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努特·汉姆生②
克努特·汉姆生,原名克努特·彼得生,1859年8月4日出生于挪威中部附近的洛姆城。他四岁时,全家迁至挪威北部的哈马洛伊,和他严厉的裁缝商叔叔奥尔逊住在一起。他从小由当牧师的叔父抚养,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被叔父安排到一家鞋店当学徒。18岁时发表了处女作——诗歌《再次相逢》,但未引起文坛注意。 后来他离开鞋店,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1874年克努特回到哈马洛伊,在当地一个有钱有势的商人手下干活。第二年,商人破产,克努特成了小贩。此后他便不断更换职业和栖息地:他当过制鞋铺的学徒,在博德城当过码头工人,在西奥伦岛当过学校教师和法庭职员的助手,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当过建筑工人,有时还当过记者。他还去过美国两次,在美国当过演说家、私人秘书、农场工人、电车售票员和教师。1885年他改名为“汉姆生”。1888年回到斯堪的纳维亚,这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真正开始。早在19世纪70年代他就发表过两篇小说,但却是1890年发表的《饥饿》给他带来首次成功。
1894年《畜牧神》的出版,被认为是汉姆生创作上的一个突破。1898年另一部重要作品《维多利亚》问世,它被列为世界著名的爱情小说之一。
标志着汉姆生创作成熟的是他:92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是《大地硕果》,它被誉为“大地赞美诗”。
汉姆生的小说还有《神秘》、《水泵旁的妇女》、《梦想家》、《最后一章》、诗集《野地的合唱》,以及剧本《国门》、《生活的游戏》、《晚霞》三部曲。
1898年汉姆生与贝格洛特·比奇结婚,生下一个女儿维多利亚,1906年离婚。三年后,汉姆生又娶了一个比他年轻二十三岁的瑞典国家剧院女演员玛丽·安德生。1911年他定居在哈马洛伊。既是农民又是作家的双重职业使汉姆生的农场经营失败。1918年他们迁至南方,在挪威南部的诺霍尔姆安家,在那儿度过了大部分时光,直到1952年汉姆生去世为止。在汉姆生的鼓励和督促下,玛丽成为一个诗人和儿童故事作家。
汉姆生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知名作家的声誉,加上他反动的政治观点和极端仇英心理,导致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持纳粹阵营。本来他并不太出入公共场合,但现在却在挪威和纳粹统治下的欧洲其他地区广泛游历,以弘扬阿道尔夫·希特勒第三帝国的事业。战后他因这些活动而被捕,并被软禁在一个养老院,被诊断为患有“长期脑功能损伤”,最后没收他所有财产作为罚金。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就是对这段经历的回忆,名为《在树荫的小路上》。1952年2月19日他逝世于诺霍尔姆,死时一贫如洗。在他死前几个小时,他的妻子写道:“此时汉姆生的作品在世界上被上演和阅读,人们称他为健在的最伟大的作家,而我们连给他的安葬费都没有。他现在正衣衫槛楼地躺在他的灵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