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刺绣珍品。西藏拉萨大昭寺珍藏有两幅明代刺绣唐卡,上面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题款。一幅画面为“第恰”(胜乐金刚),另一幅为“杰吉”(大威德)。这是格鲁派供奉的“桑第杰松”——密宗三佛像中的两幅。全套应为三幅,有一幅不知下落。这两幅五百多年前的刺绣唐卡色泽鲜艳,保存得非常完整,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据载:“永乐十七年(1419)十月癸未,遣中官杨英等赍敕往赐乌思藏”(《明太宗实录》卷一一四)。这个使团据说由120人组成,带来了很多珍贵礼物。后来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大昭寺的坛场中心。今已不存。这两幅唐卡可能是由杨英带来,后赐给大昭寺的。
为您推荐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湖北江陵马山硅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都是用辫子股施绣而成,并且不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
战国刺绣珍品。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楚墓出土。绣料(地)为丝绢,针法为辫绣。绣品粘贴于墓棺档板和壁板上,大部实物已污损,但仍看出其中龙纹绣绢龙、云飞腾缭绕的景象,气势生动奔放;凤纹绣绢,幅长120厘米、宽3..
唐代刺绣应用很广,针法也有新的发展。刺绣一般用作服饰用品的装饰,做工精巧,色彩华美,在唐代的文献和诗文中都有所反映。如诗'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诗'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等,都是对于刺绣的咏颂。唐代的刺绣除了..
刺绣生产工艺之一。绣前,先要根据刺绣需要,将线分成若干丝。劈线的方法是:先抽出花线的一半(即一绒),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线头,其余三个指头扣住线,再用左手的大拇指与中指将线头顺一个方向捻几次,接着将左手捏住线头..
明代刺绣以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为例,它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
在中国北部山西临汾一带的农村,人们的服饰鞋帽以刺绣来装饰较为普遍,如在领口、袖口、裙边、飘带、披肩、童帽、鞋垫、腰带、背心上绣花,生活用品如床单、帐沿、门帘、被面、枕头、钱袋、桌围、椅搭等,也常装饰有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