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丛书②

  作品简介:
  “数学有形式逻辑,文学有意识流。同样需要想象力,也可以互相激发。”——李毓佩教授
  李毓佩教授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用文学的形式普及数学,至今已是硕果累累。他十分擅长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情趣盎然,使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中接触数学,并从此喜欢上数学。
  李毓佩,1938年7月生,山东黄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北京科普作协理事。1977年开始从事数学科普创作,20年来出版科普图书60余本,短篇600余篇。主要作品有《奇妙的曲线》、《圆面积之谜》(1993年同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数学司令》(1990年获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1993年获首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一等奖),《有理数无理数之战》(198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评奖一等奖),《数学游艺会》(1987年获全国畅销书奖),《数学奇境故事丛书》(1997年获第八届冰心儿童图书奖)。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全国有突出成绩的科普作家”称号。
  李毓佩教授创作了不少科学童话、科学故事,数学领域的一些专有名词,他都拿来当童话里的主人公。比如《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一看到这个标题,首先让人觉得很奇怪:“有理数”和“无理数”不是两个专有名词吗?它俩为何打起架来?谁是有理数的代表,谁又是无理数的代表?一读作品,原来是有理数不服气,凭什么说我们是无理数呀,于是和有理数发生了矛盾。它们的统帅分别是 1司令和π司令。短短一篇科学童话,不但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来历以及科学家调停它们之间矛盾的设想,都通过一篇简短的文章表现出来了。既惊险有趣又生动活泼。这是数学进入儿童文学领域的一大创新。
  李毓佩教授的作品不是简单地堆积数学概念、计算方法,而是通过奇妙的构思,从生活中的若干问题出发,把这些知识很自然地穿插进来。不仅普及了数学知识,还普及了数学思想,以及追求数学的精神。在中国科普作品中,同时这样浅显生动地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少儿科普作品实属罕见。
  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5册书目:
  《数学动物园》
  《数学西游记》
  《数学智斗记》
  《数学小眼镜历险》
  《数学神探006》

为您推荐

有关电影《金陵十三钗》故事情节

  和音乐艺术的总体概述 中国第五代着名导演张艺谋指导拍摄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华语地区甚至是世界范围之内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电影是根据严歌苓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大家作品改编而来。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拍摄投..

关维兴水彩画实践创作与老北京故事题材研究

  在关维兴所画众多能够展现故事情节题材的水彩画中,其为着名小说《城南旧事》所创作的60余幅水彩插画最具代表性,在视觉艺术语言上表现出很浓的老北京京味儿。1992年,林海音的成名小说《城南旧事》需要插画作者,为此,台..

故事完整,结构严谨

  《柳毅传》故事完整,结构严谨,作家对材料的剪裁也很得体。这一特色,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史传文学中的人物传记,往往非常注重结构上的严谨完整。比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有关这个人的姓氏、家世、性格、主要事迹以及..

“对话”:“讲故事的人”的叙述姿态

历史故事《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王志信创作的一首广为传唱的历史故事歌曲,是王志信的创作中一首新现代性的民歌。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紧紧抓住故事的核心,将歌词与旋律合为一体表现得天衣无缝。并首次在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爱的甘醇》故事简介与其中的喜歌剧特色

  (一)故事简介   在19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里,既美丽又有钱的阿蒂娜是村中很多男子追求的对象,男主人公“奈莫利诺”就是其中的一位。对另一方要求很高的阿蒂娜虽然也对奈莫利诺有好感但是对方却只是一个穷小子,于..

渲染情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儿歌是为小蝌蚪找到妈妈作铺垫,小蝌蚪们锲而不舍地找妈妈,在一路不停的询问下最终找到了他们的妈妈,儿歌在重复的韵律和节奏中提供了情节发展的方向,生动有趣的歌词更是给观众带来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