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②

  Yah耶和华God上帝(对上帝的称呼)

  YHWH或YHVH耶和华(圣经旧约中对上帝的称呼),这是古希伯来语的写法,只包含辅音,不含元音,所以在犹太教中也称上帝为'雅威'。

  雅威(Yahweh)

  上帝现身在摩西面前的时候,说'我是自有永有的';犹太人因此称上帝为'雅威',由于当时希伯来文献只标记辅音,所以用拉丁语字母来表示这个单词就是YHVH或YHWH。平时犹太人用'主人'(adonai)这个单词的发音来诵读YHVH,而不按正式发音将YHWH读出,这是对这个立约的名字表示尊敬;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历史上圣殿多次被毁,祭司血统混杂于其他家族中,这个单词的发音因此失传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将圣经从原语种翻译成德语,必须解决YHVH的发音问题,所以他很有想象力地把adonai的元音嵌入YHVH中,成了YaHoVaH,英语即为Jehovah,这就是中文'耶和华'的来历;大部分当代英文译本及往昔英语译本的当代再版本都将这字译为「主」(LORD,四个字母均大写)。现代随着希伯来语的复兴,圣经考古学发现了YHVH的正确发音及其真意''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主宰。

  这个名称(在旧约全书中总共用了6,828次)应该和一个动词「tobe」(是)有关,上帝在出埃及记三章14至15节宣告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这个名字和基督所宣称的「我是」,有着特别的关系(比较约八24、28、58,十30,十一25,十三19,十四6、16);基督正是宣告自己是与耶和华平等的。

  上帝用「耶和华」的名字,来表明上帝与以色列人的个人关系。亚伯兰在接受上帝之约的时候(创十二8),也是要回应上帝这个名字。上帝以这名字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拯救他们脱离捆缚,救赎他们(出六6,二十2)。Elohim和Adonai这两个名字,都曾在其他文化体系中被人用过,但「耶和华」(Yahweh)一名,是给以色列人的一个独特启示。

  Yahveh基督宗教的上帝

  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他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一个本体''圣父的神性、圣子的神性和圣灵的神性,本质上是同一个。换句话说:只有独一无二的耶和华;圣父完全是耶和华,圣子完全是耶和华,圣灵完全是耶和华;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

  耶稣基督是圣子,也就是上帝的第二个位格;圣子是参与创造的,也是创世之前就有的(参考约翰福音开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为什么上帝不是整个下来被钉十字架救人类而只是用了一个位格呢?

  上面没人管了怎么行?

  补充一下资料:

  有关三位一体的正确解释

  上帝在本质(essence)上是一:

  初期教会曾产生过这样的问题,究竟基督在实质上(substance),或本质上(essence),是不是与父相同的?亚流说,基督在实质上是与父相同的,但父比基督大。这表示说,实质或本质的相同还不足够,三位一体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在本质上为一」(oneinessence)。上帝在本质上为一的根据,是申命记六章4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主。」「独一」的希伯来文echad,意思是「合一」。这节经文不但强调,上帝的独一性,也强调上帝的合一性(另比较雅二l9)。三位都拥有神性的总和,而上帝在本质上没有被分割。本质上为一,也就是说,三位并不是各自独立行动的,这也是耶稣对犹太人的指斥(比较约五l9,八28,十二49,十四10)。

  就位格说,上帝有三:

  「位格」(persons)一词似乎减损了三位一体的合一性,其实位格这名词,是不足以形容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的。有些神学家改用「存有」(subsistance),就是说,「上帝有三个存有。」此外三者之间还有相距、关系及形态之别。位格这名词,可帮助说明,三位一体并不单是一种显现方式,而是有个别位格的存在。当我们说,上帝的位格有三,意思是指:

  (I)每位都有上帝的本质(essence);(II)每位都拥有上帝的丰满(fullness)。「在上帝来说,不是有三个一起存在或分开的个性,而是在一个神圣本质之内,有位格上的自我区分。」这与形态论(撒伯流主义)有重大的不同。形态论说,上帝是一位,但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三个位格的合一,在旧约常常被提及,如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6节,父差遣了弥赛亚和圣灵,向复兴的国说话。在以赛亚书六十一章l节,父以圣灵膏立弥赛亚,给他任命。这些经文部强调了,三个位格的平等与合一。

  三个位格有相距的关系(distinctrelationships):

  三位一体内存在着一种存有(subsistance)上的关系。父不是被生的,也不是从别的位格而有的;子是从父永远被生的(begotten)(约一18,三16、18;约壹四9)。「生出」(generation)这词,说明了三位一体的关系。子是永远从父而生的,圣灵是永远从父和子发出(proceeds)(约十四26,十六7)。「发出」这名词,也说明了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圣灵是父和子所差派的。我们须要注意,这些名词只是表达出三位一体里的一种关系,并不说明有等级上的分别。由于这些名词都有等级意味,有些神学家就索性不用。

  三个位格在权力上是相等的:

  「生出」和「发出」这些名词,可以说明三位一体之间的职能,但三位一体彼此间,是有同等的权柄。父在权柄上是至高者(林前八6);子在每一方面与父同等(约五21至23);而圣灵又被称为与父和子同等(比较太十二31)。

  谁是耶稣?

  到大约公元前6-4年耶稣出生的时候,犹太人一直在等待着其宗教经典预言的弥赛亚(Messiah)的出现已经达几个世纪。但是,耶稣自己却因为这个称呼所暗含的意义而不愿意接受它。他所要建立的王国是精神的,而非政治的,他要把王国建立在人民的心里。

  当耶稣升入天堂后,他的追随者们一刻也不延误地宣称他就是'弥赛亚那个将拯救他们的人。这促成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最终分裂,因为犹太人拒绝这种说法。但早期的基督教徒把这个说法作为他们传道的中心。他们甚至把'弥赛亚'(Messiah)这个单词翻译成希腊文'Christus'(基督),意思是'被上帝涂油的',并且把这个希腊文单词作为惟一适用于耶稣的称号,连定冠词都省略了。

  为什么他们如此肯定耶稣就是人们长期等待的'弥赛亚'呢?他们和耶稣一起度过的时光使得他们相信就是这样:他曾经奇迹般地喂饱了一大群人,他赶走了魔鬼,他原谅了一切罪过并且宣布'上帝的王国'即将到来。这恰恰是人们期望神圣的'弥赛亚'做的事情。

  上帝之子和人之子

  早期基督教徒经常称呼耶稣为'上帝之子',虽然这个短语只在福音书里偶尔突然冒出来。这个称呼也强调了耶稣和上帝之间的独特关系''一种最类似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当耶稣称呼上帝为'阿爸'(Abba)时,他的弟子们都非常震惊,因为这个词语表示耶稣和上帝之间的可能具有一种最密切的关系。

  然而,从他自身来说,耶稣更喜欢别人叫他'人之子'。他的听众非常熟悉这个短语,因为它在犹太教经典中被多次使用。在那里,这个称呼通常仅仅指人,但是它也可能指一个具有伟大精神权力的人物,上帝最终会给他一个永恒的王国让他统治。

  如果我们把这些术语放在一起,我们会明白耶稣怎样看待他自己的,以及其他的人又是怎样看待耶稣的。作为'弥赛亚',他降临世间使人从他们的罪恶中解放出来;作为上帝之子,他享有和上帝的独特关系;而作为人子,他把自己和所有的人类等同起来。

  耶稣问:'你们说我是谁?'西蒙彼得回答说:'你是弥赛亚,是永生上帝的儿子。''祝福你,西门'巴约拿!'耶稣回答说,'因为这个真理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我天国里的父亲直接告诉你的。《马太福音》16:15'17

  耶稣传道

  虽然耶稣实际上并不是一位犹太人的'拉比',但是他的追随者们认为他是,而且认为他所教授的东西比当时的犹太教教师所讲授的东西更具权威性。耶稣所展示的奇迹是他传道的一个核心部分,这向人们显示上帝总是在他们中间施展着神力。

  耶稣最初在犹太教会堂里布道,因为所有的犹太男性都被赋予这么做的权利。当对他的反对太强烈而使这种做法变得不可能时,耶稣就在室外或者他朋友的家里给他的徒弟和人们传道。人们带着自己的一些关于犹太教法律的问题来找他时,他就给他们讲解诸如给罗马人纳税、通奸行为、结婚和离婚、爱和原谅等事情。通过寻求耶稣在法律方面的指导,人们正把他当作一位'拉比'。耶稣经常用寓言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寓言来自于日常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犹太教的经典里充斥着这类故事。几乎所有的耶稣寓言都告诉人们他带来了'上帝的王国',并显示他们如何才能进入这个王国。

  耶稣的奇迹

  在拿撒勒一个犹太教会堂里的一次布道上,耶稣告诉他的听众先知'以赛亚'(Isaiah)讲的关于'弥赛亚'的预言:他将'为穷人带来好消息''为俘虏带来自由且为盲人恢复视力'。所有四本福音书里关于耶稣传道的描述里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所展示的奇迹。在那里,我们经常看到耶稣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他能为人治病、赶走邪恶的灵魂、喂饱饥饿的人、驯服自然界中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及令死人活过来。福音书显示,耶稣经常被人们的需要所打动,而且如果人们对他忠诚,他就会作出反应。

  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5

  口述

  我们有关耶稣的唯一真实的信息来自《圣经》里的四部福音书,但是第一部福音书《马可福音》直到耶稣死后第35年才开始写。在中间的这段时期里,人们在心里记住耶稣的活动和教诲并通过口头流传下来。口述传统在犹太教历史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所有基督教先知和领袖的教诲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存活了几个世纪。

  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包含了耶稣讲述的40种不同的寓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好撒马利亚人》。《约翰福音》里没有寓言,但是包含耶稣讲的以'我是'开头的谚语,例如'我是生命的粮食'。

  遇难和复活

  耶稣的遇难和复活形成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础。通过基督的遇难,基督徒相信他们的罪过已经被赦免,而耶稣的复活向他们保证遇难不是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清楚地写到,几乎在耶稣公开传道的同时就有人开始反对他和他的教义。罗马统治者怀疑他煽动人民造反;而宗教领袖们则把他的行为看成是对上帝的亵渎,并相信他正在鼓励人民违抗犹太法律。但是,许多普通的人民支持他一直到最后。

  耶稣遇难

  在他遇难的前夕,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耶路撒冷相会,庆祝犹太教的逾越节。在共进晚餐的时候,耶稣用无酵饼和葡萄酒来向门徒们阐述他即将面临的死亡所具有的意义。从此以后,基督徒们用定期的圣餐仪式来纪念这顿晚餐(基督徒们称之为'最后的晚餐')。

  晚餐后,耶稣走出耶路撒冷城,在橄榄山麓的客西马尼园向上帝祈祷了一些时间。当夜,他就被非法逮捕,被带到大祭司和犹太教最高评议会(Sanhedrin)面前,遭到非法刑讯和非法审判;最后被交给罗马帝国的犹地亚州总督本丢'彼拉多(PontiusPilate),彼拉多把耶稣移交给杀害施洗约翰的分封王希律,希律又将耶稣退还彼拉多。彼拉多一个人就可以批准死刑,在公众强大的压力下,彼拉多后来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就在耶路撒冷城外,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他窒息而死,这是全世界的基督徒在耶稣受难日(GoodFriday)要回忆的事件。一位追随耶稣的神秘人物''阿瑞马西亚的约瑟夫''向彼拉多要来了耶稣的尸体,并把它埋葬在自己还没有使用过的坟墓里''从一整块磐石中凿出的一个墓穴。

  他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由童贞女玛丽娅成肉身,而为一个男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十字架上、受难、埋葬;照圣经第三日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尼西亚信经》(NicendCreed)

  注:福音书记载了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最后七句话。长期以来,'十架七言'是基督徒在耶稣受难节(GoodFriday)里使用的祈祷辞的核心部分。

  耶稣复活

  第三天,几个女人来到耶稣的坟墓为他的身体擦香油。这项任务本该在人去世后立即完成,但是耶稣去世的时候已接近礼拜五傍晚,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从礼拜五的日落后到礼拜六的日落前,而犹太人在这天不能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这个安息日是逾越节的安息日,对犹太教有着十分特殊的重大意义,除非迫不得已,犹太人绝不会做触摸尸体等不洁净物品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事情;所以为耶稣的尸体涂抹膏油这件事,被推迟到了下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周日)黎明时分,也就是耶稣死后第三天的拂晓,逾越节安息日后的第一个白昼将临之时。当这些女人到达坟墓的时候,她们发现坟墓入口的石头已经滚开,而且坟墓里是空的;她们还碰到几位天使,并被告知耶稣已经复活了。就在那一天,耶稣在他的门徒中间出现,以后还现身过两次。在接着的几周内,关于耶稣身体复活的消息被传播给越来越多的人们。

  在耶稣遇难后的最初几天里,耶稣的门徒们在耶路撒冷紧紧拥抱在一起,希望自己不会遭遇和耶稣一样的命运;当耶稣多次向不同的门徒群体显现后,耶稣的门徒们才非常迟缓地明白了耶稣复活的真相。逐渐地,他们明白耶稣是另一种新的'弥赛亚不是一个世俗的国王,而是一个天上的统治者。复活后第四十天,耶稣在门徒们的注视下升入了天堂,这是一些基督徒们在耶稣升天节(AscensionDay)里要庆祝的大事。在离开世上之前,耶稣对门徒许诺,他将为他们派遣一位安抚者或者保惠师''即'圣灵'(HolySpirit),'圣灵'将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早期教会

  路加在《路加福音》的结尾说,耶稣在与他的门徒分开时向他们许诺派一位'圣灵'来。路加以同样的承诺作为他第二本书''《使徒行传》''的开始,并接着讲述耶稣升入了天堂的故事。然后,他开始在书中描绘基督教教会在犹太教五旬节期间诞生的情景。

  犹太人从罗马帝国统治的各个地区来到耶路撒冷庆祝五旬节,这个节日庆祝上帝在西奈山上把《律法书》授予摩西。

  圣灵降临节(ThedayofPentecost)

  耶稣的门徒们按照耶稣的吩咐留在耶路撒冷,他们牢记耶稣的承诺:当圣灵降临时,他们将得到上帝的力量,而且他们应该把他的信息传播到耶路撒冷、整个犹地亚、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他们抽签选出马提亚,接替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的使徒职分。

  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圣经'新约全书'使徒行传》2章1-4节

  门徒们操着各地的乡音,向来自外地的犹太人传福音;西门彼得当众讲道。当日皈信基督并接受洗礼的人,共有三千之众。

  福音广传和新约全书

  接下来的岁月里,门徒们在犹太公会的迫害下,仍然把福音先后传遍了撒玛利亚和犹地亚的犹太人和外邦人,甚至一些积极迫害教会的人也悔改皈信基督并加入教会,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利赛人扫罗,即日后的外邦人使徒保罗。随后,福音迅速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并开始向境外传播。新约全书的写作也随之开始,作者先后有马可、雅各(耶稣的同母异父弟弟)、保罗、马太、路加、彼得、犹大(耶稣的同母异父弟弟)、约翰和希伯来书的作者,一共九人,到1世纪末新约全书各卷均完成。

  在此期间,罗马帝国为了强化统治,开始推行恺撒教,即要求罗马公民和属民承认在位的恺撒皇帝是主宰,并向罗马式的万神殿献猪为祭。最初,罗马当局以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支,所以按照以往惯例加以纵容,不强迫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如此行事;后来发现基督宗教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于是开始大肆残害基督徒;尤其是在公元70年镇压了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首次暴动之后,对基督徒的迫害越演越烈。在犹太教和罗马当局先后展开的迫害中,耶稣亲传的门徒大多殉道,基督教会在殉道士鲜血的浇灌下顽强地成长着。

  如果你仔细读过圣经的话你会发现上帝的别名有很多,除去Jehovah外譬如:Elohim创11,El-Shaddai约伯5:17,Adonai创18:27亚4:14

  所以很多人只是在信仰上帝的名字而不是上帝的本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