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脸谱葫芦
阳谷脸谱葫芦是流传于鲁西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它的最初雏形来源于黄河中下游两岸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打渔时最原始的“救生圈”,有的作为酒器用来盛酒用。后来,为了美观好看,或者说是为了作为记号,便在葫芦上刻画各种图案,此后逐渐改进,最终热爱戏剧的人将脸谱刻画到上面,形成了现今别具一格的工艺美术品。
葫芦是盛产于鲁西地区的一种装饰植物,结果多,造型美观,每到秋末摘下晾干,去皮后,便可用来绘画图案。绘画时要先打好底子,然后再起草脸谱。待用颜料填完颜色,晾干,罩上面漆,一件脸谱葫芦艺术品也就成功了。不过,在葫芦上画脸谱和在宣纸上画是不一样的。在葫芦上画要选好角度,掌握好对称,倍数的关系,不然画出来的图案没有立体感。
葫芦脸谱选用的题材以京剧的净、末、丑为主,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施公案、隋唐演义、岳飞传、楚霸王等七大类人物,大约100余种,而且一个个栩栩如生,可以说看了脸谱葫芦,就等于在戏剧艺术殿堂里走了一遭,让人了解不少戏剧艺术知识,所以脸谱葫芦深受人民喜爱。
阳谷脸谱葫芦在形成工艺品之前,是刻画不同形状图案作记号来用,直到清末民初,才被京剧爱好者把脸谱刻画到葫芦上,并逐步达到图案清晰、刻工精细。脸谱葫芦传人辛福春带着他所创作的作品,曾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博览会、山东省非物质文化成果展以及五届江北水城旅游节,受到国内外游客好评。
为您推荐
(一)传承的路径
在川剧艺术中,脸谱通过其丰富的构图、强烈的色彩比对、线条的柔美轻盈来进行川剧中人物角色和情感的表达,为剧情的发展得到生动形象的渲染,让使得川剧艺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造型上,脸谱同众..
《霸王庄》朱光祖,仿王长林笔法。王长林文武丑戏不挡。他的丑角脸谱,基本谱式有三种,即蒋干的腰子脸、汤勤的豆腐块脸和朱光祖的枣核脸。三个人物脸谱不同、台步也不同。蒋干是不穿官衣的官衣丑,汤勤是穿官衣的方巾丑,朱光..
彩调剧来自农村的地方剧种,剧目均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而艺人又多是出身于农村的劳动人民。所以,彩调的脸谱是以小丑化的'小化脸'为主要特色。小花脸又称白鼻子,或称粉鼻子,是在鼻子上勾画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动物的形象,如..
应用葫芦皮贴制的工艺画类。山东聊城七十年代创新产品。古朴优美,风格独特,制作精工,画面别致。它主要运用葫芦皮凹凸的自然形态,经切割、研磨、提光、上色等一系列工序组成。贴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素色,利用葫芦皮天..
《剪纸京剧脸谱》,由出版。堪称京剧脸谱剪纸的民俗大全,一部高品位的“剪纸与脸谱选题”书籍:通过精湛的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精美、全面的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艺术,是在戏剧化妆基础上,演化成具固定谱式的艺术形式..
脸谱原是以泥为胎,故是泥彩塑的一种。清光绪二十年左右,北京西城一桂姓满人,能诗善画,兼喜京剧,闲来制作脸谱馈赠亲友,颇受称许。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旗人“禄米”被取消,桂氏便以制作销售脸谱为生,名声四扬,喜者甚众,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