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②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千帆,1964年1月生于上海。1984年7月南京大学固体物理学士,1989年12月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1999年8月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方向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
  1984年-1989年 美国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物理学博士
  1990年-1992年 美国 UniversityofCalifornia,博士后
  1992年-1995年 美国 UniversityofMaryland,法学
  1995年-1999年 美国 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政府学博士
  1999年-2002年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2年至今 南京大学经济行政法专业博导
  2003年至今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2年至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学术成就
  一、 著作
  1. 《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 《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第二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08年第二版。
  7. 《宪法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008年第二版。
  8.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中国宪政之路》(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第二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倚宪论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2.《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3.《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合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宪法》(主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宪法经典判例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6.《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二、论文
  1. “法国国政院与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载于《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第 107-117页。全文收入《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一卷,公丕祥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11-340页。
  2. “美国经济的法律秩序”,《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二卷,公丕祥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487-519页。
  3. “宪政与民主:论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与政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刊,第145-167页。
  4. “资本主义之分析:一项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冬季刊,第153-176页。
  5. “欧洲共同体的法律构架”,《法制现代化研究》第四卷,公丕祥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1-630页。
  6.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变”,载于《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第251-260页。
  7. “以中央制约地方:美国联邦宪法中的州际贸易条款的潜伏效应”,《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秋季号,第216-230页。
  8. “法官不宜‘亲自出马’执行判决”,《法制日报》2000年3月12日。
  9. “法律是一种理性对话”,《法制日报》2000年8月13日。
  10. The Idea of Human Dignity: A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人格尊严的理念:论儒学的重构”).《中国哲学杂志》) September 2000. 27 (3): 299-330.
  11. “十年民告官,胜诉难执行”专家点评,《江苏内参》2000年9月22日,第14-15页。
  12. “法官选总统?(上)从美国大选看法治的力量”,《法制日报》2001年1月14日。
  13. “法官选总统?(下)透视美国大选中的民主与法治”,《法制日报》2001年2月21日。
  14. “传统与现代:论‘礼’的宪法学定性”,《金陵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刊,第119-127页。
  15. “美国联邦政府对州际贸易的调控”,《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41-150页。
  16. “论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宪政问题”,《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第385-417页;部分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第33-36页。
  17. “在自然法与一般法之间:关于‘礼’的宪法学分析”,载《法大评论》,方流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368页。
  18. “认真对待宪法”,《法制日报》2001年12月2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19. “联邦德国的《基本法》与宪政法院,载《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七卷,公丕祥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675页。
  20. Evolution without Democracy: Toward a Uniform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Chinese Communism,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中国政治学刊》) 6(2): 1-42 (Fall 2001).
  21. “法学研究的‘新范式’?建立严密的新实用—实证主义法学体系”,《法学文稿》2001年第2期,第19-32页;http://www.chinalawinfo.com/research/academy/details.asp?lid= 1276.2000。
  22. “法治、德治与宪政”,《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第34-39页。更详细的版本载《江流有声——北京大学法学院百年院庆文存之宪法行政法学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3-51页。
  23. “从农民负担问题看民主与行政法治的作用”,载《法治的力量》,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7页。
  24. “‘先例’与理性——为中国的司法判例制度辩护”,《法制日报》2002年10月31日。
  25. “法国宪政院与人权的宪法保护”,载《公法研究》第一辑,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8-232页。
  26. “宪法是什么?”,《江苏法制报》,2002年12月5日。
  27. “从宪法到宪政”,《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4日。
  28. “论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与特征”,《中国法学》2002年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特刊,第33-37页。
  29. The People’s Court in Transition: The Prospects of the Chinese Judicial Reform (“转型中的人民法院:中国司法改革展望”),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当代中国研究》) Spring 2003, 12 (34): 69-101; Suisheng Zhao (ed.), Debating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Rule of Law vs. Democratization (《中国政治改革之争——法治还是民主》), Armonk, NY: M.E. Sharpe (2006), pp. 138-163.
  30. “法律是一种理性对话——兼为司法判例制度的合理性辩护”,《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5卷第1辑,第69-100页。
  31. “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政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第560-580页;全文转载于《中国宪法学精萃》,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卷,第438-465页。
  32. “论法院在防止就业歧视中的意义”,《法制日报》2004年1月1日。
  33. “法治过程中的权力制衡”,《法制日报》2004年1月29日。
  34. “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14-31页。
  35. “建立中国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兼对修宪理论的一点探讨”,《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61-69页。
  36. “建立中国的弹劾制度”,《法制日报》2004年4月22日。
  37. “先例与理性——也为中国的司法判例制度辩护”,《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8-1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52-56页。
  38. “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39-51页;部分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4期,第43-45页;全文载《北大论坛法学论文集——第三届“北大论坛”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7页;《中国宪政之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332页。
  39. “中国宪政时代开始的标志”,《法制日报》2004年6月28日。
  40.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法学》2004年第7期,第51-6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38-48页。
  41. “实现自由与秩序的良性平衡——对流浪乞讨问题的宪法学分析”,《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第55-65页;部分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第13-15页。
  42. “如何节约实施中央政令的成本”,《法制日报》2004年8月12日。
  43. “中央特区放下成见、合力推民主”,“中港增互信、和解露转机”,《香港经济日报》2004年8月16、17日。
  44. “宪法人权保障还需要保障什么?论刑事正当程序入宪的必要性”,《法学家》2004年第4期,第21-24页。
  45. “‘先例’是什么?再论司法判例制度的性质、作用和过程”,《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6页。
  46. “论人大职能的强化与转变”,《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第6-8页。
  47. “宪法保护色情网站?”,《中国法律人》2004年10月第2期,第18-19页。
  48. “大国的祸与福——关于国家制度安排的随想”,《大国》2004年第1期,第199-206页。
  49. “让‘危险最小’的分支发挥最大的作用——论司法独立对市场经济的意义”,《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第99-110页。
  50. “完善人大职能的十项关键制度”,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纪要,《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19-20页。
  51. “‘公共利益’是什么?社会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宪法上的局限性”,《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28-3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50-53页。
  52. “宪政审查与公民权利”,《青年思想家》,2005年第1期,第7-15页。
  53.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中国宪法学研究模式的变迁”,《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第3-9页;《北大讲座》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4页。
  54. “‘公正补偿’与征收权的宪法限制”,《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25-37页;部分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第44-48页。
  55. “是拒绝治疗,而非‘安乐死’”,《法制日报》2005年4月7日。
  56. “谁有权决定特丽的生死?”《法制日报》2005年4月14日。
  57. “《宪法》前言”,《美国法律精要》系列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8. “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第6卷,第564-592页。
  59.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80-90页;载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编:《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23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7期特别推荐,第3-13页。
  60.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5-3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8期,第8-15页。
  61. “潮安果脯事件呼唤中国的宪法审查制度”,《南方周末》2005年6月30日。
  62. “‘公共利益’与‘合理补偿’的宪法解释”,《南方周末》2005年8月11日。
  63. “‘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第36-45页。
  64.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第1-14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1期,第43-51页。
  65. “论行政中立——从美国行政法看行政公正的制度保障”,《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第135-145页。
  66.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走向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博览群书》2005年第12期,第4-7页。
  67. From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to Constitutionalism: The Changing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Public Law, 3 Asia Law Review 47-75 (2006); also in Nak-in Sung ed.,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in Asia, College of Law,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Korean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005), pp. 3-32.
  68. “中央放松人事,解一国两制困局”;“中央与特首不必事事保持一致”,《香港经济日报》2006年1月12、13日。
  69. “歧视还是纠偏?——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别的合宪性检验”,《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18-122页。
  70. “宪法的用途与误用——如何看待物权法中的宪法问题?”,《法学》2006年第3期,第33-38页。
  71. “高考招生应废除地区指标”,《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
  72. “再论高考招生的地区指标和录取标准”,《南方周末》2006年4月13日。
  73. “如何保证村民代表的公正选举?”,《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5月9日。
  74. “物权法中的宪法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5月22日。
  75. “学生惩戒与行政救济”,载湛中乐主编:《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8页。
  76. “如何鉴别歧视?———从年龄歧视看平等权的宪法标准”,《南方周末》2006年7月6日。
  77. “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自由与管制”,《财经》2006年第14期(7月10日),第100-102页。
  78. “宪政国家的言论自由”,载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讲演录》(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39页;山东大学法学院主编,《宪政手稿》2006年特刊(第十期),第52-67页。
  79. “三农问题的宪法学思考”,《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39-50页。
  80. “论欧洲联盟的行政责任及其司法救济”,《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120-129页。
  81. “美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模式选择与变通”,《浙江学刊》2006年第6期,第133-141页。
  82. “法治概念的不足”,《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第89-93页。
  83. “自由还是法治?论宗教信仰的豁免权及其界限”,载刘澎主编:《国家'宗教'法律》,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6-104页。
  84. “美国简易立法程序的司法控制”,《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118-123页。
  85. “世界行政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6期,第20-36页。
  86. “司法审查的标准与方法——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法学家》2006年第6期,第36-44页。
  87. “规范县级以下人大直选举正当其时”,《凤凰周刊》2006年第30期,第60-61页。
  88. “四项宪法权力保证人大说‘不’”,《检察日报》声音周刊2006年12月18日;《人大建设》2007年第3期,第35页。
  89. “‘新农村建设’需要制度保障”,《法学》2007年第1期,第11-21页。
  90. “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63-73页。
  91. “认真对待实用主义——也谈中国法学应该向何处去”,《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第45-53页。
  92. “‘最牛钉子户’引发的断想”,《新京报》2007年4月21日。
  93. “公民可以‘诽谤’官员吗”,《新京报》2007年5月13日。
  94. “平等是一门科学——反就业歧视法的意义”,《法制日报》2007年6月6日。
  95. “从中正纪念堂‘正名’风波看台湾的地方自治”,《未名法学》2007年第1期,第100-101页。
  96. “从‘三立事件’看台湾媒体和政党关系”,《未名法学》2007年第1期,第101-102页。
  97. “‘死亡指标’背后的无奈和出路”,《新京报》2007年6月10日。
  98.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法律科学》2007年第3期,第105-116页。
  99. “公务员权利的宪法保护——行政内部法律关系的比较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第145-153页。
  100. Chinese Legal Reform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un Zhigang Incident, 4 Asia Law Review 1-39 (2007).
  101. Human Dign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Reinterpreting Mohism, 34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39-256 (2007).
  102. “豪华办公楼不仅是道德问题”,《新京报》2007年7月14日。
  103. “山西黑砖窑折射地方政府缺位”,《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17日。
  104. “选举法治的司法保障”,《经济观察报》2007年7月21日。
  105. “高考招生各省为政难掩违背平等的实质”,《新京报》2007年7月29日。
  106. “走向执政模式的法治化”,《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31日;《改革内参》(评论版)2007年第30期,第4-8页。
  107. “民主与信任——从‘美国银行案’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江苏社会科学》2007 年第3期,第111-117页。
  108. “国家统一与地方自治:从港澳基本法看两岸和平统一的宪法机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3-12页。
  109. “平等是一门科学——就业歧视法律控制的比较研究”,《北方法学》2007年第4期,第5-18页;载刘茂林主编:《公法评论》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87页。
  110. “为什么贫困县副职反而多”,《新京报》2007年8月19日。
  111. “行政权非法干预村民自治权的可诉性分析”(合著),《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9月4日;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11期,第92-94页。
  112. “网络虚拟警察的隐忧”,《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9日。
  113. “如何鉴别不同层次的就业歧视?”,《法制日报》2007年9月11日。
  114. “新疆限制地方官员比例值得借鉴”,《新京报》2007年9月22日。
  115. “‘法律普遍原则’的司法适用——以欧洲行政法为视角”,《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4-119页。
  116. “行政权力的政治监督——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第128-140页。
  117. “从宪法到宪政——中国大陆宪法审查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一作者),汤德宗、王鹏翔主编:《两岸四地法律发展(上册·违宪审查与行政诉讼)》,台北:中央研究员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07年版,第45-80页。
  118. “选举公正的司法保障——论负面竞选的审查标准”,《宪政时代》(台湾)2007年第32卷第四期,第495-543页。
  119. “别小看了小国”,《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1月1日。
  120. “如何破解‘资源越多越不幸’的困局”,《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1月23日。
  121. “司法审查——一个永恒的宪政命题”,《法制日报》2007年11月25日。
  122. “传媒并购与防止新闻垄断”,《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3日。
  123. “东莞‘禁猪’,谁说了算?”,《新京报》2007年12月15日。
  124. “民主就是按规则议事”,《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2月17日。
  125. “还是‘一人一票’好”,《新京报》2007年12月22日。
  126. “为什么禁止‘小产权’?”,《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月1日。
  127. “城市化不等于征地”,《新京报》2008年1月5日。
  128. “猎德钉子户:法院应当维护少数人的合法权利”,《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9日。
  129. “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1期,第72-86页。
  130. “媒体可以‘诽谤’官员吗”,《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月18日。
  131. “自主招生不能违背平等”,《新京报》2008年1月20日。
  132. “政法面对面,‘协商民主’良好开端”,《检察日报》(声音周刊)2008年1月21日。
  133. “城乡同比例选举代表:淄川的标本价值”,《检察日报》(声音周刊)2008年1月28日。
  134. “不妨和人民面对面”,《法制日报》2008年1月27日。
  135. “法治进步不能遗忘看守所”,《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1日。
  136. “先改自我改革的封闭模式”,《财经》2008年(2月4日)第3期,第30-31页。
  137. “官官矛盾源于官民矛盾”,《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22日。
  138. “‘公共利益’并不要求征地”,《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2月28日。
  139. “建议人大常委会选举逐步体现地区平等”,《南方都市报》2008年3月1日。
  140. “理性化的部门结构是高效行政的前提”,《法制日报》2008年3月7日。
  141. “两会应重点关注财政预算”,《新京报》2008年3月15日。
  142. “中央和地方分权要法治化”,《南方都市报》2008年3月23日。
  143. “‘中华文化标志城’应由纳税人说了算”,《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3月31日。
  144. “让公众参与政府大型项目决策”,《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4月4日。
  145. “教学评估为何如此‘隆重’”,《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16日。
  146. “飞行员不比农民工强多少”,《新京报》2008年4月20日。
  147. “责任官员复出凸显责任制缺位”,《科学时报》2008年4月24日。
  148. “宽容对待不中听的言论”,《法制日报》2008年4月25日。
  149. “中国百年宪政历程的反思与展望”,《法学》2008年第4期,第40-50页。
  150. “北大、青年、五四、宪政”,《青年文化评论》2008年第9期,“北大传统与青年中国”专题主题评论。
  151. “爱国就是让国家变得更好”,《南方都市报》2008年5月11日。
  152. “‘高考移民’谁之过”,《新京报》2008年5月17日。
  153. “地方民主:灾后重建之本”,《新京报》2008年5月24日。
  154. “1908到2008:中国宪法百年回眸”,《法制日报》2008年6月4日。
  155. “身兼两地人大代表,他真想不辞劳苦?”,《新京报》2008年6月7日。
  156. “爱国言论的宪法界限”,《中国经营报》2008年6月23日。
  157. “地铁封站应征求民意”,《新京报》2008年6月28日。
  158. “行为有责任,言论有自由”,《中国经营报》2008年6月29日。
  159. “政府不等于正确”,网易“虎照处理结果”评论专稿,http://news.163.com/08/0702/10/4FRF83RR000121EP.html,2008年7月2日。
  160. “为什么信仰法律”,《同舟共进》2008年第7期,第**页。
  161. “破除高考招生地方保护主义”,《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11日。
  162. “户籍改革需中央和地方双管齐下”,《新京报》2008年7月12日。
  163. “谁为城管负责?”,《中国经营报》2008年7月13日。
  164. “和谐需用制度保证”,《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7月19日。
  165. “司法大众化是一个伪命题”,《经济观察报》2008年7月26日。
  166. “深圳户籍制度改革将为全国改革积累经验”,《法制日报》2008年7月27日。
  167. “奥运专道别成‘特权车道’”,《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2008年7月31日,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20916'loc=SEARCH.
  168. “‘省管县’的好处和难处”,《南方都市报》2008年8月3日。
  169.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政策建议”,《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年8月10日。
  170. “如何保障劳工权益?深圳劳资对话会的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8月22日。
  171. “通过制度保障劳工权利——协商民主的新尝试”,《南风窗》2008年(第18期)8月25日。
  172. “2008:宪政新起点”,《中国经营报》2008年8月26日。
  173. “保护劳工权利可尝试工会改革”,《南方周末》2008年8月28日。
  三、 译作:
  1. 麦迪逊(James Madison):《联邦论丛》(The Federalist Papers)第10、39、51篇,《知识分子》,1994年春季号,第26-32页。
  2. 墨菲(Walter F. Murphy):“宪政主义”,《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第1-5页。
  3. 霍姆斯(Oliver Wendle Holmes):“法律的道路”,《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第6-19页;全文转载于《中国法理学精萃》,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71-88页。
  4. 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超越法律的道路”,《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第20-23页。
  5. 凯尔森(Hans Kelsen):“立法的司法审查”,《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第1-9页;全文转载于《中国宪法学精萃》,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77-288页。
  6. 合众国诉微软公司(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法官、媒介与司法公正,《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第178-188页。
  7. 布莱斯特(Paul Brest)等:《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Processes of Constitutional Decisionmaking,第四版'上下册),张千帆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威克斯勒(Herbert Wechsler):“走向宪法的中立原则”,《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第1-24页。
  9. 詹姆斯·赛尔(James Thayer):“美国宪政理论的渊源与范围”,《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2期,第141-153页。
  10.《哈佛法律评论'宪法学精粹》,张千帆组织编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赫伯特·西蒙:“当今世界的组织、市场与公共行政”,《浙江学刊》2008年第3期,第120-127页。
  四、 会议论文:
  1. Individual Right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oward the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Dignity (“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通向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中美政治学研究年会),Buffalo, NY, August 1996.
  2. Human Dignity in Confucianism: Toward a Balanced View of Rights and Duty (“儒学中的人格尊严观念:权利与责任的平衡”),The Twentie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第20届世界哲学年会),Boston, MA, August 1998.
  3. Ideological Commitment and Dilemma of Social Choice: Dynamic Simul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意识形态与社会选择难题:社会资本的动力学模拟”),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美国政治学会年会),Boston, MA, September 1998.
  4. Confucianism and Constitutionalism: On Characterization of Li as a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儒学与宪政:论作为社会宪章的礼”),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美国哲学协会年会),Washington D.C., 27-30 December 1998.
  5. Applying Spatial Theory to New Democracies: 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Aggregate Data of the 1996 Russ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空距理论在转型民主中的应用:分析1996年俄国总统选举的总量数据之模型”),57th Annual Meeting of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第57届中西部政治学协会年会),Chicago, IL, 15-17 April 1999.
  6. Applying Spatial Theory to Aggregate Data: Theory and Simulations (“空距理论在总量数据中的应用:理论与模拟”),Political Methodology Meeting (美国政治方法论年会),University of Texas A'M, 15-17 July 1999.
  7. “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会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北京,2000年5月12-14日。
  8. The People’s Court in Transition: On the Prospects of the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转型中的人民法院:论中国司法改革前景”),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美国政治学会年会),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000.
  9. Toward a Global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The Idea of Human Dignity in Confucianism (“走向全球化的宪政原则:论儒学中的人格尊严观念”),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美国政治学会年会),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000.
  10. “传统与现代:论‘礼’的宪法学定性”,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主办),南京:2000年10月。
  11. Toward a Global Legal Culture? On the Prospects of the Chinese Judicial Reform (“走向法律文化的全球化?中国司法改革前景展望”),China Facing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中国面临新千年:全球化的挑战),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rofessors of Social Sciences (全美中国社会科学教授协会年会), 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Atlanta, GA, October 27-29, 2000.
  12. “论《立法法》的局限性与司法审查的必要性”,江苏行政法学第四届年会(苏州大学法学院主办),苏州,2000年11月15-19日。
  13. “法学研究的‘新范式’?建立严密的新实用—实证主义法学体系”,“中国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中外法学》、《法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单位主办),北京,2000年11月28-30日。
  14. Humanity, Benevolence, and Right to Food: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Law: Right to Food and Right to Development, Academic Meeting IV. Organized by Xiamen University, the Danish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the Norwegian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Xiamen, 28-30 March 2001.
  15. Confucianism and Constitutionalism: O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 of Li(“儒学与宪政:论‘礼’的政治与社会功能”),政治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2001年4月27-29日。
  16. “公民诉政府: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治”,中德“经济、法律与法治国家”国际研讨会,联邦德国,哥廷根,2001年6月28-30日。
  17.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使命”,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会议,上海交通大学主办,2001年7月15-17日。
  18. “美国诉微软——法官、媒介与司法公正”,第六届全国部分省、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研讨会,江苏省高级法院主办,南京,2001年9月24-28日。
  19. “认真对待宪法”,中国宪法学年会,苏州大学法学院主办,2001年10月18-19日。
  20. Right to Education: A Case for Judici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Law: Torture Prevention and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cademic Meeting V. Organized by Fudan University, the Danish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the Norwegian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 Shanghai, 25-27 October 2001.
  21. “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从行政法治到宪政?”,中德“基础设施建设和公民参与”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德国外交部主办,南京,2001年11月4-6日。
  22. “关于法学著作汉译的基本原则”,“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律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主办,北京,2002年1月15-16日。
  23. Comments on Ethics in Action: Defending the Rights to Life and Article 2 of the ICCPR, Ethics in Action: The Successes, Compromises, and Setbacks of Trans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NGOs. Carnegie Council on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15-16 February 2002.
  24. Human Dign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A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9 June 2002.
  25. Human Dign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Reinterpreting Daoism and Mohism,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2 June 2002.
  26. “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法审查的可行性”,纪念现行宪法颁布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2002年9月25日。
  27. “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中国宪法学年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武汉,2002年10月16-18日。
  28. From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to Constitutionalism? The Changing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Public Law。“市场经济与宪政建设”,国际宪法学协会北京圆桌会议,北京,2002年11月27-30日。
  29. “宪政、法治与市场经济”,第二届江苏法治论坛主题发言,2002年12月4日。
  30. “认真对待宪法——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比较法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契约精神与宪政”,湖南大学法学院主办,长沙:2003年10月31日—11月1日。
  31. “建立中国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中国宪法学年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2003年11月17日。
  32. “平等、公正与理性——论法院对防止就业歧视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权研究中心,2003年12月。**
  33. “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座谈会,2004年3月18日。
  34. “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对流浪问题的宪法变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宪政之路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百年院庆论坛,2004年4月2日。
  35. “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2004年5月15日。
  36. Humanity or Benevolenc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Ren and Its Modern Impacts, Taking Confucian Ethics Seriously: Symposium on Confucian Ethics,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8-29 June 2004.
  37. “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刍议”,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2004年8月23-25日。
  38. “论人大职能的强化与转变”,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2004年9月5日。
  39. “二十一世纪中国宪政的走向”,五四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2004年9月12日。
  40. “沟通中西宪政对话的桥梁——浅论中国宗教活动管理的宪法问题”,宗教与法治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2004年10月18-19日。
  41. “‘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宪法学年会,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2004年10月24日。
  42. “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全国村民自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主办,2005年3月24日。
  43.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2005年5月28日。
  44. “学生惩戒与行政救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法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主办,2005年6月14-15月。
  45. From Administrative Rule of Law to Constitutionalism: The Changing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Public Law, Asian Forum of Constitutional Law,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Korean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2-25 September 2005.
  46. “自由还是法治?论宗教信仰的豁免权及其界限”,宗教与法治学术研讨会,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与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主办,2005年10月15-16日;中国宪法学年会,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2005年10月22-23日;中日公法学课题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大学法学院主办,2005年10月29日。
  47. “走出‘公共利益’的困境——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不动产财产权的自由与限制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第七届费彝民法学论坛,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2005年11月12日。
  48. “‘三农’问题:中央应该管什么?——再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农村宪政与行政法治主题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办,2005年11月25-26日。
  49. The Chinese Legal Reform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un Zhigang Incident, What is an Adequate Life? Vital Citizenship, Moral Experience, and the Governance of Life in Post-Mao China, Organized by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20 May 2006.
  50. “从宪法到宪政——中国大陆宪法审查制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两岸四地法律发展研讨会,台湾中央研究院主办,2006年6月2-3日。
  51. Propriety, Law, and Harmony: A Functional Defense of Rule of Virtue, Governance for Harmony: Linking Visions, Organized by Governance in Asia Research Centr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9-10 June 2006.
  52. “法治国家的新闻自由”,信息公开与媒体责任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主办,2006年7月1-2日。
  53. “论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中国宪法学年会,广东商学院主办,2006年11月12-14日。
  54. “宪政国家的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与新闻从业人员权利保障,北京市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办,2006年12月28日。
  55. “宪法变革与地方试验——再论良性违法(宪)的界定及其超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中心主办,2007年1月6-7日。
  56. “国家统一与地方自治:从港澳基本法看两岸统一的宪法机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主办,2007年1月9日。
  57. Human Dign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The Daoist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ights and Human Dignity, Organized by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Geneva, Switzerland, 26-30 May 2008.
  58. “论宪法的选择适用”,宪法解释与宪法实施学术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主办,北京香山饭店2008年6月26-27日。
  五、 学术讲座:
  1. “司法审查的模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1998年6月。
  2.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南京大学政治学系,1998年6月。
  3. “法律是一种理性对话”,南京大学,2000年3月。
  4. “从宪法到宪政——中国未来之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2003年4月23日。
  5. “宗教信仰自由”,湖南大学法学院,2003年10月。
  6. “从宪法到宪政”,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10月;郑州大学法学院,2004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04年11月。
  7.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中国宪法学研究模式的变迁”,华北工学院分院,2005年2月;北大公法论坛,2005年3月31日。
  8. “言论与宗教信仰自由”,中国西部地区人权法师资培训班,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2005年10月14日。
  9. “宪政国家的言论自由”,四川大学法学院,2005年10月14日;山东大学法学院,2005年10月23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5年11月9日;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名家论坛,2007年4月14日;武汉大学法学院,2007年4月20日。
  10.“言论自由与宪政”,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05年10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05年11月30日。
  11.“‘三农’问题:中央应该管什么?”,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2005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协会主办,2006年4月16日;河海大学法律系,2006年5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名家论坛”,2006年5月26日;中央民族大学民生社,2006年9-10月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07年4月20日。
  12.“为什么五四运动没有产生中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对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的初步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宪政文化的历史审视——西方与中国”讲座,2006年4月27日。
  13.“宪政国家的新闻自由”,中山大学法学院2006年11月13日;深圳大学法学院2006年11月16日。
  14.“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良性违宪”的界定与超越”,北京大学法学院“公法的生活化”系列演讲,2007年3月20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7年4月15日;中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07年4月21日;内蒙古大学法学院,2007年9月17日。
  15.“从行政法治到宪政——中国公法的回顾与展望”,澳门科技大学名师讲座,2007年4月30日。
  16.“从宪法到宪政——中国法治的未完成之旅”,台湾大学政治学系讲座,2007年6月2日。
  17.“中国宪政问题”,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9月14日;中央民族大学民生社,2007年9月22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2007年10月22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社,2007年11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4月16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08年6月13日。
  18.“宗教信仰自由”,中国西部地区人权法师资培训班,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2007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宗教自由讲座,2008年4月29日。**
  19.“从‘党管干部’到‘党管立法’——走向执政模式的法治化”,北京大学法学院公众参与和支持研究中心每周法治评论讲座,2007年11月12日。
  20.“广电总局封杀汤唯事件评析”,北京大学法学院公众参与和支持研究中心每周法治评论讲座,2008年4月12日。**
  21.“平等作为科学——反思与坚守”,北京大学青年文化社讲座,2008年4月17日。
  22.“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6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6月10日。
  23.“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6月11日;中南大学“经世讲坛”,2008年6月12日。
  六、 采访发言:
  1. “‘宪法司法化’还有多远?”《周末》2001年12月14日。
  2. “人大代表职业化”,《经济观察报》2003年2月24日。
  3. “机会均等:对公民就业权利的思考”,《法制日报》3月20日。
  4. “非典十大问题评析”,《现代快报》2003年5月。
  5. “以良好的制度设计保障法官的职业道德”,《法制日报》9月18日。
  6. “监督美国选举”,《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3月25日。
  7. “先例判决制度”,河南电视台法制时段节目,2004年6月16日。
  8. “高招指标改革能否促进教育公平”,《新京报》时事访谈第60期,2006年3月19日。
  9. 从“招改”谈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问题,中国法学会专家座谈会,2006年4月10日;《民主与法制》2006年第9期,第10-11页。
  10.“物权法是否合宪?”,腾讯网2007年2月28日,http://news.qq.com/a/20070301/001189.htm。
  11.“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网易2007年3月10日,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7BE/nongmingongdaibiao070310.html。
  12.“人大代表应该做什么?”,新浪网2007年3月10日,http://news.sina.com.cn/c/2007-03-10/232112483042.shtml。
  13.“小商贩自治,不可能的任务?”,《财经时报》2007年4月23日A3版。
  14.《北大青年》2007年4月。
  15.“畸重畸轻的判罚违背自然理性”,《经济观察报》2008年4月12日。
  七、组织会议
  1. “农村宪政与行政法治”主题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办,2005年11月25-26日。
  2. “村委会选举的立法规范”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北京新启蒙研究所合办,2006年3月。
  3.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合办,2007年1月6-7日。
  4. “基层人大选举机制”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办,2007年3月1日。
  八、评论文章:
  于自駸等:“由物理到法律的转型”,《支点》(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主编),2000年。
  包万超:“法学教科书的一个学术范本——评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法制日报》2000年10月7日?。
  林阳、王梦婕:“法律是一种理性的对话”,《北大法律人》第36期,2005年4月11日。
  赵娟:“宪法学何以成为一门科学?——评张千帆教授《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黄建军:书评(《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载吴敬琏、江平、梁治平主编:《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2006年6月),第247-261页。
  金印等:“思学省身,乘桴于海而求索”,《北大青年》2006年10月15日。
  梁苍泱:“爱自己的学生,做自己的选择”,《北京大学校报》2007年9月5日。
  李蒙:“张千帆:从理科博士到法学教授”,《民主与法制》(人物),2007年第23期,第44-46页。
  庞从容:“一个宪法学人的独特思考——读张千帆先生《依宪论道》”,《中国新书目》2008年第3、4合期。

画家

  张千帆 1971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199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0年作品“石舫”,“荣集楼”选录《新艺术的后援—生于七十年的艺术家》。展览1999年“网居”装置作品(北京)2000年“夏之荫”油画展(香港)2000年“打开的盒子”油画展(香港)2001年“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芝加哥)“生命之呼唤”(香港)“梦与柔”(香港)2002年“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迈阿密)

为您推荐

王海波②

1.中国网库CEO  中国网库董事局主席兼CEO,中国行业网联盟的倡导者,中国电子商务“4B”模型的创造者。由于在各个方面的卓越表现,中国网库先后获得了中国商业网站100强、中国行业网站100强、中国优秀电子商务提供商等光..

邵荣②

  1、邵荣   [清]字汉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法王绂。《畊砚田斋笔记》   2、邵荣   副教授,1973年6月出生,江苏盐都人。现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并主持全面工作。   2000年10月,邵荣博..

林建华②

1、吕剧艺术家林建华  人物简介  林建华,原名林均凤,女,山东省文登市林村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在她的艺术成就中,尤以演唱出色著称。她不仅嗓音圆润,唱腔优美,声情并茂,而在声乐技巧上造诣颇深。在广大吕剧观..

陈岱孙②

陈燕②

1.艺术家  女,1936年生,省人。大专文化。   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文工队员、文书、干事、科员、主办、劳司经理等职。1992年离休后,立即参加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学习,多次参展参赛并获奖。在书法方面,19..

李海霞②

1.西南大学教授  一、简历   李海霞,女,1954年11月生于。研究语言、思维与人性等。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在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至今(西南师范大学现已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7月合并为)。2000年在获文学博士学..

师东兵②

  师东兵   一九五零年农历一月十一出生于工人家庭,籍贯为省县师家湾村,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三十八军三三七团战士,国营平阳机械厂工人、厂部秘书,中共侯马市委干部,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