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印②

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玺印大约始自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可分四期:
1、散制作期:传世的出土古玺印最早为战国时代的制作,印体有大小、方圆、一二三层之分,顶端作小鼻纽者最多,印文有三晋、齐、楚等国古文,布局疏朗,错落有致。
2、 形制统一期:秦汉魏晋皆有统一印制,南北朝因之。皇帝专用玉质,称玺,余者用铜,称印。这段时间之印章有大小方圆、长方等等形式,印体日渐厚重,以鼻纽、 龟纽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阴文小篆,有界格,两汉魏晋的入印篆书方圆俱备,被作为典范,称为谬篆。此外有鸟虫书及与其相类之文字,印文外加装饰及有形印皆 为东汉所常见。南北朝印章继承魏晋之作,饶有古趣。
3、发展变化期:隋唐以后印体增大,鼻纽变成小长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宽之柱形柄。官印 文字皆作阳文,由细笔微曲之唐篆变化为九叠篆,还有以西晋文、蒙文、满文和满汉篆书合文入印者,印边日渐增阔,布局日趋丰满,笔划与空白日趋均匀。清宫的 二十五宝玺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专用于国事的传国宝,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质,体积硕大,作各式龙纽,为前世所无,玺文有满文、满汉篆书 合文。其它大小宝玺多为石质,乃御笔和赏鉴所用,其性质属私印闲章,惟石料、制纽皆极精美,具庄重珍贵的特点。
4、继往开来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 作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铜质印章。印文主要由书画家亲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镌刻,他们皆以秦汉六朝古印为宗,创造出个人风格,如明文何,清浙徽 派诸家,晚清赵之谦、吴昌硕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家,他们不仅为中国玺印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而对东方邻国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为您推荐

“计官之鉩”玉印②

'计官之鉩'玉印,战国,印面1.8'1.8cm,通高1.35cm 此 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印文篆体笔画挺拔。印面 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

“武遂大夫”鉨②

'武遂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cm,通高1.2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 '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地名,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

“连尹之鉩”鉨②

'连尹之鉩'鉨,战国'楚,印面2.1'2.3cm,通高1.4cm 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此 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居民'连'一级事务之官的官鉨。'连'为居民编制,战时可编为基本军事单位,'尹'是主管..

“大府”鉨②

“埶关”鉨②

'埶关'鉨,战国'楚,直径3.3cm,通高1.1cm 鉨铜铸,鼻钮,鉨面圆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起横读。鉨文字形线条流畅,结体秀逸,颇有后世毛笔书写之意韵,突出显示了楚鉨的地域特色。 此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某一关的..

“大车之鉩”鉨②

'大车之鉩'鉨,战国'齐,印面2.9'3.0cm,通高0.9cm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制造或管理大车的机构中的官鉨。 齐鉨通常不如燕鉨的文字整齐,鉨面布局随意性较大,但此鉨鉨文笔画则较匀..

“东武城攻师鈢”鉨②

'东武城攻师鈢'鉨,战国'齐,印面2.3'2.3cm,通高1.2cm 鉨 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造型与文字具有齐国官印的明显特征,鉨文'攻'作上下结构,'师'作'帀',均 是齐鉨文的特殊写法。《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