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塑菩萨立像②

  【名称】:宋彩塑菩萨立像
  【类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寺庙藏品
  【文物现状】:现藏博物馆
  【文物简介】:
  彩塑像作为佛教造像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盛行于唐代,至宋代流行而普及,并迎来了彩塑艺术的辉煌时期。温州白象塔曾一次性出土了四十二身北宋彩泥造像,形态毕肖,敷彩描金,精彩绝伦,极具绚烂之美,是宋塑的典范之作,也是泥塑中的珍品。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彩塑菩萨立像就是其中之一。
  这尊彩塑菩萨立像通高64厘米,杉木条为骨,掺有谷壳、麻丝的黄泥为肉,拌入桐油、麻丝的细白泥为肤,衣饰绘彩描金。像保存比较完整,彩绘已有脱落。像头微颔,面相长圆。长眉细目,点画睛珠,谦和垂视。直鼻窄翼,樱桃小口,点画朱唇。下颌丰满,双耳下垂。颈部细长,划有肉纹,项饰璎珞。顶梳高髻,发丝整齐,缀饰璎珞。宝缯垂肩。溜肩,肩搭石绿色缠枝纹描金帔巾,绶带绕颈部过胸前贴体侧垂于座上。袒胸露臂,肌肤细腻,臂、腕著钏。内着红色菱格纹贴体长裙,腹部系带打结,腰束石绿色蜂窝纹描金短裙,裙摆呈花瓣状覆于脚面。腰肢微弯,臀部左扭,右膝微屈,形成曲线,充满律动,十分传神。双手纤巧,平举胸前合十。两足八字外分,赤足立于双层仰莲座上。
  宋代佛教深入民间,向世俗化、生活化发展,造像世俗朴实自然。彩塑像材料乃自然所赐,随处可取,易于造型,泥外妆彩,雕塑与绘画相得益彰,更适合表达宋代自然写实的造像风格。这尊造像面容端丽娴静,完全是生活化了的世间人物;形体修美轻盈,契合宋人的审美倾向;人体结构把握准确,肌肤柔润匀称,衣纹写实简约,充分体现了宋塑的特点;衣饰繁简有致,设色鲜明,华而不乱,显示了塑匠精湛的雕塑技艺和高超的造型美的表现力。此像处处渗透着时代风韵,的确是宋代造像的经典作品。

为您推荐

晏几道《菩萨蛮》②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三彩菩萨像②

   三彩菩萨像   1983年文物所清理,龙泉务村辽金瓷窑遗址,出土的两尊三彩菩萨像。一尊高0.32米,菩萨头著花蔓冠,面相圆润,大耳下垂,双目微启平视,眉间有毫,隆鼻,宝缯飘曳,颈饰璎珞,袒胸腹,腕带镯,下身着大裙,结跏趺坐,左小臂侧前..

引路菩萨图②

  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社会富庶,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个时期佛教仍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大规模的石窟造像不断涌现。在敦煌..

菩萨坐像残片②

李清照词《菩萨蛮》②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

菩萨蛮·芭蕉②

【年代】:宋   【作者】:张镃——《·芭蕉 》   【内容】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   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鉴赏】:   咏物词发展..

观音菩萨坐像②

观音菩萨坐像   黄铜质,空心,重1135克,通高0.215米,底座宽0.125米。在莲花须弥座上,卧一反仰着头的麒麟,六对牙齿交错露在嘴的外部,观音端坐在麒麟背上。观音头戴法冠,面目生动,鼻翼较宽,双目俯视,两耳较大,耳饰垂肩。身着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