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②

  吃年简介

  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

  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又称放牛年)。

  吃年活动

  苗族同胞过年,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的'卯'(兔)日。有时几个村寨联合过,有时排好次序轮流过,往往要持续一个多月。节前,家家准备酒、肉、鱼和其它食品,人人都要准备新衣服。

  节日期间,各种活动极为丰富。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第一天就把牛喂饱,装饰好,牵到斗牛场。各村寨都有传统的斗牛场,四周的山坡是天然看台。斗牛时,满怀兴趣观看的人常常有五六千。

  斗牛结束后,把事先各家凑集的好酒抬到场地中央,人们一面喝酒,一面合着芦笙的节拍跳舞,老年人往往在山坡上边吃酒边淡天。

  青年人喜欢参加'游方'活动。男青年到村寨里唱游方歌,女青年闻声,互相邀约,出来歌唱周旋。一般是本寨的姑娘和外寨的小伙子对唱,通过歌声互相询问,表达爱情。分别时互赠礼物,有的从此结为终身伴侣。

  苗族妇女节日的盛装,除了银锍子、银包、插头针、插头花、银项圈、耳环、手镯之外,还特别注重绣有彩色图案的新衣服。有的姑娘穿上六七件新衣,以夸耀自己的能干和织绣技巧。

  过年简介

  过年苗族、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

  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关于'过年'的来历

  说法甚多。主要的有三种:一说祖先从湖南迁来时,有的坐杉木船,有的坐柏木船,有的坐青钢木船。因船速不一,到达有先有后,人们将到达的日子定为'过年'。于是,就有的为四月八,有的为五月初五,有的为五月十五了;一说祖先出征打仗,有的将出发的时间作为'过年',有的则将归来的时间作为'过年',以致时间不一。如李姓说:'天'字辈三位祖先七月初一出征时,全族团聚,以后年年七月初一纪念;一说八部大王于国有功,皇帝见他武艺高强,害怕皇位失落,便将他毒死在归途中,人们将他的殉难日作为'过年'日,以纪念他。这些,都与古代战争和民族的历史有关。

  赶年简介

  苗族、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关于'赶年'的来历

  传说不一。有的说明朝时,朝廷调士兵赴沿海抗倭。时值春节前夕,便提前过年,团年后,将士好出征。有的说,客王派兵征打土家,年关已近,土家人便提前过春节,上山躲避。等客兵进寨住下后欢度春节时,土王令土兵鸡鸣时杀回,大获全胜。因鸡报晓有功,故过年不能杀鸡;而财物被掠走,没有食品,春节后便上山围猎野猪。有的说,贫穷的苗族、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年关要来讨债,他们便提前过年,上山躲债。这些说法,都与古代的战争和苗族、土家族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片描述

  苗族是以十月为首,农历十月也就相当于汉族人的正月。数千年来一直过着农耕生活的苗族人认为,每年分为热季和冷季两个季节,农历十月是两个季节的交替,也是秋收后进入一年中休憩的开始。

  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当地苗族同胞一直都保持着过苗年的传统,苗年也是当地各种节日中最隆重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每户人家都要杀猪杀鸡、打糍粑、跳芦笙、祭祀祖先、请亲朋来家中欢聚。苗年节期间除大型歌舞表演外,还有苗族服饰展演、古歌对唱、斗牛、斗鸟等丰富的节目。

  

为您推荐

牛诞节②

  仫佬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牛诞节又称'牛生日节'。   节日习俗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给牛过生日,家家户户把牛栏打扫干净,帮牛洗澡,给牛喂上嫩草,这一天牛不劳动。人们蒸糯米饭敬奉祖先和'牛王'后,拿一团糯饭..

开耕节②

  排瑶的开耕节   排瑶规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开耕节',又称'踏青节',意为一年春耕开始。排瑶:清代对广东连南、连山两县部分瑶族的他称(简称)。   这天,瑶家必杀鸡、磨豆腐敬奉祖先,向盘古王祖先许愿,祈求当年风调雨..

结拜节②

  壮族结拜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按旧时习惯,男子年满十二岁便有结拜弟兄的权利。届时,有结交的好友两人,便请老人主持结拜仪式,双方互报年龄,喝生鸡血,禀报祖先,对天发誓。仪式之后便..

石头节②

敬霞节②

  '敬霞节'是贵州三都、独山、荔波等县水族人民古老的祭祀性节日。   节日传说   '霞'是水神,也称'霞神',它本来是一个人形的石头。传说它有人性神性两通的本领,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如有对霞..

蛙婆节②

  蛙婆节简述   '蛙婆节',也称'青蛙节'或'蚂虫另节'。它是东兰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在每年正月期间自发举办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六畜兴旺为目的的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的'蛙婆节'活动一般从..

舞火狗节②

  节日简介   [编辑本段]   舞火狗节是广东省龙门县蓝田一带瑶族同胞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南方民族大都崇拜火神,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驱邪避邪。   舞火狗'既是舞蹈,同时又是一种特殊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