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罗神父的罪恶②

  (一)电影

  《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El Crimen Del Padre Amaro

  英文片名:The Crime Of Father Amaro

  Samuel Goldwyn Films 2003年发行

  主演:

  盖耶尔-加西亚-波奈尔(Gael Garcia Bernal)

  安娜-克劳迪亚-塔兰肯(Ana Claudia Talancon)

  桑丘-加西亚(Sancho Gracia)

  安吉莉卡-阿拉贡(Angelica Aragon)

  导演:卡洛斯-卡雷拉(Carlos Carrera)

  国家:墨西哥/西班牙/阿根廷/法国

  类型:爱情片

  分级:R(性)

  简介:

  年轻而心怀理想的神父阿马罗被大主教派往墨西哥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子,辅佐已在当地任职多年的本尼托神父。

  小镇平静的外表下一藏匿着许多秘密。本尼托神父在这里颇有势力,他一直保持着与旅店老板、寡妇桑加娜里的情人关系,还以开医院之名替当地的毒品商人洗黑钱,而他总能为自己的劣行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位被开除教籍的自由神父纳塔里奥则是名激进分子,山区农民在毒品商的压迫下甚至不能栽种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他为与之对抗,支持游击运动。

  最初阿马罗只是冷眼旁观这种种的腐败与丑恶,但不久之后他也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罪恶的漩涡中。小镇上唯一真正纯洁的人是桑加娜里美丽的女儿爱米莉,她年方16岁,天真无邪,虔诚地相信上帝。在聆听爱米莉的忏悔中,阿马罗逐渐被她所吸引,两人坠入了情网,爱米莉毫不犹豫地甩掉了男友鲁本。鲁本是名记者,对于教会的肮脏勾当早已摸清,在嫉妒的刺激下,他公开揭发本尼托的丑行,引起民众轩然大波。其实主教早就对此事有所耳闻,却一直持不问不管的纵容态度。东窗事发后,他连忙指示阿马罗加以补救。

  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爱米莉告诉阿马罗她怀孕了,并幼稚地要求他离开教会与自己结婚。野心勃勃的阿马罗冷漠地拒绝了,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迅速解决掉麻烦以免闹出丑闻,经过他的连哄带骗,爱米莉去堕了胎。

  一切都披着神圣的外衣在悄悄进行,被权力欲望所驱使的阿马罗也在那个黑暗的世界中越行越远''

  [关于本片]

  本片堪称2002年墨西哥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并已入围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根据1875年葡萄牙作家埃萨'德'克罗兹的同名小说改编,将背景置换成了当代的墨西哥。长期以来,教会机构内部存在着腐败以及种种被小心翼翼遮掩的丑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最坚决的改革措施也无法彻底清除生长于权力机构中的痼疾。而这部影片亦可算是直面这一问题的勇气之作。在墨西哥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墨西哥,90%的人口是天主教徒。教会势力相当大,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就曾在墨西哥被禁映。本片甫一出炉,就掀起了一场风暴。甚至连教会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保守派对它进行了无休止的强烈抗议,更威胁要将影片所有主创人员开除教籍。而部分比较开明的人士则认为这部电影诚实地反映了目前教会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是一种警醒。处于风暴中心的影片倒因这激烈的纷争渔翁得利,借着性、毒品、丑闻、教会这一个个卖点吸引观众涌入电影院,一举冲破了《衰仔失乐园》去年创下的票房记录,成为墨西哥历史上最卖座的本土电影。

  导演卡雷拉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影片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确有其事的,绝非谎言或我们的想象。'他四年前就开始准备,但要给这样一部敏感题材筹措资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时至今日方才完成推出。

  [关于导演]

  导演卡洛斯'卡雷拉虽然还只有三部作品,但也算是墨西哥电影界青年近卫军级别的人物。他12岁开始创作漫画,并自编自导了不少动画短片。在电影培训中心正式学习了电影制作后,他完成了处女作《本杰明的女人》,取得较好口碑。此后他的影片在卢卡诺、塞巴斯蒂安等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奖项。

  [前途无量的明日之星: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两年内三部作品均成为艺术、票房双叫好的大热之作,墨西哥新星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已无可置疑地成为当今拉美最值得关注的青年演员。1978年出生的他,很小就跟随父母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少年时代已在肥皂剧中取得了领衔主演的位置。他后来明智地选择了前往伦敦专门进修戏剧表演。2000年,贝纳尔以《爱情是狗娘》中的出众表现大放光芒,2001年的《衰仔失乐园》更令他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新人奖,并随之成为墨西哥的性感偶像。即使和维多利亚'阿布里尔、佩内洛普'克鲁兹这样的大明星一起合作时(《没有上帝的消息》),他也毫无生涩之感。2003年,盖尔会依旧是万众瞩目的中心,他将在沃尔特'塞勒斯执导的《摩托车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中,扮演青年时代的切'格瓦拉。

  (二)小说

  《阿马罗神父的罪恶》于一八七六年在里斯本刚一问世,便给葡萄牙文学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致使沉湎于幻想和美化现实的浪漫主义更加萎靡不振。它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是因为它对人民群众所痛恨的宗教势力给予无情的揭露,对当时教权与政权互相矛盾又互相利用的背景作了真实的反映。故此,这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难得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这部小说创作于葡萄牙的政治形势尚在乍暖还寒之时。欧洲的政治大动荡的风暴,逐渐透人葡萄牙,吹皱了一池春水;一八六四年第一国际的宣告成立、一八六八年英国的改良主义运动、同年西班牙共和国的组成、法国拿破仑三世的失败和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成立等等,无不给葡萄牙的政治形势和政治思潮带来重大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期,葡萄牙正处在教权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空想的社会主义互相较量和鼎立时期。教权虽然日趋没落,但死而不僵,仍有一定的势力;新兴的资产阶级接受了法国《人权宣言》的思想,准备彻底推翻封建和教会的统治;同时,空想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思潮被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人接受,也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文学界,随着政治形势和新的思潮的传入,也面临着新旧交替的过程。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被介绍到葡萄牙,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嗣后,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在葡萄牙文学界流传甚广,成为一些进步的作家借鉴的对象。相形之下,当时盛行于葡萄牙文学界的那种虚伪的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的美化现实的创作倾向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法国的几位文学大师,无论是雨果,还是巴尔扎克和福楼拜,他们对反动教会势力的揭露、鞭笞以至揶揄,都被当时葡萄牙深受教会之害的青年作家所推崇,反教会成为当时重要的题材。

  《阿马罗神父的罪恶》便是在上述几方面背景下创作的。作者若泽'马里亚'埃萨'德'克罗兹(Jese Maria Eca de Queiroz,1845'1900)生在波武阿'迪瓦尔津,他是一个私生子,从幼年对私生子受歧视的生活便深有体会。他的生身之父是个法官,法官的私生子更是对法律的嘲弄。埃萨'德'克罗兹出于对法律的反动性和道德的虚伪性的痛恨,常常把私生子作为他作品中倍受同情的人物,同时,那些虚伪的家庭伦理道德、私通和乱伦则是他揭露和鞭笞的对象。成年之后,埃萨'德'克罗兹考入葡萄牙著名的学府''科英布拉大学。在那里他广泛地阅读了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文学名著。一八六四年,科英布拉与巴黎有了直达的铁路,这使他欣喜若狂,大量的书刊从法国源源不断地运来,进一步开阔了他的眼界。据他的书信和日记记载,当时他常常接到装满了米土莱、雨果、勒南、普鲁东、孔德、黑格尔和福楼拜等人的作品的书箱。同时,他的书信和日记也披露了他对科英布拉大学保守型教育的不满,他恨透了学校周围黑色高大的围墙,认为这是禁锢主义的象征;他的进步思想溢于言表,公开主张把第一国际工人支部的安特罗'德'肯塔尔选为学生领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参加了重要的文学团体七十年代派'(因这个团体的成员大多是科英布拉大学的校友,也称'科英布拉派')。这个团体的成员常在一起聚会,讨论葡萄牙文学的出路问题。他们反对浪漫主义作家沉湎于幻想和美化现实的创作方法,主张文学创作应当如实反映社会的现实以求改造社会。'七十年代派'于一八七一年创办了文学月刊《投枪》,埃萨'德'克罗兹担任了主编。刊物的宗旨是揭露和讽刺'由立宪制、资产者、土地占有者、空谈家组成的弊病百出的正统社会'。在一次'七十年代派'的讨论会上,埃萨'德'克罗兹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这篇演说起着宣言的作用,为葡萄牙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正当'七十年代派'异常活跃,准备召开一次'历史学家批判耶稣'的讨论会时,政府下令封闭了会址。这个事件更使埃萨'德'克罗兹进一步看清了教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