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②

【生平简介】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作家。曾获.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市吕贝克。他的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母亲出生于,有血统。托马斯.曼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长他四岁的亨利希·曼后来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作为成功的商人,托马斯.曼的父亲作风实际,在很有影响;而他从母亲那里则得到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父亲的实用主义与母亲的艺术气质所代表的二元性,成为托马斯·曼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托马斯·曼并非是一个缺乏天赋的孩子,但是,他对于学校的课程表现地毫无兴趣。他更愿意致力于发展其由来已久的对于写作的爱好,并以散文随笔和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与他人共同编辑出版的杂志《春天风暴》。在一封保存下来的1889年的信中,当时只有14岁的托马斯·曼在信的末尾属名“托马斯·曼,抒情戏剧诗人”。这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于自己将来当作家这件事是很认真的。
  托马斯·曼的父亲于1891年在41岁的年龄上早逝后,孩子们被指定了一位监护人。这位监护人认为,托马斯·曼离开学校后应该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托马斯·曼顺从了这一意愿,并且在此之后任职于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在办公桌前的工作对于托马斯·曼来说极其无聊和不具挑战。一则关于他的轶事至今仍无争议。是说,在他誊写清单时偷偷从事写作。
  1892年,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学预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
  1893年,托马斯·曼离开吕贝克前往慕尼黑。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火灾保险公司的工作.
  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历史、艺术和文学课程。最初,他心里想着的是选择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中学时期的毫无目标,依然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延续。
  当1896年托马斯·曼年满21岁时成年时,他有资格从父亲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获得每个月160到180马克的零花钱。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收入。托马斯·曼决定从那些被动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托马斯·曼开始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创作。1901年这本小说发表并立即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文学地位。
  ,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克制。他们生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除了长子克劳斯.曼,长女艾丽卡·曼也是一位作家、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托马斯·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也没有阻止纳粹主义对他一家的威胁。除了托马斯·曼自己的作品不合纳粹的胃口之外,他哥哥亨利希·曼的进步言论,他妻子的犹太血统以及他子女公开的同性恋身份都足以令纳粹咬牙切齿。
  ,托马斯·曼一家开始流亡生活,先是瑞士,然后是美国。在美国,托马斯.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利塞兹丘陵的家成了许多流亡者和名流们参拜的地方,阿诺德·勋伯格,勃托尔特·布莱希特,以及他哥哥亨利希·曼都是这里的座上客。
  五十年代,迈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肆虐。而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托马斯·曼最终选择于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
  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确诊患了血栓。治疗没能启到效果。托马斯'曼于8月12日由于动脉硬化症在苏黎世的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创作生涯】

  1894年发表的一篇题目简洁的短篇小说《堕落》。这篇小说发表于一本名为《社会》的杂志并受到好评。
  1901年,托马斯·曼的第一部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一个家族的衰落》出版了。小说一经发行马上就在读者和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共鸣。然而,很快在吕贝克就传开了,小说当中的大家族以及所提及的人物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城里的真人真事儿。小说出版不久,就流传出了一份名单,泄露了小说中所对应的现实中的人物。一家吕贝克的书店曾经顾客盈门,因为这家书店准备了一份可以出借的小说人物解密名单。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是托马斯·曼创作的有极大影响的作品之一。28年后,就是由于这本书的创作,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
  以后陆续发表的《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三部中篇小说,被称为是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
  前他发表了不少闻名遐迩的中篇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的思想曾一度陷入危机,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持民族主义立场,要保卫所谓“德意志精神文化”,战后表示维护魏玛共和国。
  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发表,使作家誉满全球。 这部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些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小说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最后以参加战争来摆脱无聊的、空虚的生活,说明作者看到了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生活和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
  30年代初,托马斯·曼预感到的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撰文谴责法西斯对德国文化的歪曲和破坏,发表《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著名演讲,而被迫流亡国外,于1938年移居美国,1941年托马斯·曼举家迁往Pacific Palisades(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附近)。加入美国国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马斯·曼才取得了美国国籍.
  虽然他的著作在德国被查禁,他的国籍和荣誉博士学位被剥夺,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著名的公开信表明了反法西斯的严正。流亡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坚持创作,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1939)等。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流亡:'这令人难以忍受。不过这更容易使我认识到在德国弥漫着荼毒。之所以容易,是因为我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失。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 '
  1947年,波恩大学重新向他颁发博士学位证书。同年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问世。
  1951年代发表长篇小说《被挑选者》,反映他对战败的德国应采取宽容政策的主张。
  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由——回忆录第一部分》(1954)再次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命运问题。
  托马斯·曼坚持写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和书信,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中总共写了二万多封信。
  托马斯·曼在50多年的创作中,始终怀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心,持守着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创作上,他把继承欧洲古典作家的优良传统和探索新的艺术手清,表现时代精神融为一休。

【诺贝尔文学奖】

  《布登勃洛克家族》一书基本上是托马斯·曼本人的写照,托马斯·曼的祖辈都是殷实的商贾,小说400多个人物中许多人物是以他的亲友为原型,他更仔细研究早期家族的书信、票号,宴会的奢华热烈情景,甚至是窗帘的材料都极尽考究,一切都尽量呈现出时代的背景,因此此书被誉为“德国版的《》”,由於鸿篇巨制,此书曾被菲舍尔出版社要求减半,但遭到作者拒绝。1920年该书销量即超过10万,1929年,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册,是德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但这本书也有不少缺点,一些章节明显呆板,人物性格的描写亦嫌累赘,甚至一些吕贝克人对《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人物塑造遭到扭曲提出激烈的批判。1929年托马斯·曼以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委会曾赞誉此书为“德国首部格调高雅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并不令托马斯·曼吃惊。几年前人们就猜他会得奖,他本人更是于1927年就期盼该奖了。1929年11月12日下午,好消息终于从斯德哥尔摩传到了托马斯曼那里。托马斯曼并不很高兴,因为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几乎只考虑了他的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这主要是因为委员会中的关键人物,瑞典文学家Fredrik B'ouml;'ouml;k,不但不赞赏《魔山》还在几篇评论文章中痛批了一番。奖金数额达20万马克,比今天的50万欧元还多。其中一部分被用来偿还由两个孩子Erika和Klaus的多国旅行所造成的高额债务。Klaus Mann曾说,“我们虽然没得到钱,但此事却令我们很高兴”。一部分用来支付托马斯曼的房子。又购置了两辆车,一辆敞篷别克,一辆是Horch(奥迪的前身)。在斯德哥尔摩就有记者提醒托马斯曼一家把钱“留在外面”,他们虽然没理解为什么,但还是将一大部分留在了瑞士。当他们1933年离开德国时,托马斯曼失去了大部分不动财产。

【'布'书的创作】

  作者创作这部关于资产阶级家庭衰亡的“史诗”,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托马斯·曼的祖辈都是殷实的商贾,他父亲是粮食公司的最后一代股东,兼职参议。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家里的旧卷宗、书信和家庭传说,小说中许多人物是以他家的亲友为模特儿的。他还将吕贝克故居的许多具体情景写进小说里去。小说发表后,这所故居便被人们称作“布登勃洛克之家”了。
  托马斯·曼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家族的没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没有用许多篇幅去描写商界的斗争,但是,他能透过家庭生活的描写,揭露出这个社会的没落与腐朽。
  作者通过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个家庭的衰落。这些心理描写是布登勃洛克一家经济地位衰落在精神上的反映。一个社会集团,由于其经济利益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而趋于衰亡,它所代表的整个社会心理,包括它的理想、道德观念及其特有的情绪,也必然染上没落的色彩。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起初还只是一面犹豫动摇,一面故作镇静,支撑着残局;可是等到平日潜伏着的各种矛盾总爆发的时候,这个信奉“商业道德”、维护家族荣誉的最后的台柱便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对江河日下的局面一筹莫展。可以说,这根“台柱”的精神世界的瓦解过程,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思想性。

【牺牲之路谈《布》中的托马斯】

  两三个星期前,我在5天内匆匆看完了托马斯.曼的小说《》,这本书写于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版于20世纪的第一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曼只有二十几岁。这本书后来为他获得诺贝尔奖做出了贡献,这充分印证了海涅的话:好的作家往往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而此书的译者傅惟慈在半个多世纪前翻译这本名著的时候也只有30多岁。但是这本书几乎看不出是一部由青年翻译的、青年作家的作品。我觉得,除了描写第四代主人公汉诺内心的更主观化的部分(这部分和前面的描写有些差别),整本书就像是看惯沧桑的有些年纪的长者的作品。曼基本上是用了一种很克制、也很客观的笔法描写了这个吕贝克商人家族的兴衰。
  如果撇开一厢情愿的阶级分析法来看这部小说,那么它反映的就是商人性格和艺术家气质的冲突;个人幸福和家族利益矛盾时,个人的选择。布登勃洛克一家最终在和哈根施特罗姆一家的商业竞争中一败涂地,并非由于后者是什么“不择手段的投机的垄断资本家的代表”,而是由于后者是自发、自然地追求商业利益的,他们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就是商业上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幸福和财富的增长是一致的。而对布登勃洛克家族第三代的继承人托马斯而言,表面上的光鲜亮丽、金钱、名誉都是他在苦苦压抑内心对这一切的不关心、不屑中追求到的。可以说,他追求的越多,就越痛苦。他消解这种痛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一切牺牲都是为其他家庭成员,自己的后代所作的。所以,当他看到其他人、他的孩子并不需要这一切时,只能感到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否定,而在活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当一生劳碌,一生追求外形和思维都井井有条的托马斯躺倒在街头的泥水中告别人世时,他终于结束了自己在时间上并不算长,却显得无比漫长的牺牲生涯,撇下不再需要他的妻子和儿子到一个自由的国度去了。
  我看到一些评论在讨论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安的不合时指出:托马斯对克里斯蒂安的反感正是出于对克里斯蒂安的羡慕、甚至说是嫉妒。作为一个公认的无行浪子,克里斯蒂安可以过一种规范外的生活,连他的那些“荒唐行为”(酷爱戏剧、擅长模仿)都受到别人的欢迎,可以说他身上的艺术家气质是得到了发挥了的。反观托马斯,他在克里斯蒂安面前的优势只有一样,就是道德上的优越感,因为他为家族的利益尽了自己全部的义务。但是托马斯之所以屡屡对克里斯蒂安表现出家长制作风,其实并非由于他真的觉得克里斯蒂安的行为有辱门风,损害企业的利益,而是因为他觉得克里蒂安享受的自由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换来的,所以心理根本不能平衡。托马斯从小一直克制自己,自觉地放弃了同卖花姑娘的初恋,并且把这种克制和牺牲视为身为长子理所当然的义务,所以,当他看见从来不知义务、内心的驱迫为何物的克里斯蒂安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勤奋工作、积极向上都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反而远不如这个兄弟活得潇洒自然。他们的冲突是一个自愿选择受束缚、服从群体利益的人和一个更重视自我的人之间的冲突,前者恨后者没有责任感,后者怨前者要用自己的条条框框限制别人。但是承担责任者的内心消耗是更大的,所以看似强健的托马斯终于死在了终日病病恹恹的克里斯蒂安的前面。
  托马斯几乎一生都生活在多数亲人的不理解之中:克里斯蒂安跟他决裂了,妻子和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婚姻给他带了短暂的希望,但是最终,它把他加速推上了死路。我觉得跟盖尔达结婚是托马斯的艺术家气质最明显的体现。虽然盖尔达是一个富商的女儿,可以带来30万马克的陪嫁,但是她显然不是一个典型的商人家的姑娘。她那种忧郁的气质,对音乐的热爱,对嘈杂人群的不能忍受,还有她那双罩着青圈的距离很近的眼睛无不显示出她高贵而又不近人情的性格,托马斯选择她做终身伴侣其实正说明艺术家气质对他的吸引力有多么大。而抱定终生不嫁志愿的盖尔达对托马斯的许婚,也说明了他的身上正有她遍寻不得的、值得她爱慕的东西。也许他们都将彼此视为不同寻常的人。但是盖尔达对丈夫失望了。他的努力经商、尽心从政是对他艺术家本质的背弃。他甚至刻意地去克制它。在批评克里斯蒂安沉湎于对别人讲述自己的感受时,他说:描摹人的细腻内心活动只是艺术家的事情,别的人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这样做。他的本意当然是规劝克里斯蒂安本分地扮演自己的商人角色,但他对艺术本质的这种总结不正说明他根本不属于“别的人”吗?“别的人”能在艺术中看到娱乐以外的因素就已属不易了,而他却把艺术当成精神、情感的反映,这不是一个对艺术毫无感觉的人说得出的话。但是托马斯对这种感觉的克制和放弃使他最终失去了盖尔达。她在音乐的路上越走越远,保持着青春;他挣扎在经商从政的事务中不能自拔,迅速地老去。最后,他们的隔阂竟上升到了这样的程度:盖尔达根本不认为自己的丈夫有资格谈艺术,也不愿跟他聊音乐。她完全地拒绝了他。在她看来,他是根本不懂得真正的音乐为何物的,因为他避开真正震撼灵魂的音乐。这种拒绝是何等残酷啊,托马斯失去了最后一个能把他和他的艺术家气质联系起来的人。但托马斯为何要回避那些有震撼力的音乐呢?在我看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灵魂比常人更容易受到震撼。
  盖尔达就像是艺术的化身:她从不妥协,也鄙视那些在生活和艺术之间做出妥协的人;她具有吸引力而高不可攀;她给人以希望,但是不能坚持给她爱情的人、不能矢志追求她的人,从她那里收获的只有失望;她不会衰老,具有永恒的青春美貌。盖尔达和托马斯渐行渐远的婚姻关系正是托马斯和他的艺术家气质的关系的写照:他们之间看似很疏远,但是没有了她/它,他生活的意义就折损了大半。
  (转载自rena7884)

【德国隆重纪念托马斯曼逝世50周年】

  德国总统科勒主持仪式,隆重纪念《魔山》的作者、伟大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
  据报道,纪念仪式在托马斯·曼的家乡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举行,约有800位来宾出席。科勒在致辞中说:“在托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国文化的众多精义,亦可看到,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毁灭的道路总是敞开着的。”
  ——《东方早报》

【诞辰100周年之际】

  在作家诞辰100周年之际,学者探讨了为何托马斯·曼没有弟子的问题。文学家Peter Pütz撰文《托马斯·曼对于当代德国文学的影响》一针见血地指出:托马斯·曼的影响“不在于传习而是对立”。由于无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对他。文学评论家Marcel Reich-Ranicki总结说:“不少作家称,没人对他们来说要比《魔山》的作者更无关紧要了——但他们又愤怒又大概也很妒嫉,是用着颤抖的声音这样说的。”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不登布鲁克家族——一个家族的衰败》(Buddenbrooks - Verfall einer Familie),1901年,奠定了作家在文坛的地位。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国王的神圣》(K'ouml;nigliche Hoheit),1909年
  《》(Der Zauberberg)1924。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Joseph und seine Brüder Tetralogie),1933-1943年
  《亚克伯的故事》(Die Geschichten Jaakobs),1933年
  《年轻的约瑟夫》(Der junge Joseph),1934年
  《约瑟夫在埃及》(Joseph in 'Auml;gypten),1936年
  《赡养者约瑟夫》(Joseph der Ern'auml;hrer),1943年
  《绿蒂在魏玛》(Lotte in Weimar),1939。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1947年
  《被挑选者》(Der Erw'auml;hlte),1951年
  《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Bekenntnisse des Hochstaplers Felix Krull),1954年。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记叙类文章,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展望》(Vision),Prosa-Skizze,1893年
  《堕落》(Gefallen),1894年 ,处女作。
  《对幸福的愿望》(Der Wille zum Glück),1896年
  《失望》(Entt'auml;uschung),1896年
  《死》(Der Tod),1897年
  《小人物弗利德曼先生》(Der kleine Herr Friedemann),1897年
  《小丑》(Der Bajazzo),1897年
  《图比亚斯·敏得尼克》(Tobias Mindernickel),1898年
  《小衣柜》(Der Kleiderschrank),1899年
  《复仇》(Ger'auml;cht),Novellistische Studie,1899年
  《小路易斯》(Luischen),1900年
  《通往坟墓之路》(Der Weg zum Friedhof),1900年
  《神的光辉》(Gladius Dei),Novelle,1902年
  《托尼奥·克律格》(Tonio Kr'ouml;ger),Novelle,1903年
  《特里斯坦》(Tristan),Novelle,1903年
  《饥饿者们》(Die Hungernden),1903年
  《神童》(Das Wunderkind),1903年
  《幸运》(Ein Glück),1904年
  《在先知那里》(Beim Propheten),1904年
  《艰难的时刻》(Schwere Stunde),1905年
  《一则轶事》(Anekdote),1908年
  《铁路事故》(Das Eisenbahnunglück),1909年
  《Jappe和Do Escobar是如何打架的》(Wie Jappe und Do Escobar sich prügelten),1911年
  《威尼斯之死》(Der Tod in Venedig),1912年
  《主人与狗》(Herr und Hund),Ein Idyll,1918年
  《儿童的歌唱》(Gesang vom Kindchen),Ein Idyll,1919年
  《W'auml;lsungen的血》(W'auml;lsungenblut),1921年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923年
  《无秩序和早先的痛苦》(Unordnung und frühes Leid),1926年
  《马里奥和魔术师》(Mario und der Zauberer),1930年
  《被换错了的脑袋——一则印度传奇》(Die vertauschten K'ouml;pfe - Eine indische Legende),1940年
  《法律》(Das Gesetz),1944年
  《被骗的女人》(Die Betrogene),1953年
  译本有: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
  『戏剧』
  《佛罗伦萨》(Fiorenza)
  『 杂文』
  《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1918年
  《自由的问题》(Das Problem der Freiheit),1937年
  《试分析席勒》(Versuch über Schiller),1955年
  《关于歌德》('Uuml;ber Goethe)

【德国人最爱读的十本书】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日前,德国ZDF电视台步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之后尘,在国人中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阅读调查,评出了最受国人欢迎的一些书籍。大约有25万德国人参加了这次评选,托尔金的《指环王》在最受欢迎书籍中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则是《圣经》。排在第3至10位的依次为:
  肯·福勒特(Ken Follett)的《圣殿春秋》(Die Saeule der Erde)
  绥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的《香水》(Das Parfum )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Der kleine Prinz)
  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家族》(Buddenbrooks)
  诺亚·戈登(Noah Gordon)的《药剂师》(The Physician)
  保罗·科埃略的《炼金术士》 (Der Alchimist)
  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und der Stein der Weisen)
  唐娜·克罗斯(Donna Cross)的《女教皇》(Die P'auml;pstin)
  这些书多少都有逃避现实、道德说教或是自我激励的意味,不来梅大学的文学专家伊丽莎白·列讷特教授因此说:'由于经济形势恶化,目前德国民众的情绪十分低落。人们需要解脱的路径,于是就到《指环王》和《圣殿春秋》之类的奇幻文学中去寻找安慰。'

为您推荐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②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详细资料  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

大江健三郎②

  大江 健三郎 (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1935~ )生平  作家。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三。1941年入大濑国民学校就读,1944年丧父。战争结束后,大江健三郎于1947年进入战后设..

温斯顿·丘吉尔②

个人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画家、演说家及以及记者,1953年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

安德烈·纪德②

赫尔曼·黑塞②

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1962年于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

托尼·莫里森②

  托尼·莫里森是女。生于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家里四个孩子里排行第二。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还就读过。曾担任高级编辑,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

阿尔贝·加缪②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作家。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