Mater.;Polymer; Carbon; J.Polym.Sci.(B); J Appl Polym; Comp.Sci.Tech.; Composites A; Polym. Eng. ' Sci.; Mater.Chem.Phys.; J.Noncryst.Mat.; Polym.Composites; Macro Mater.Eng.化学学报等审稿。
2,《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
3,《材料导报》第五届编委
7.广东中山市路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男,1951年出生,毕业于江西省南昌市职大,会计师。 曾任江西方向机厂财务科长、厂长助理,广东华信英锋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现任中山市路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8.《北京青年报》副刊编辑
曾用名陈徒手,1961年12月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为《北京青年报》副刊编辑。从1989年起,他开始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曾在《读书》连续发表浩然、沈从文、丁玲、赵树理、郭小川等人的长篇文章,呈现了他们的命运与历史交集中鲜为人知的一面。著有《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中国文坛纪实》等。9.浙江歌舞团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
男,国家一级演奏员,浙江歌舞团交响乐团主力及首席大提琴家,也是浙江歌舞团艺术考级评委之一。杭州少年宫少年西子交响乐团培训指挥。10.海南大学教授
1956年1月生,江西南昌人,教授,海洋学院院长,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淡水养殖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水产养殖、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主要完成鄱阳湖产银鱼产卵场调查、鄱阳湖产鱼潜力的研究等。1991年8月调入,从事水产养殖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的《鱼类学》、《海洋生态学》、《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等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的《海洋生态学》课程;致力于石斑鱼等海水养殖鱼类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陈国华教授长期以来从事鱼类学、鱼类养殖学等研究和教学。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地方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种。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①名贵海水鱼类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重大项目,2006-2010,课题编号:2006AA10A414,参加);②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项目新型离岸深水网箱成套装备及养殖技术(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水设施养殖与病害控制项目”,2006-2010,课题编号:2006AA100301,参加);③鞍带石斑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海南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06-2008,课题编号:06119,主持人)。
主持完成的“鄱阳湖产银鱼的产卵场调查”项目,查明了鄱阳湖银鱼产卵场的分布,产卵期,完成了鄱阳湖产银鱼生长、食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出鄱阳湖产银鱼资源保护意见,此建议于1984年由江西省水产部门应用至今,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承担“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的试验”项目,完成了点带石斑鱼性转化诱导、人工繁殖技术、人工育苗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内首次取得了点带石斑鱼全人工繁殖的成功。此后,又主持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点带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中试”,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点带石斑鱼育苗技术产业化”,致力于点带石斑鱼人工繁育的技术配套、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点带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苗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项目的实施,成功地完成了点带石斑鱼人工繁育各个技术环节的完善和配套。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推广,使海南的点带石斑鱼人工繁育逐步走向产业化,降低了海南省石斑鱼的养殖成本,有力地推动了石斑鱼养殖的发展,并使自然海区的石斑鱼资源得到了保护。
近年来与企业合作,在海南省率先取得了10多种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的成功。1996年以前,海南省还没有海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海水鱼类苗种主要从自然海区采捕或从台湾省购进,现在海南省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人工繁育的苗种不仅能满足本省养殖的需要,还有大量苗种提供给我国南方沿海省份。
11.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男,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内燃机现代设计方法,内燃机燃烧数值模拟。1945年12月生。 1969年毕业于船舶工程系。 1985-1986年和1996-1997年先后两次在美国斯隆汽车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内燃机行业计算机应用协作网副理事长,湖北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内燃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和承担了20余项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基金以及大型企业及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如'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基础研究'、'内燃机多维周期性瞬态传热研究',经部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及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本。目前,陈国华教授主要从事发动机的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包括发动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发动机CAD、发动机气体流动、燃烧与排放的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及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目前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有'摩托车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CBl00汽油机强化研究'及'135柴油机性能优化'等五项。
12.乌兰浩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办主任
1940年10月生,辽宁新民人。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卫校。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办主任、科主任,中医主治医师。内蒙古兴安盟中医学会理事。撰写论文多次入选研讨会。1991年出席全国中医诊断学第二次专题学术会,论文为《中医病案研讨》;1992年参加内蒙古首届中青年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为《急慢性肾炎临床治疗体会》;1996年撰写《斑蝥导致泌尿系出血死亡1例》被《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收编。总结临床经验方2首,肾功胶囊、双金利尿平胶囊已投入医院临床应用,并申报有关部门待审评。传略已被《中国民间名人录》收编。13.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工作记者
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支援边疆青年的后代。祖籍山东,中学回山东求学六年,1996年毕业于中文系。遂入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工作近八年。2004年,因先生工作调动至广州,随夫南下,来到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工作。在新疆工作八年间,几乎跑遍新疆,在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的报道中略有成就。来到广州,因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经济的热潮,在经济领域报道略有所长。
工作十年间,多次获得省级新闻奖,中国新闻社年度好稿和月、周好稿,参与报道的香港回归二十四小时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5年,获广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
14.贵州茅台集团职员(作家)
男,1979年3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人,现供职于贵州茅台集团。诗歌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刊物,曾参加诗刊社第23届“青春诗会”,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等,现系贵州文学院签约作家。15 陈国华 1929年7月出生,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本人长期致力于祖国的科技事业,以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不断研究探索。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建材及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建材及生产工艺采用CgH胶粘剂,CgH加强剂,助晶剂,促凝剂及锯屑分别按不同重量比制作面料和里料,和竹、木条经装模、成型、脱模、养护工艺而制得该建材与现有的竹、木、人工建材相比、具有表面光滑、防水、防潮、不蛀不腐等优点,尤为突出的是不燃烧,其防火指标可达氧指数的100%以上。且可对其进行锯、钻、钉、贴加工,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包装、家具、运输、农业等六大行业,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特殊建材。面向已来临的新世纪,陈国华同志决心以无私的工作热情、更大的工作成就为祖国早日进入世界强国之林,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奋斗。
16 陈国华 男,河北省山海关市人,1952年6月生,1973年从事财会工作,先后任材料、成本员、股长、副处长等职。现任国营渤海造船厂财务处副处长。会计师。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厂级先进个人,1984年、1985年财务决算获总公司先进单位。参加六机部举办的财训班教材编写工作,1989年主抓厂内银行工作,编制厂内银行核算程序及细则并进行推广受到大连公司奖励。1990年财务处被财政部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被中船总公司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在我厂面临亏损情况下与其它领导一道采取措施扭转亏损局面,使工厂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利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