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朗(有媒体误写为'肖'),名印鈢(玺),号朗,别署萍香阁主,生于1917年,北京人。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顾问。
从本世纪四十年代起,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师范学院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华夏书画艺术进修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顾问,系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之一,以善画花鸟鸡虫饮誉画坛。同时精研花鸟画技法,传世著述有《怎样画写意牡丹》、《怎样画写意草虫》等,与友人合著《花鸟画技法问答》、《中国画基础》等著作,现正编绘《萧朗课图画稿》。1982年中国画刊《迎春花》第三期对萧朗花鸟画艺术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转年,香港《大公报》对萧朗花鸟艺术作为专版评介。1986年天津艺术博物馆为萧朗举办画展;1988年萧朗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画研究院展出;1991年应深圳市艺术中心的盛情邀请举办了《萧朗百吉画展》;1992年大陆记者首次赴台采访团选中萧朗的《芙蕖鹡鴒图》赠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萧朗自三十年代末拜著名画家王雪涛为师,随王雪涛研习书画达十余年,同时得到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人的教益。1983年与画友在北京举办画展,后多有作品展出和发表,声誉达于海内外。他的花鸟画多属于小写意画法,艺术语言洗练自然,形象简括生动,风格秀润清雅,色泽丰富多变,淡而不薄,洁净明艳。注重笔墨的书法情趣和书卷气息。善于穿构富于诗情的灵境和意象,强调透过鸿蒙之理,将静穆的观照与活跃的生命统摄到优美的艺术作品之中。其小写意花鸟画题材广泛,尤以画鸡和各种草虫为人们所颂扬。
'20 世纪30年代末随王雪涛学画者颇多,有的出于对雪涛才艺的崇拜,有的出于学画谋生,有的出于消闲解闷,动机各式各样。萧朗沉静少语,志在学好书画,故能尊师敬长,勤奋异常。雪涛先生不吝赐稿,萧朗总是视若珍宝,反复临写,反复揣摩,反复品味,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不得究竟便不肯罢休。萧朗的敦厚、踏实、好学和钻研精神感动了雪涛先生。先生对他特意关照,执意免收学费,恩准其单独入画室学画。萧朗也主动帮先生干些日常琐事或家务劳动,自此与雪涛先生结下了终生不渝的翰墨因缘。为了提高画艺,萧朗经常到郊外捉虫扑蝶,绘花写鸟,将师法与技法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萧朗在艺术上不懈进取,凡雪涛先生画过的题材都一一涉猎和研究,从不放过一草一虫。同时将雪涛先生与历代名家手迹结合起来,笔墨日趋成熟精妙,在上世纪40年代北京画坛产生了影响,并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画导师。由于雪涛先生与北京画家们有广泛交往,致使萧朗获得了结识与学习京华前辈名家的机缘,并直接受到齐白石、陈半丁等大师教益。萧朗清楚记得 30年代末初见白石老人的情景:当时雪涛先生写了张便条,让他到白石老人家办事。白石老人看完便条后好奇地问道:'你父亲是刻印的?'萧朗摇摇头。白石又问:'你自己刻印?'萧朗又摇头。白石喃喃自语:'这就奇怪了,你叫'印鈢(玺)',不刻印,怎么把两个当印讲的字全占了?'自此,白石老人纯朴真诚的品格与勤学好问的习惯成为萧朗终生追慕的典范。他也清楚地记得40年代初见半丁老人的情景:半丁老人精神矍铄地看着他的画,连声称赞之后,颇有感慨地说:' 印鈢(玺),学画不容易啊。自古画家多清贫。人们说富花鸟,穷山水,不穷不富人物画。你学花鸟,能够以画谋生,就相当可以了。'半丁老人的慨叹使他从年青时代就下定了吃苦学画、甘居清贫的决心。
'上世纪60年代初经画友孙其峰举荐,萧朗调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绘画系(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任教。在从事花鸟画教学、研究的同时,他下江南,赴燕北,历中原,搞了许多教学素材和花鸟创作。他于1964年全国美展中展出的《浴罢》,即是驱车广西抒写新鲜感受的力作。画面以绿色为基调,描绘江南绿竹、绿芭蕉和绿草町,以衬出白鸭浴罢的净洁可爱,堪称一曲生命和青春的礼赞。
正当萧朗画兴高昂、拼搏奋进的时期,'文革'戛然中止了他矢志求索的步履,意想不到的劫难突然降临他的头上。他于1970年夏天携老妻弱子远徙广西凤山县落户,将'落难广西'视为'天赐机缘',原始森林和幽洞野溪令其惊叹激动,奇花异草和珍禽飞鸟使他悠然心醉。他为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生命欢呼歌唱。他感到富饶肥美的江南沃土,即便插上一根木棍儿,也能生根开花结果。这使他久居闹市的心灵蓦然平静下来,使他从剑拔弩张动乱斗殴的社会现实中返璞归真,重新获得了生活情趣。他在房前屋后开圃种花,培植盆景,大量采集蝉蝶等昆虫标本。结合当地美协要求,深入茂林云山,创作《杉林飞雉》、《踏遍青山》等许多参展作品。
''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萧朗的艺术很快得到广西领导的高度重视,转年即调至自治区中国画培训班工作。1974年调入广西艺术学院任教。1976年粉碎 '四人帮'之后,萧朗的花鸟画首先在广西声誉鹊起,很快被海内外朋友视若珍宝。萧朗顿觉大地回春,阳光万里,心情异常欢畅,挥笔创作《春意闹》、《蜂飞蝶舞》、《欢舞》、《风雨行》等佳作,充分表达了特定的时代精神和自己欣喜兴奋的情怀。在70年代末拨乱返正、落实政策的氛围中,自治区和广西艺术学院的主要领导以优厚待遇再三挽留萧朗,但由于老妻关节病难能适应当地湿热气候,萧先生遂于1979年3月重返阔别10年的天津美术学院执教。他没有沉缅于人世沧桑的喟叹,也来不及歇息调整,便以坦诚磊落之襟怀,全心全意投身到美术教育和花鸟画创作之中。他的中国画教学严谨精当,深入浅出,极受学生欢迎。萧朗被推选为优秀教师和人民代表。他的花鸟画创作精妙灵动,古雅练达,笔力劲爽,墨色浑融,情趣诱人,出神入化,愈画愈新,使人一见倾心、流连忘返,终于取得当代花鸟画坛令人难能企及的艺术成就。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