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永烈从1959年开始创作童话和寓言。最初,叶永烈的童话都是短篇。后来,这些童话收入到叶永烈的童话选中。
叶永烈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是在1983年2月完成的,十三万字。
《“小溜溜”溜了》,是叶永烈的第二部长篇童话。
《“小溜溜”溜了》是在1983年5月27日着手写的。当时,叶永烈一边写,一边在《智慧树》杂志上连载。每写完一章,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就配上几幅富有趣味的插图。可是,刚写了六章,在6月中旬,叶永烈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去北京拍摄儿童电视系列故事片《小灵通》,不得不中止了《“小溜溜”溜了》的写作。一直到拍完《不灵通(共20集),在1984年2月,叶永烈才重新着手写《“小溜溜”溜了》。写写改改,放放改改,在4月初总算全部完成。
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在温州方言中,“小溜溜”是对孩子的昵称。叶永烈土生土长在温州,一直到高中毕业,还未会过长途汽车,未坐过海轮,甚至还没有见到过火车。童年的叶永烈,真想“出差”。父亲常常笑着对叶永烈说,在你的额头上贴张邮票,把你“寄”出去……这些童年的美好回忆,促使叶永烈写了长篇 童话《“小溜溜”溜了》。
叶永烈深感,长篇童话读起来很轻松,而写起来极为吃力,比叶永烈写长篇小说要吃力得多。叶永烈在十分吃力地写完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以后,曾不想再写长篇童话了!
在朋友们的热情鼓励下,叶永烈才决心写第二部长篇童话。比起《哭鼻子大王》来,《“小溜溜”溜了》写作更艰难些。因为《哭鼻子大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先有了整体构思,便可以着手写;然而,《“小溜溜”溜了》是系列童话,几乎每一章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故事,需要在构思上花费莫大的功夫。每写一章,差不多想当于完成一个童话。因此,这部长篇童话,实际上是由二十来个短篇童话组成的。一口气完成这么多个童话,当然是异常费劲的。
《哭鼻子大王》的主题是单一的,即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小溜溜”溜了》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差不多每一章都有各自的主题,思想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叶永烈曾说过,童话要逗。写《哭鼻子大王》时,叶永烈努力使那部作品具有一种幽默感。写这部童话,叶永烈仍然尝试这么做,保 持这样的风格。
在完成《哭鼻子大王》以后,童话老作家贺宜同志在病中读了拙著,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另一位童话老作家洪讯涛同志也谈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他们的指点,对叶永烈写好《“小溜溜”溜了》很有帮助。
1997年,忽然,中国福利会儿童电视剧中心派人前来找叶永烈,说是选中了《“小溜溜”溜了》,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叶永烈授予他们电视改编权之后,短短的三四个月之内,就拍完了电视片。
2004年,忽然,叶永烈又接到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朱立红、张玉虹的电话。他们说,小时候看过《“小溜溜”溜了》,特别喜爱,至今难忘,如今她们正编辑一套童话丛书,想起了《“小溜溜”溜了》。就这样,叶永烈把《“小溜溜”溜了》寄给了她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印行新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