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刺绣②

  提起刺绣,人们自然会想到苏绣、湘绣、蜀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种精刺细绣的手工艺术品,总是和碧山绿水,轻舟荡漾的南国水乡联系在一起,以为粗犷雄浑的黄土高原和刺绣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古朴别致、绚丽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的庆阳民间香包并不比苏绣、湘绣逊色,只是鲜为人知罢了。
  庆阳的香包刺绣也就是,可以说散布在庆阳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炎炎夏日,在山乡的路旁、河边,你会看到一群群玩皮戏耍的孩童,他们光着屁股,不穿衣裳,胸前挂着一个花裹肚。那红红的裹肚上,巧针细线地绣着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阳光下,红如火,艳似锦。茶余饭后,劳动休息或是聊天闲谈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三五成群的老人们烟杆上都吊着一个绣花烟袋。如果遇到谁家孩子过“满月”,那刺绣品就更多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向孩子贺喜,都要拿自己刺绣的东西做礼品,有虎气生生的虎头鞋,有红花绿叶的荷花帽,有描龙绣凤的花裹肚,还有狮子枕、虎头枕、金鱼枕、龙枕、凤枕等等。这些礼品要摆在喜桌上,让大家观赏、评论。过去重男轻女,只给男孩做满月,现在不同了,男孩女孩都一样,可是男女有别。给男孩的礼品,绣的不是“望子成龙”、“状元进宅”,就是“马上封侯”、“二龙戏珠”,还有石榴、桃、鹿、鸡、鱼之类的动植物,象征多子多福,大福大贵;给女孩绣的则以“丹凤朝阳”、“莲生太子”、“胖娃坐莲”居多,还有荷花、牡丹、凤凰、百鸟等,表示子孙绵延,永保平安。庆阳刺绣是节日民俗文化的典型体现,深入庆阳乡村,你深深体验到美源于生活,美就是生活。
  娶媳嫁女更是庆阳刺绣艺术品的大展览,庆阳民歌唱到:“八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入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女孩七八岁捉针穿线,十岁左右开始扎鞋垫、袜垫,是练针功的第一关。绣下的针脚要“左看是行行,右看是样样”。长到十五六岁,开始在裹肚、枕头、鞋面子上刺花绣画,为自己做嫁衣裳。临出嫁前,姑娘浑身上下刺绣裹体,打扮得花枝招展了。
  妇女们肩上披的披肩,腰间系的百褶裙上也绣满各种吉祥如意图案。姑娘出嫁脚上还要穿一双绣花鞋,叫上马鞋。当然现在的姑娘已不这样打扮了,可是陪嫁的绣花鞋、绣花枕、绣花鞋垫、袜垫和为新郎及男方家人做的绣花裹肚、绣花烟包却是少不了的。刺绣大军的主体是农妇,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材料,不管是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还是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至人物故事,都作为自己的取材范围。由于世代相因,她们早已把刺绣当成一项比巧比智的活动。看庆阳刺绣,体察庆阳妇女的心灵,你再一次承认大美不言,真美确在民间。
  不少刺绣品是儿童的衣着,又是他们的玩具,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肚兜上绣个壁虎,是希望孩子像猛虎一样勇敢;荷包上绣个蛇蝎,是要让邪气逃之夭夭;姑娘精心绣枕头、鞋垫、袜垫,是向男朋友表达爱意。鞋上绣一只喜鹊,站在梅花枝头,象征喜上眉稍;枕头上绣一对龙凤,比喻青年男女和睦相爱,白头偕老……人们通过刺绣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庆阳人民,勤劳纯朴,乐天向上的精神世界都渗透在这些手工作品里。
  现在世世代代只知道“为自己做嫁衣裳”的妇女们,开始走向了市场。她们背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刺绣品,从事商业经营,走州过县,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一些民间工艺美术公司,应运而生,它们集群众之智慧,继承了好多老造型,创造出了许多新产品,打出了自己的刺绣品牌。

为您推荐

贵州刺绣博物馆②

  位于贵州赤水市,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莲花书院毗连,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   文昌宫坐东朝西,有阁楼式宫门。左右配殿,主体建筑—阁楼,组成一座四合院,布局紧凑规整。   阁楼为三层六角攒翘檐尖顶木塔式结..

战国刺绣②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湖北江陵马山硅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都是用辫子股施绣而成,并且不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

长沙楚墓出土刺绣②

  战国刺绣珍品。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楚墓出土。绣料(地)为丝绢,针法为辫绣。绣品粘贴于墓棺档板和壁板上,大部实物已污损,但仍看出其中龙纹绣绢龙、云飞腾缭绕的景象,气势生动奔放;凤纹绣绢,幅长120厘米、宽3..

唐代刺绣②

撒拉族刺绣②

  撒拉族刺绣是撒拉人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不仅形式多样,工艺精湛,更因其丰富的内涵而大放异彩,没有文字的撒拉族,天才地运用了刺绣,表达民族迁徙、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再现风情民俗,寄其精神向往。   撒拉族刺绣..

刺绣操作②

  刺绣生产工艺之一。绣前,先要根据刺绣需要,将线分成若干丝。劈线的方法是:先抽出花线的一半(即一绒),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线头,其余三个指头扣住线,再用左手的大拇指与中指将线头顺一个方向捻几次,接着将左手捏住线头..

明代刺绣②

  明代刺绣以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为例,它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