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前举。到了姜太公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有时则又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述,显示出狂徒郦生对刘邦这位无赖皇帝心里不是很服气。
古人作揖的方法有许多种。《周礼》《夏官司土》写道:'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大概所谓'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许多人笼统地作揖三下。《周礼》《秋官司仪》又写道:'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这里所谓'土揖'是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手前伸而稍上举。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我们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从许多种作揖的方法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举手。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清代的阎若璩,在《论语》《述而》的注释中说:'古之揖,今之拱手。'这两人的解说可以认为基本一致。如果我们吸取这种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见的点头或轻微的鞠躬,那末,这在一般的场合下,应该是行得通的吧。
中国古老的交际礼仪
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
二是省时,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作揖还是握手?''国人的礼仪问题
现在,朋友见面和初次认识都握手,政界、商界、学界等交流圈更是握手频频的地方,总之,握手成了目前最普遍的社交礼仪。握手之外,正规些的场合还有拥抱,比如说两个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晤面.看看电视便能觉察到,这种拥抱作秀的成分多,与阔别许久的亲人或故人重逢时情不自禁的相拥感动不同。
握手和作为礼仪的拥抱原本都是西方的东西,近代史上随着鸦片输入中国。在中国人纷纷脱下黄袍马褂,穿上西装革履的时候,握手也渐渐为国人所接受。西装代替了长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并非完全的代替,而只是部分的代替。
作揖没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间,活在台湾,活在全世界的华人族群中,而且还活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
我们惊叹于武术表演前和结束时那一下郑重的抱拳作揖是何等流畅,但我们也感伤其在更多的场合已经废弃不用。
我们亲切地看到连战来到大陆、走向人群、谦恭作揖时的落落大方,但我们也羞愧地看到温总理走上主席台,不知所措地朝下方双手合十时的莫名其妙。
我们不想反对握手,但不得不承认它的不足之处,像由肉体接触引起的卫生问题(这点上拥抱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其他等等。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型场合中一人对多人,甚至是数十数百众,就比如首长身处群众中一样,握手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干脆不合适宜,似乎可以选择招手,但招手也有它的局限,假如你是首长,远方的群众向你欢呼,你可以招手回应,如果你是明星,站在舞台上,你也可以招手,以引起观众的注意,但如果你两者都不是,而你和人群又靠的很近时,招手还合适吗?招手要么作为长距离的回应,要么出于煽情的需要,使用范围不广。作揖则不同,它是一种主动的表示,而不是被动的回应,通过这一举动可以传达出作揖者谦和、恭让的态度,另一方面,它介乎握手与招手之间,于中近距离的人员最合适,而在中近距离范围是人际交往最普遍的区域。因此,作揖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古装电视剧里常有这样一幕情景,一家办喜事,亲友乡邻都来道贺,人物混杂,大家互相作揖,而仪态自然,好不热闹。试想想,假如这时换成一一握手,会怎么样?
在当前西化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弃握手的新习而全部回归作揖传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作揖可以与握手等其他礼仪礼貌形成互补,共存共荣,为制造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社会增添一点民族的色彩。
作揖是我们古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重要礼仪,很独到、很有用,也从未过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忘记谦恭地作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