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昏迷的圣德列萨②

  【名称】神志昏迷的圣德列萨 (又名:《》)
  【类别】 、
  【年代】
  【作者】乔凡尼·贝尼尼
  【规格】
  【属地】
  【简介】
  乔凡尼·贝尼尼是17世纪意大利的代表。作为一位受宠的雕塑家,他的艺术道路是一帆风顺的。1615年间,他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肖像雕刻,其时才十七八岁。自此以后,他一直受到教廷的保护。1618年起,他的艺术的第一个保护人是教皇保罗五世。后来又受罗马红衣主教舍皮奥涅·波尔盖兹的赏识,为这位教主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一件名作《大卫》就是这个时期作成的。我们在前面已欣赏到的组雕《阿波罗与达芙妮》,也是为波尔盖兹所作的。1623年,贝尼尼被聘入教廷,开始了他的艺术的新阶段。这时,他的巴洛克贵族趣味也表现得更明显了。新教皇乌尔班八世不断向他提出订件,把他看作17世纪的米开朗基罗,可谓恩宠有加。不过,米开朗基罗在教皇的意志下是被迫干的,而贝尼尼是乐意干的。1644年乌尔班八世去世后,梵蒂冈换了新主子,英诺森十世登位。贝尼尼这时一度受到了猜疑与冷遇,这使他的自尊心大为挫伤。 因为空闲的时间多了些,他从1645年起在为罗马圣马利亚·德拉·维多利亚教堂一间科纳罗小礼拜堂制作的《圣德列萨祭坛》(亦称《神志昏迷的圣德列萨》)上,作了些冷静的艺术思考。此件组雕完成于1652年。与他前期那种歌颂性雕刻迥异其趣。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德列萨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事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此时据她自诉,她能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空时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觉记述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教会便利用它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此事在民间深有影响。 贝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德列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这是德列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quot;我感到这支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象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德列萨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个象征性形象。他刻画出了笔记里所写的那种少女复杂的内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她的昏迷与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体现。雕塑家用坚硬的石块表达出女人心灵底蕴,但这一切是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伪装了。这确是一件独特的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的作品。
  在意大利,当时的痛苦折磨着无数渴求幸福的少女。贝尼尼洞察到这个“圣女”心灵深处的欲望。那个象征幸福的小天使以一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把箭刺向德列萨,他与德列萨的仰卧姿态构成了和谐的节奏,即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两种感情就要交融前的节奏。观者如了解这一点,鉴赏时便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贝尼尼领悟到德列萨的笔记中的'刺透了心'的内涵乃是少女渴求爱情的秘密,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主义。 贝尼尼那圆熟的雕刻技巧尤其表现在圣女雕像(尺寸与真人等大)身上的复杂衣褶上。大面积的皱襞与下面表现云朵的细节,大大减轻了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都在飘浮着。巴洛克雕刻的装饰特点是人体动作的复杂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 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性效果。《圣德列萨祭坛》可以说是贝尼尼艺术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标志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极盛阶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