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看过《指环王》三部曲之后,你记住的恐怕是精灵王子利古拉斯、勇者国王阿拉贡以及绝尘美女阿雯。然而,其实片中真正的主人公是霍比特人,甚至对最终战役胜利贡献最大的也是霍比特人。如果没有梅利和皮平带领树精部队夷平了沙鲁曼的“常规武器生产基地”,没有弗罗多和山姆摧毁了索隆的“核武器”指环之王,即使其他英雄再神勇,也难逃玉碎的命运。更何况霍比特人也配得上这样的荣光,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对和平、对自然的爱也正是《指环王》三部曲想要宣扬的主题。
霍比特人是一帮又矮又可爱的家伙,一帮友爱、快乐的小男人,他们并不漂亮但脾气绝好,眼睛宽阔而明亮,面颊红扑扑的,嘴巴最适合发笑和吃喝。本书讲述了从前有个霍比特人,住在地洞里。毕尔博·巴金斯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这天他正在洞门口抽烟,来了大名鼎鼎的术士刚多尔夫,他为巴金斯带来了一队奇怪的客人……
【内容提要】
从前有个霍比特人,住在地洞里。不是那种肮脏、潮湿。散发着烂泥味儿。到处是虫子壳儿的地洞。也不是那种干燥的沙土洞。沙土洞里没有任何摆设,甚至连可以让你坐下来休息或者吃点东西的凳子也没有。这是霍比特人居住的地洞,也就是说,一个很舒适的洞。
地洞有一扇圆圆的门,像船的舷窗,油漆成绿色。门正中有一个亮闪闪的黄铜把手。这扇门直通形状像管子一样的大厅,或者说那大厅像隧道——一条很舒适的隧道。没有烟尘,墙壁镶着木板,地面铺着瓷砖,瓷砖上又铺了地毯。地洞里摆着像得银亮的椅子,墙上钉了许多许多挂钩,供客人挂帽子和外套。因为霍比特人非常好客,来这儿玩儿的人很多。隧道弯弯曲曲,一直通向大山那边。方圆许多英里的人都称这座山为大山。隧道开了许多扇圆圆的门,先是在山坡这面,然后又在山坡那面。霍比特人的地洞没有楼梯。卧室、浴室、地窖、储藏室(有许多)、衣柜(他有好多摆满衣柜的房间)、厨房。餐厅,都在同一层。事实上,都在同一个“过道”。最好的房间在左手这边(按进去的方向)。因为只有这边的房间开窗户。那是些深深地嵌在洞壁上的圆窗,俯瞰花园。花园那边的草地和一直通向河流的缓坡。这个霍比特人日子过得很富裕。他姓巴金斯。巴金斯一家祖祖辈辈都住在大山。究竟住了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人们都很尊敬他们,不仅因为这个家族大多数人都很有钱,还因为他们从来木冒险,从来不干出人意料的事儿。不管什么问题,用不着问,就知道他们会给你一个怎样的回答。我们这个故事却是讲一位巴金斯大冒其险,说了些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话,做了些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他也许因此而失去了人们的尊敬,但是他得到了……哦,你会看到他到底得到了什么。
【作者简介】
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1892—1973)是牛津大学教授,古英语专家,写了不少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霍比特人》(又译作《小矮人历险记》〈1937〉)与《魔戒》(1954—1955)。
托尔金是日耳曼人后裔,他的父系祖先十八世纪从萨克森移居英国,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家族则是当地人。童年托尔金的家境窘迫,四岁时父亲客死他乡,十二岁时,母亲死于糖尿病,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他与弟弟成了孤儿,由法兰西斯神父抚养。
年轻时的托尔金已经显示了令人瞩目的语言学天才,他精通拉丁文与希腊文,还有其他现代或古代的语言,尤其是哥特语与芬兰语。
十六岁时,他遇见了十九岁的爱得瑟·贝尔蒂,感情日深。最后,法兰西斯神父插手了,他禁止托尔金在二十一岁之前与爱得瑟见面,甚至写信也不行。托尔金不折不扣地照办了。他于一九一一年去了牛津大学的埃克塞学院,一头扎进古英语、日耳曼语系、威尔士语与哥特语之中。他结交了不少好友,他们定时聚会,聚会被称为“T.C.B.S.”(巴罗凡协会茶会),交流文学作品与评论。 一九一三年,他顺利地与爱得瑟恢复了联系。
毕业后,两人的关系越加亲密。一九一四年秋天,一次大战爆发,托尔金重回牛津学习,并从事各种诗歌实验及语言创造。在他赴法参战前的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他与爱得瑟结婚。在西线战壕出生入死四个月之后,他患了“战壕热”,当年十一月被送回英国。
而他“T.C.B.S.”的朋友只有一位从战争中幸存下来。半是为了纪念,半是因为战场经验的刺激,他写成了《失传的故事》(生前并没有出版),首次讲述了小精灵与小矮人的故事,他们使用的是他发明的Qenya与Goldogrin语言,并出现了反抗莫都、冈多陷落等情节。
一九二〇年,他赴里兹大学任助教,在那里修改《失传的故事》,并从事小精灵语的创造。一九二五年,他回到牛津大学担任盎格鲁?撒克逊学的教授。在那个重视数量的年代里,他的著述少得可怜,然而只要一发表,便不同凡响。不过,从总体上说,他的教学生涯并不引人注目,他于一九五九年退休。
但托尔金的社会生活可不是默默无闻。他很快成为松散组织“牛津之友协会”的发起人,会员们都对“历史暗示”颇有兴趣。据他自己说,有一天,他正在批改试卷——他把它称之为催命的活计——突然发现某位学生的试卷中有一页空白,被这捣蛋鬼的恶作剧触动,灵感从天而降,写下了“在地下的一个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于是,他独有的性格决定了他要去发现霍比特人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生活的洞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生活在洞里等等问题。一九三六年,女儿苏珊看到了他的一份未完成的手稿,她要托尔金写完它,并把它交给了出版社编辑史坦利·尤温。后者让十岁的大儿子去读,以观效果。反应出奇的好,于是《霍比特人》在一九三七年出版了,立即获得成功,至今仍然列在儿童推荐书目名单上。史坦利编辑问托尔金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书稿可供出版。于是,他将一些传说体裁的故事《西奥麦里昂》(贝莱与罗森的故事)交给了史坦利。这一回,读者的反应是毁誉参半:不喜欢里面的诗歌,但肯定了里面的故事。史坦利认为它不具备商业出版价值,便委婉地向托尔金传达了这一信息,再一次要求他写一部《霍比特人》的续集。托尔金对《西奥麦里昂》的失败很失望,但同意写一部《新霍比特人》。
但后来的创作证明有违初衷,这部作品很难说是儿童读物了。十六年的书案劳顿成就了《魔戒》,这套巨著于一九五四年与一九五五年出版。事实证明,无论作者还是出版者都大大低估了该书受欢迎的程度。
《魔戒》的出版掀起了一场狂飚,有人大声叫好,也有人严厉批评。但不管怎么说,书的销路好得不得了,财源滚滚而来,甚至使托尔金后悔本该早点儿退休。
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之一便是崇拜者的骚扰,他们慕名而来,拿着相机围在他家周围探头探脑,俨然狗仔队形象,有位美国书迷凌晨三点钟从加利福尼亚打电话来,叫醒托尔金,问他弗拉多最后如愿,伯洛格有没有翅膀之类的问题。他不胜烦恼,不得不搬了家,改了电话号码。
《魔戒》带来的不仅是对托尔金的崇拜,而且带来了对他领军复兴的幻想小说的崇拜。
于是可以预料的有趣结果便是,本来被出版商拒绝出版的《西奥麦里昂》也付梓问世,读者趋之若鹜。
托尔金的妻子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去世,托尔金死于一九七三年九月,夫妇合葬在牛津北郊的一个公墓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