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②
这本小说值得一读,也值得研究,因为它不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还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观照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是个五光十色的年代。政治上保守主义为主,思想意识上出现了'迷惘'(Lost)和'荒原'(The Waste Land)的现象,经济上是所谓'飙升的年代'(The Roaring Times),社会生活上则被称为'爵士时代'(Jazz Age),因此,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实际上也可以说,实用主义是从那个时期开始逐步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主导内容。如果说菲兹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zby,1925)是那一时期消费文化代表作的话,《巴比特》则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为商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使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美国的物质崇拜,看到了商业文化怎样发展和风行起来,看到了美国文化与商业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它还使我们看到了商业文化走向异化后的种种弊病,看到了发生在那个年代末期席卷美国及至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的部分起因。作为中国读者,《巴比特》还会使我们对生活在身边的许许多多准'巴比特'和超'巴比特'有了更多理性与深层的认识:曾几何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中国式的'巴比特'或'巴比特现象'应运而生,'下海'的潮流席卷了从政府到企业,从机关到学校的各行各业,惟钱是举、惟利是图渐渐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原则甚至信念,虚假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诚信这一千年古训变得如此模糊与遥远''看过《巴比特》你会大悟:'噫嘻,'巴比特'早就到了中国!
具体说来,《巴比特》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期商业文化风行一时的哪些层面呢?
首先是利润或利益原则成了带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通行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品的主人公巴比特在业务和生活交往中忠实地奉行这个原则。在业务上他有一个长期的伙伴泽尼斯公交公司,双方维持长期业务关系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巴比特先是借公交公司的名义购下了金莺谷高级住宅区的地皮(见第四章第四节),从中赚了一大笔;后来又是公交公司的头头把林顿大道公交线路要向前延伸的消息提前告诉了他,使他能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在那一块地方低价抢购地皮,不用说又能赚上一笔;再后来公交公司要在郊区兴建修车厂,跟巴比特发生的地皮纠纷(第十九章第一节),又是了无声息地解决了,只是随后巴比特和公司头头的账户上各自增加了几千美金。在社交生活中也是如此。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和利益就积极交往,逢迎巴结;反之就敷衍,就回避,甚至拒绝,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是很多的。比如巴比特对利特菲尔德和多普尔布劳这两位邻居完全不同的态度,比如巴比特的会友们在巴比特出名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巴比特对两次宴请的不同态度(见第十五章):为了巴结大富翁查尔斯'麦凯尔维,巴比特好几次想宴请他们夫妇,在麦凯尔维几次推辞又几次推迟日期后,他们夫妇终于来赴宴了,只是'迟到了十五分钟'。巴比特夫妇为此精心准备,'从购买香槟酒到每位客人面前该放几粒咸杏仁都没放过',但是席间这对夫妇显得很冷淡,晚餐后没多久就找一个理由走掉了,让原本想好好聊一聊的巴比特大失所望,而巴比特太太还偷偷地哭了一场。好在麦凯尔维临走前随口说了一句'哪天请你们吃午餐',让巴比特夫妇得到一些安慰,也着实给了他们莫大的企盼,可是一等再等,就是等不到麦凯尔维回请他们的消息。最后,当巴比特发现麦凯尔维正忙于巴结多克爵士,根本没正眼看他时,才悻悻地对妻子说:'真正想干事业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麦凯尔维夫妇那样一帮人身上。'算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有意思的是,就在他们等待麦凯尔维夫妇回请期间,巴比特一个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埃德鲁奥弗布鲁克也是一再力邀他们夫妇去吃晚饭,他们从心里瞧不起这位同学,因为他毕业后'一向事业无成',人也'很不显眼',但经不住他'再三苦苦相邀',只好在一再推迟以后,夫妇俩去'应付了事',还'迟到了十几分钟',晚餐后就推说第二天有事要走了,临走时巴比特也敷衍地说'哪天请你们吃午餐',可是拖了很长时间后,'他们就不再说起奥弗布鲁克夫妇了',回请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这一前一后的两次宴请对比得极为鲜明。
巴比特 Babbitt, Milton (Byron)
(1916.5.10,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
美国作曲家。曾学习数学和音乐。在普林斯顿求学期间师从塞欣斯(Roger Sessions),后在该所大学任教。他是美国最早的12音体系作曲家之一,他是(其《钢琴三重奏》[1947])第一位创作全部音列化音乐的作曲家。这种音乐不仅将半音阶按一定次序进行排列,而且还将节奏和力度进行排列。他是第一位以RCA公司(RCA)的马克 II合成器工作的作曲家,也是最早创作电子合成音乐的美国人之一。巴比特结合现场演出和灌制录音磁带而创作各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