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绘白玻璃杯②

  此杯圆形,微敞口,底微收,腹壁以粉彩绘四季开光花卉:牡丹、荷花、菊花及月季。开光之间填红地,上下饰以半圆形如意纹图案。口沿饰方格花纹一周,底沿饰圆点纹一周。杯底有蓝彩“康熙御制”楷书双框款。
  明朝末年,随着西方国家来我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西方的许多物事传入我国,玻璃就是其中之一。随船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不仅带来玻璃器皿,还带来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康熙帝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极受传教士引入的欧洲艺术的吸引,他设立皇家玻璃厂,亲自参与推动景泰蓝、瓷胎及玻璃胎珐琅彩绘器的制作,并把一些传教士纳入宫中担任有关造办处的职务,让他们把技术发挥出来。此举推动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使清代成为我国古代玻璃器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品种剧增,制作工艺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杯即为一例。珐琅料是研磨得极细的玻璃料的混合物,要在未烧窑之前施加上器。玻璃熔点比珐琅低,要将珐琅装饰熔贴在玻璃器表需要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温度太低,珐琅纹饰无法熔贴,温度过高,不但玻璃热熔,颜色也会烧焦,珐琅还会有气泡。此杯的珐琅纹饰极精美,图案精细,花卉颜色自然淡雅,应是无数经验累积的成果。
  康熙朝玻璃色彩非常丰富、纯正、艳丽,仅白色一种就有珍珠白、凝脂白、乳白、藕粉白等区别。纹饰工艺有套彩、刻花、压花、磨花、描彩等手法。并且从康熙朝起,玻璃器上出现了刻款,但较少见。此杯是康熙时期玻璃器的代表作。
  所附半透明套红玻璃小杯为圈足,杯身呈喇叭状,口沿向外翻,着红料,两只镂刻的螭龙为杯耳。腹部刻有圆形“寿”字,“寿”字左右各有一条螭龙,杯圈足部有一圈莲瓣纹,杯的主体为白色不透明玻璃,其余装饰性纹饰皆着红料,底部有“乾隆年制”款。
  仿翠玉玻璃杯一对,杯身由八瓣花形组成,似蓓蕾初开。每一花瓣上下各有一乳钉,杯身两侧相对应的有一对兽面。这些纹饰的灵感来自于古代青铜器。口沿宽厚,平底。
  套色玻璃又称套料,指由两种以上玻璃制成的器物。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要求套色用的各种玻璃有相近的膨胀系数和黏度,这样才不致爆裂;然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另一种是用半熔的色料直接在胎上作花纹。这两种方法制出的器物有凹有凸,立体感很强。
  颜色玻璃是在原料中加入着色剂熔制成的玻璃,对可见光具有一定的选择吸收,吸收光谱不同,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为您推荐

漆棺彩绘的线条

  漆棺彩绘装饰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线条的运用,其中黑地彩绘漆棺的线条的运用具有典型性,它是采用堆起的办法,使线条凸起与画面,整个画面运用笔法娴熟自如,每根线条挺拔柔和、富有弹性。它们流动翻飞、曲折盘卷、有着强烈..

漆棺彩绘的构图特点

  对称与均衡是构成形式美的一条重要法则。它是通过图案纹样的骨架结构的变化,来决定着纹样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当然,这种对称与均衡只是相对的,不是完全的、绝对的,通常是互相穿插的,对称之中有均衡的存在,均衡之中达到力..

明掐丝珐琅花卉纹玉壶春瓶②

  【名称】明掐丝珐琅花卉纹玉壶春瓶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27.1cm,口径:7.4cm,足径:9cm。   瓶小撇口,细颈,垂腹,双凤耳。除颈..

明-清掐丝珐琅笔架②

明景泰款掐丝珐琅龙凤纹觚②

  【名称】明景泰款掐丝珐琅龙凤纹觚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39.7公分,口径:21.7公分。   铜胎,仿古铜器的形制,喇叭口,腹鼓形,底外撇,镶拐..

清内填珐琅兽面纹方觚②

  【名称】清内填珐琅兽面纹方觚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43.7公分,口径:18.1公分。   K银胎,喇叭口而口沿竖立,丰肩,敛腹,底足外撇而底缘..

明景泰款掐丝珐琅象足洗②

  【名称】明景泰款掐丝珐琅象足洗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高:10.4公分,口径:19.3公分。   铜胎,侈口,斜壁,平底,螭耳,象足。洗内镀金,器表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