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人②

  四喜:一为久与旱逢甘雨之喜;二为他乡遇故知之喜;三为洞房花烛夜之喜;四为金榜挂名时之喜。四喜人,象征着四件喜事。图案以两儿童相互颠倒组成,巧合成四孩童的效果,故名“四喜孩”。寓意吉祥如意,美好幸福。
  
  四喜人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美术造型,这种造型采用的是适形造型中的共用形,它是用几何中的形与形的部分重合和借用来造型。这种造型早在原始彩陶艺术中就有。“四喜人”的来历传说是这样的。传说明初时江西才子解缙,五岁就熟读四书五经,进京赶考,深得皇帝赏识。皇帝特许他回乡与秀才一起进县学念书。但县学教谕心里不服。一天,教谕想出一个难题刁难解缙,叫他以“风调雨顺出嘉禾”为题作画。解缙画了一幅双头八肢连体娃娃图。教谕大怒:“本县大丰收,你却画个怪物,是何居心?”解缙曰:“九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间四喜,我画的正是‘四喜合局’呀!”这仅仅是传说,四喜娃最早是谁创作的?虽未有确实的考证,但可以说民间创作,民间流传,民间发展的可能性最大。四喜人”因为喜庆所以流传甚广。早在唐代,就有了铜质四喜娃。此外,陶质、木质、玉质、瓷质、泥质四喜娃也纷纷出现。四喜人玩具也是利用连体适形造型法而制出的民间玩具。人们将它摆在家中或挂在身上,以期招来福喜。
  四喜铜娃”原件长宽不足两寸,为铜铸,出土于铜陵,原为明清期间遗物。该物件小巧,但很精致:一对活泼可爱的娃娃系若肚兜,一手拿着芭蕉扇,一手紧握金元宝,呈现出调皮嬉闹的神态,欢乐祥和的气氛。经过巧妙组合,两个娃娃转化成四童戏耍,意趣盎然,惹人疼爱。在静态中,通过孩童腿脚的屈伸,给人以动态之美。无论是上是下,是左是右,你从哪个角度观赏,孩童或立或卧,或背或对,相互构成四个完整的戏耍孩童,这正是此吉祥物的独特和妙趣所在。据清乾隆史书载,在当时婚嫁礼俗中,“四喜铜娃”以“喜神”供养,可见人们对“四喜娃娃”的崇尚和喜爱。古代男子有在腰间悬挂各种饰物的习惯,或是一种装饰,也有避邪趋利之意。该物当为饰物。
  “四喜娃娃”原器铜质锃亮,铸造精致,造型准确生动,纹饰细腻精美,尤其是娃娃肌体丰满,眉日清秀,双耳硕重,福态稚嫩,反映了古代设计制作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四喜铜娃”真品系“民国”时候的铜雕,祖传至铜陵市一市民周某手中,1991年后转由铜陵市文物管理部门保管珍藏。“四喜铜娃”艺术造型独特,其乍看是两个娃娃在嬉戏,可仔细一看是四个娃娃在玩耍,上面一个趴着,下面一个躺着,左边一个坐着,右边一个倒立。正是由于“四喜铜娃”独特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传说,使得不少人将这座铜雕塑和我省铜陵悠久的铜文化联系起来。“四喜铜娃”的仿制品也时常被当成铜陵市独有的礼物馈赠给海内外友人。

为您推荐

万字纹②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

鸟纹②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

夔龙纹②

  夔龙纹(kuí lónɡ wén)   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补充:一种瓷器装饰纹样。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述:“夔如龙一足”。   夔纹始流..

铺首②

海涛纹②

  海涛纹是水纹中专门描绘海水浪涛的一种纹样,多出现在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代的瓷器上。   水纹又称“水波纹”、“波浪纹”、“波状纹”等,一种传统的陶瓷器装饰纹样,形似水流动的形态。专门表现海水波涛的,习惯上称..

伎乐天②

  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在敦煌壁画中伎乐天亦指天宫奏乐的乐伎。梵音“提婆’,意为“天”。在佛教中,所谓“天”,主要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感得的殊胜果报。如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十..

弦纹②

  古代陶器纹饰。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