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②

简介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

'

起源来历

  传说
'

'

  民间有一种传说,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国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还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

'

  另有一种传说,是把踩高跷与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联系在一起。从前,有座县城叫两金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节都联合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不料来个贪官,把这看作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说,凡是进出城办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钱银。人们不交,他就关城门,挂吊桥。但仍难不住聪明的人,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越城墙、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乐在其中。
'

'

  起源
'

'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

'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关于高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高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跷源于鹤图腾崇拜的论点,并以《山海经》古文献为据:'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晋人郭璞注释为:'或曰有乔国,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清人吴任臣注释为:'乔人,双木续足之戏,今曰xi(同屣)跷'。两种注释都认为长股国人即用木跷扎在脚上的长脚人。《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尧舜时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高跷戏直接出于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近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高跷舞蹈形式就已经问世。这又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不仅如此,非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一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木跷,徐徐走动,两手缓缓起舞。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
'

'

  艺术源于自然,其实踩高跷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另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所描绘的酷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踩着木跷在浅海中撒网捕鱼的形象。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

'

历史发展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

'

  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

'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

'

【各地的高跷】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

'

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

'

  豫北武技高跷,起源于明清之际,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
'

'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

'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

'

  垣曲县境内的胡村一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这个县的高跷,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

'

  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和交口县的双池镇的'扑蝴蝶',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

'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

'

  夏县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难度是很大的。
'

'

  在原平、平定、定襄县境内的高跷,边扭秧歌步,边变换队形,然后进行评说和演唱,叫做'高跷秧歌'。在隰县的干家庄,还有在跷腿衔接处拴上个小铃挡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

'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

'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

'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

'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

'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

'

高跷会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
'

'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

'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

'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

为您推荐

滚灯②

滚灯 ' '   滚灯为汉族民间节日中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显示村坊实力的竞技表演。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及江南农村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记述'掷烛腾空稳(小球滚..

三幕悲剧②

三 幕 悲 剧''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纯文字版 出品: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专区 扫校:琵吉 复校:Carmen -------------------------------------------------------------------------------- 导演: 查尔斯.卡特..

花鼓灯的历史渊源②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 '   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

花鼓灯的历史地位②

花鼓灯的功能②

花鼓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逢花鼓灯年过节农民们在麦场田头用竹杆挑起红灯笼,在铿锵的锣鼓音乐伴奏下歌咏、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其情景十分迷人。 ' '..

花鼓灯角色的技术特点②

'腊花'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载一绸球两边缀以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腊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种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舞蹈表演。 ' '..

艾凡赫②

  【作品简介】   《艾凡赫》(1819)是英国作家司各特最出名的小说,也是其描写中世纪生活的历史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我国早在一九○五年就出版了林纾和魏易合译的文言文译本,改名为《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