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存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活动年表
1、父亲为清华大学系教授,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均为其弟子。2、1928年毕业于,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3、1930年转到中文系,参与创办《文学月刊》。
4、1933年毕业留校,为的助教,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设计封面,写序,获得较高评价。
5、1934年辞职去,想靠写诗生活。当年秋返北平,先后任教于北平国民学院、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师大。
6、1935年始改写,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两本格律诗集。
7、抗战爆发后,赴任教授。
8、1947年任教授。
9、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成就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中国文学简史》等。
诗歌赏析
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用力颇深。他创造的九言新格律诗体被称为“林庚体”。如:破晓
破晓中天旁的水声
深山中老虎的眼睛
在鱼白的窗外鸟唱
如一曲初春的解冻歌
(冥冥的广漠里的心)
温柔的冰裂的声音
自北极像一首歌
在梦中隐隐的传来了
如人间第一次的诞生
朦胧
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
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
春天如水的幽明
遂有一切之倒影
薄暮朦胧处
两排绿树下的路上
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
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
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主要著作
诗集《夜》(1933)
《春野与窗》(1934)
《北平情歌》(1936)
《冬眠曲及其他》(1936)
《林庚诗选》(1985)
学术著作
《诗人及其作品研究》(上海1953, 1962)
《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中国历代诗歌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天问论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深深的爱》([美]斯蒂尔著,林庚译,华夏出版社1989)
《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
《说“木叶”》(高中必修5)
文学研究
所著文学史为公认名作。 评唐诗“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轶事
1、早年曾与、、并称“清华四剑客”。2、后曾撰写抗日战歌,有“为中华,决战生死路”之句,风靡全校,后随请愿团赴南京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并绝食。
3、《》是因为林庚在课堂上教授,选入小学课本而成为家喻户晓之名诗的。
4、因为漫画,而从物理转读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