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剪纸②

  浙江剪纸

基本介绍

  《武林梵志》载五代时“吴越践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描绘了吴越故地上曾出现的一个宏大剪纸景观。
  民间剪纸传统在乡土之中延续传承经久不衰。至1953年以前,调查者曾记述:“浙江省的窗花剪纸各地都有,以地区、、,地区的、等地较多,风格各有不同,用途亦各异。”
  从所采集的品看来,金华地区多为窗花和灯花,乐清的细纹刻纸主要用于装饰龙盘灯,平阳一带送礼时放在礼物上的“圈盆花”最有特色。其次,各地均有用以衣裙、鞋帽的乡花样。
  题材常见为花卉瓜果、鸟兽鱼多,而戏曲故事则是永康一带的拿手好活儿。剪花的样子多是女子做姑娘时攒下的老辈儿花样;另有一部分是画佛像的民间匠人所为,再经由手艺高的巧手剪制。有的巧手当然也可以自己出样自己剪,甚至看完戏之后就能剪出成套的戏文。
  浙江戏曲窗花擅取戏中典型的场面情节,充分体现人物的身段之美。有别于戏曲的是,剪纸为之配上了相适应的背景为衬,显示了特定艺术语言的优势。浙江剪纸造型讲究大的影像轮廊,而影像之中剪出细细的阴线。阴线的恰到好处,能使形象结构与画面的节奏都增添成色。

分布地域

  浙江剪纸主要分布在浦江、缙云、乐清、永康、桐庐、象山、玉环、平阳、仙居、临海、瑞安、磐安、东阳、遂昌等地。其中尤以浦江、缙云、乐清、永康、桐庐等地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
  乐清剪纸
  浙江剪纸要数乐清剪纸最为著名。乐清地处浙东沿海,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雁荡山所在地,自古手工业生产就很发达,'黄杨木雕'、'绣帘'、'嵌漆器'等闻名于世、畅销国内外,乐清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工艺精湛,700多年前,剪纸已很兴盛,乐清剪纸与'龙船灯'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船灯'是乐清一中特异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它是节日期间用以祛凶纳吉的,每逢新春佳节,雁荡山下方圆数百里内,村村镇镇都扎起龙船灯,体长约三米,分日龙、夜龙、活动首饰龙三种,象征着生命和力量。龙船灯的造型别致,制作极为精巧,龙船上扎有七层至九层的楼阁、亭台,楼阁的栏杆、屏风、门窗、墙壁全部用细纹纸张贴。当地人把这种细纹剪纸称作'龙船花'。龙船花的图案千变万化,玲珑剔透,瑰丽多姿,刻纸艺人能在四寸见方的白纸上刻出几十种复杂的图案,最多可达六、七十种,精微纤巧、细若发丝,有正字形、人字形、喜字形、寿字形、菊花形、冰梅形、鱼鳞形、龟背形、还有'田交田'、'勾之云'、'空肚十'等等。几十种图案交织在一起,层次丰富、主宾分明、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乐清剪纸以其挺秀、细致的风格显现出江南海滨特有的风神气韵。与北方剪纸的粗犷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缙云剪纸
   缙云剪纸以戏曲为题材,精致工整,在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太白回番》、《麒麟送子》、《九世同居》、《双玉球》、《感恩亭》《摇钱树》等表现人间的悲喜,传达朴素的审美。在刻画人物上,往往只刻七分,注重动势,脱形取神。衣褶以阴刻法处理,与背景的阳刻法恰成对比。刻画出人物剪影般的动态。背景中直线与曲线交互穿插,如水纹、网格、盘长、祥云、串钱、花瓣、藤蔓,它们是画面的纸筋,戏剧场景中的亭、台、楼、阁因此而不致孤立无依,更有烘托渲染祥和气氛之功效。主体画面的两边往往饰以边花,内容大多为民间吉祥图案。如:琴棋书画、石榴莲子、拂尘方胜、倒蝠蝴蝶等,不一而足。
  浦江剪纸
  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孕育了别具特色的剪纸艺术。浦江剪纸历史悠久, 元明之际就有记载,浦江文学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写的《哀王御史》的诗中有'剪纸难招御史魂'之句。可见元明之际乡间已有剪纸招魂的风俗。浦江剪纸工艺精巧、题材广泛,生活情趣浓郁,图案清新大方,多数取花鸟、草虫、山水、亭榭、仙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形式上流行最广泛的是窗花。每当春节,农村的姑娘媳妇便大显身手,鲜红的窗花把节日点缀得喜庆而热烈。除春节外,结婚礼仪、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都要制作大量剪纸,有礼花、灯花、功德花等品类繁多。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如剪金鱼满塘寓意金玉满堂,剪枣、笙、桂花、莲子比况早生贵子,剪瓶、鞍、戟、磬象征平安吉庆,剪蝙蝠、鹿、桃和蜘蛛则喻示福禄寿禧。按地方风俗,妇女出嫁都要制作'龙凤呈祥'、'并蒂莲荷'、'鸳鸯荷花'、'莲生贵子'、'麒麟送子'等大量剪纸覆盖 在嫁妆礼品上带到男方家中,俗称'利市',这一风俗促成浦江妇女从小就开始剪纸艺术的训练,产生了许多精美的民间剪纸作品。以乱弹为代表的浦江戏剧文化发达,戏剧为剪纸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产生了许多戏剧人物剪纸。如《对课》、《断桥》、《孙悟空借扇》等,线条古朴,构图巧妙、背景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浦江剪纸一般取染色土纸5-10张叠好覆以样稿,用绵纸钉扎住,然后用特制镂花剪,有里而外依次剪出。创作稿原稿一般要用水粘贴在另一张薄纸上,用松枝或油灯烟熏黑,取得黑白分明的复稿,又叫花样。一张精彩的熏样,一传十,十传百,会迅速流传开来。解放以后,浦江剪纸注入新生活的内容,具有了新时代的气息,大量剪纸在报刊上发表,也出版了剪纸作品集,1988年浦江选送75幅作品赴日本展出,展示了浦江剪纸的艺术魅力。《荡湖船》、《听琴》、《空城记》等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永康剪纸
  永康剪纸数量之丰,不亚于浦江和缙云,表现内容也与浦江和缙云相似。戏曲故事、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应有尽有。与浦江和缙云的细腻、秀丽、抒情、疏朗相比,永康剪纸更显得淳朴浑厚、大胆粗犷、雍容大度。从形式上看,它更注重外形的刻画,给人印象强烈而整体。永康民间风俗也是妇女出嫁前要学会剪纸和绣花,新娘子的手艺越高,在夫家就越体面,想剪出一张好作品,首先要有好底稿,于是为了得到一张好的底稿,姑娘们往往托亲告友,跑上几十里路,求得底本后,放在油灯上熏,然后凭借熏样进行翻剪,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修改、选择、淘汰,剪纸艺术日趋完美、生动、活泼、成熟。
  桐庐剪纸
  位于富春江畔的桐庐,景色秀丽,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桐庐剪纸也烙上江南特有的灵气,凝练概括、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在桐庐乡间,剪纸艺术早已有之,窗花、灯花、鞋花、衣饰花、喜花广为流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剪纸的上述功能逐渐削弱,剪纸艺术也渐渐被人疏忽。桐庐文化部门认识到民间剪纸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建立了民间剪纸开发基地,开展艺术指导,培养创作骨干,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扶持与利用的关系,形成了剪纸创作群体,有创作骨干50多人,创作队伍100多人。50余件作品获省级奖,多件作品获全国奖。剪纸艺人还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出访国外。桐庐剪纸汲取了套色木刻、国画渲染及民间美术的斗色手法,创作出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和斗色剪纸,丰富了传统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出新、出优、出人才、出作品,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您推荐

浙江之声优势

浙江之声研讨会 浙江之声,浙江广播主频率,是省委省政府主要信息发布平台,已成为浙江人民收听新闻的第一信息来源。 浙江之声,以强大的新闻和文化感知力,深厚的人文精神,新潮的娱乐元素,满足听众的新闻、文化和娱乐需求。节..

浙江之声频道介绍

想唱就唱 《午夜PARTY》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00:00—02:00 主持人:永昆 节目简介:《午夜PARTY》为浙江省内首档午夜直播的互动派对类广播综艺节目,目标人群为城市中最年轻、最活力、最张扬、最忠实的夜行听众群体,每天..

浙江之声节目表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07:00-08:00《浙广早新闻》08:00-09:00《方雨大搜索》09:00-10:00《维维说房》10:00-11:00《阳光行动》11:00-12:00《新闻直播室》12:00-13:00《超级开心GO》13:00-15..

浙江之声

浙江之声简介

浙江之声 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浙江电台新闻台于2008年11月28日统一更名为'浙江之声',更名后的'浙江之声',以FM88、FM101.6和AM810三个频率播出,覆盖浙江全省以及周边的上海、江苏、安徽、江..

倪士毅浙江通史

首部浙江通史,倾注廿载心血 倪士毅编写的《浙江古代史》 1963年,杭州大学历史系设立浙江地方史研究室,那时起倪士毅开始对浙江古代史进行专题研究。据称,浙江当时还没有一部地方通史着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得知倪士毅手头..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②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虽然历史不长,但却以它整齐的阵容从亮相依始就确立了它在越剧界甚至是整个戏剧界不可替代的位置。该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江南气息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