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来了②
一天,狗来到一个村子时,他的腰痛病犯了,但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旅店投宿。就在他的腰就要痛得散架时,他见到了一所学校,学校里一个人也没有,后面房子的窗户也是敞开的。狗知道私闯别人的房子是法律禁止的,被警察抓住可要坐牢的!但事到如今,可顾不得许多了,他从窗口爬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狗睡过了头。一直到铃声大作它才惊醒。狗不知所措,正打算偷偷溜走,却被校长熊先生发现了!
你猜怎么着?熊先生非但没有把狗送到警察局去,还热情地与他握手表示欢迎呢。原来呀,熊把他误认作教育局派来的新代课老师了!为了不被送去坐牢,狗打算先冒充两天老师,然后再乘人不备偷偷溜走。可是没想到,就在这短短的两天里,孩子们爱上了这位“老师”,狗也从这个职业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狗先生是一位不拘一格的教师。为了教孩子们算术,他会把他们带到市场上,一人发点儿硬币,让他们买水果;然后回到学校后院比“吐樱桃核”,教孩子们学会丈量,精确到毫米。最有趣的是上作文课。狗先生发现孩子们日常生活实在太无趣,写不出什么好玩的东西来,就带他们到学校的地下室。他运用自己的话剧天才制造了一个“解救魔鬼”的事件,孩子们激动不已,回到教室高高兴兴地完成了作文。为了让孩子们高兴,他给每篇作文都用红字批上大大的“优”字。
可惜好景不长。狗冒充代课老师的事情被教育局发现了,他们派警察来抓捕他。幸好,在学生、家长和熊先生的帮助下,狗逃脱了。为了帮助狗,熊也被解职了,一对好朋友从此开始了逃亡生活。
逃亡生活虽然有些危险,但还是蛮刺激的,在狗先生看来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验。后来的趣事也不少,比如两位朋友为了避难男扮女装,狗临时做了30只小猫的养父什么的。我就先不啰嗦了。只是被解职的熊先生还心有不甘,他对教育现状非常不满,希望通过从政来改变这一切。不顾狗的阻挠,熊扮妇女参加议员竞选。
可惜在这个世界上,政治从来都不是什么净地。正当熊“女士”的政治生涯一帆风顺时,阴险的政敌发现了他的身份,当众揭穿了他。狗奋不顾身地把熊从愤怒的人群中解救出来。逃亡生活就此结束,狗决定带着熊回到自己的老家。在故事结束时,他对熊说:
“如果从未到过辽阔的世界,人们会感到非常可惜和遗憾。但不能留在家里,人们同样也会感到非常可惜和遗憾的。”
与许多讲述幻想故事的作家不同,涅斯特林格不会把我们领入幻想世界太远的,刚刚穿过一片幻想的小树林,你就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现实的绿地上。她是一位特别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特别关注生活细节的艺术家。在《狗来了》中,凡是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形象都给赋予了一种动物的名字,同时也具有了这种动物的可爱的或者可厌的特征。这种拟动物的、漫画式的幻想技法,只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讲故事的方法。把这些动物的衣服剥去,就可以还原出一个很正经的现实小说。不过真要那样,可能就一点也不好玩了。
我们在前面介绍《木偶奇遇记》时提到过这位女作家。她是当今奥地利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不但为小孩子写童话、小说,画图画书,还为青少年人写作。她还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家庭主妇,也为年轻的夫妻和老年的伴侣们写有关烹饪的书。她也热心社会活动,在一个专门帮助外来弱势人群的慈善组织担任要职。这位精力充沛的妈妈至今已经创作了一百本书,外号“一个人的字母工厂”。1984年她因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有趣的是,这位了不起的女作家一开始并没有想靠写作成名。她的童年生活在二战时期度过,那是一个充满苦难、动荡,也充满偏见的时代。不过她生活在维也纳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母亲是幼儿园老师,一家人还算安定。求学时她学过艺术设计,但没有毕业就出来工作,不久就结婚,过了近十年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的平静生活。她有两个女儿,作为妈妈她非常不满意市面上那些儿童图书,认为它们在观念上与时代严重脱节。怎么办呢?那就自己写吧。她开始为孩子们写写画画的时候已经34岁了,但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很快征服了读者们。
从技巧和幻想能力上,其实涅斯特林格没有太多的新东西,比如前面提到的《新木偶奇遇记》,几乎完全照套了原来那个童话的框架。但她是那种特别泰然自若的故事高手,可以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把别人的故事重新讲一遍,让你同样感到很新奇,而且会获得一种难得的感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魔力呢?我认为,这种魔力来自她对人对事非同寻常的见地,还有一种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奥地利人是这样评价她的:“她为儿童文学引入了新元素:对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关注,对社会背景的写实性的描述,展开社会批评的姿态。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幽默、诙谐、巧智。她总是站在弱者的一方,强调儿童的权益,对于家庭和学校的传统教育方法经常提出批评。”实际上,她并不单纯为孩子们而创作儿童文学,所有家长、老师和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涅斯特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