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②

  杜如晦(585~630)

  序言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生平简介

  唐武德元年(618)如晦被李世民(见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又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当时世民弟兄间皇位继承的争夺十分激烈,太子建成企图翦除世民羽翼,在唐高祖李渊前谮毁世民的幕僚,因此如晦和房玄龄同被斥逐。九年,潜入秦王府谋划玄武门之变,以功擢拜太子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任尚书右仆射,仍领选事。四年三月卒。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官员,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果想经营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惊,忙把已经调离的杜如晦追回。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随即向李渊讲房、杜两个人的过失,把他们调离李世民的秦王府。

  杜如晦虽然被外调,暗中潜回李世民处替他出主意。玄武门之变成功后,功与房玄龄相等,不久就被太宗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初年,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亲自去他家中探望,抚之流泪,在他咽气前超升其子杜构为尚舍奉御。即使皇帝如此贵重其人,杜如晦仍旧抗不过疾病之侵,死时年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后来有一次唐太宗吃块美味的香瓜,忽然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于这位文臣的灵牌前,不时送御馔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里慰问其夫人儿子,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职位。'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子女

  杜如晦二儿子是尚城阳公主的驸马爷,后来因牵涉进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中被斩。袭爵的长子杜构本来官为慈州刺史,因弟弟一案也坐贬岭南,死于边野。不知晚年的李世民,是否因为三子选叛而伤透了心神,再也顾及不到这位功臣的后人了。

为您推荐

《鹿鸣》②

  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群鹿正在惬意的吃草,它们本是一种群食动物,喜欢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当看到一片新的草地之后,它们绝对不会独自享受,总是'呦呦'鸣叫,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伙伴们叫到一起,共同分享。   鹿的美德..

余年峰②

诗人简介:余年峰 男,汉族,1964年1月17日出身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祖籍在江西省婺源县沱川,当代网络著名诗人。毕业于辽宁刊授党校。学历大专,现居江西省景德镇市。有作品发表报刊,诗歌被收入《世界汉诗年鉴2007-20..

联合国第一期紧急部队(紧急部队一)②

  地点: 最初在苏伊士运河区和西奈半岛,后来在加沙地区停战分界线和西奈半岛国际边界沿线(在埃及一侧)   总部: 加沙   任务期限: 1956年11月至1967年6月   编制: 6 073名军事人员,由国际和当地征聘文职人员提供支..

余年峰诗选②

今夜永恒②

今夜永恒 余年峰' 著 作者 一个很平凡的男人 我的姓名叫余年峰〈笔名福星高照〉 一个已是中年的男人 我的生日是1964年1月17日 一个生在青山中的男人 我的出身地在江西省浮梁县瑶里 一个难忘故乡的男人 我的祖籍在..

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②

  每年的5月26日是提议的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世界人体条件挑战日',又有译称'向人体条件挑战世界日'或'世界向人体挑战日'.   '活着、看着、想着、干着,这就是生命.'是的一部分,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同时,也在向自..

中国诗歌读本②

【中国第一本诗歌讲义】 中国诗歌讲义 余年峰' 著 ' 景德镇新文学馆 序 余年峰 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力求从诗歌写作者如何学习诗歌写作的角度进行设计编写,实现诗歌共同基础与发挥作用的统一。每门课,突出一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