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摘要
'
'
阴阳家 - 基本介绍
阴阳家
阴阳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称阴阳家、五行家。据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转化而来。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盛极一时,《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以阴阳五行理论说明四季的变化,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则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王朝的更替。
'
在阴阳家的理论中,古代科学知识和迷信的占卜巫术相混杂,一方面总结概括了古代关于天象运行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知识,以阴阳消长、五行生克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又以天象的变化比附人事,宣扬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念。阴阳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它启发了王充等人的天道自然观,也被董仲舒等人借以论证
阴阳界碑
谶纬迷信。阴阳家著作多佚失,所存者仅见于诸子著作。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家 - 历史由来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阴阳八卦图
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司马迁《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先秦至汉代出现的学术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最为著名的学派不过有几十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汉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阴阳家 - 基本思路
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尚书》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阴阳家 - 五行学说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易经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一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阴阳家 - 天文历算
太史公司马迁'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虽然评价并不最高,也还是一种特别表示。没有任何直接的资料依据,但事实上很明显存在一个理由,那就是司马氏祖传世袭的专业是天文历算,阴阳家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
天文历算
阴阳家的主要学术内容直到司马迁都是在这领域的主导,而司马迁则是这一学派的正宗传人。《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的《七略》开列了当时的书目,一共有不到六百部书。这种书目在现代是开不成了!那六百种中很多都已失传。其中阴阳家有21部,第一部就是《宋司星子韦》,第四和第五是《邹子》和《邹子终始》。
这邹子应即为邹衍。齐有三邹,邹忌不是阴阳家,邹奭名气小,后面第十二部就是《邹奭子》。其中《容成》、《张苍》两部也是今人能断定内容为历算的书。刘歆为这21家所作评介是:'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司马迁也说阴阳家特长是'序四时之大顺'。
阴阳家 - 代表人物
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
阴阳星象
邹衍,齐国人。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齐宣王时,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先学儒术,改攻阴阳五行学说,然而终以儒术为其旨归。'邹衍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邹子之作变化之术,亦归于仁义'(《盐铁论.'论儒第十一》)。
'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以喻王公列士(《盐铁论'论邹第五十三》)。可见,学儒术也好,攻阴阳也罢,邹衍的目的是在寻求经世致用之学,充分体现了他匡世济民的入世精神。对此,司马迁旮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断行之。''邹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人不察其大道,而学其小术,故封建迷信兴,这不是邹衍的错误。'邹衍以阻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史记'封禅书》)
阴阳家 - 地位影响
阴阳家是战国时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
《开元占经》
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家则把阴阳矛盾作用引起的变化神秘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时五行说相当流行,有相生相胜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点。阴阳家以五行为五德,认为历史朝代的嬗变即遵守五行相生相胜之道,是为'五德终始说'。司马迁称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五行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历史朝代的更替,如夏、商、周三代之变,就是金(商)克木(夏)、火(周)克金,秦汉统治者均以此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寻找根据,对后世特别是汉代有很大影响。《汉书'艺文志》云:'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作为一个学派,阴阳家魏晋以后已不复存在。《汉书'艺文志》着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阴阳家的学说内容。而阴阳家在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则是具体化了自然世界对于人事的影响。这种想法,还可以在现在的黄历或是农书、农历里看到。
阴阳家 - 主要著作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
阴阳家主要著作
《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
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
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