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艺术②

  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精巧。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的腰。
  面塑实际上是在“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汉代早已有面塑的记载,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祝寿的喜庆日子。山东菏泽相传在尧舜时代用面捏成猪羊来祭天拜神,那是曹州最早的面塑艺术。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模”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宜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模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

为您推荐

《艺术的童年》②

  简介 ······   这是一本充满感性色彩,又发人深省的创作思考笔记和回忆录。作者艾姿碧塔详尽地叙述了她儿童读物的创作和思考历程,以及创作的原动力与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童年的各种记忆。   年代的颠..

聊城剪纸艺术②

聊城剪纸艺术 Liaocheng paper-cut art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

人类的艺术②

  这是一本写给两个看火车的乡村小孩子的书,它既不是艺术的教科书,也不是有关艺术的专著,而是通过清新、通俗易懂而又个人化的描述,把深奥的东西介绍给那些徘徊于艺术大门之外的人。 全书涵盖了建筑、雕塑、绘画、音乐..

《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②

丁丁和字母艺术②

  作品简介:   本书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丁丁历险记》的一集,作者埃尔热撰写《丁丁和字母艺术》时并不知道“故事将把他带向何方”。他给我们留下的更我的是一个草案,而不是一次历险。可是,故事的线索却充溢着那么多..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②

内容提要:   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的天才作家,他的难读的《尤利西斯》和更加难读的《芬尼根的觉醒》,是让许多大书虫都又爱又恨的意识流巨著。能把其中一本啃完的人,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结识。这本书是这位作家的自传..

镶嵌艺术②

  中国的镶嵌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比如殷商时代的曾有错金和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出现。随着工艺的发展,出现了供王宫贵族们玩赏的镶嵌画。镶嵌画虽然比较少,但仍可以从帝王御花园的长廊和一些建筑中发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