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戏简介
独脚戏又称滑稽,发祥于上海,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以方言演出。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
独脚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脚,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一些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档演出,在剧场、游乐场和广播电台表演、播音,迅速受到群众的欢迎,遂使独脚戏形成独立的曲种[1]。
独脚戏历史
独脚戏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上海。
上海开埠后,成五方杂处之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生活背景下,上海地区原已流行的钹子书、宣卷、喝太保等曲艺形式,与上海这畸形社会急骤的生活节奏、商业化的欣赏水平不相一致,观众相对较少。而这时以嬉笑、诙谐、嘲弄、讽刺为主要艺术特色的唱滑稽,演唱内容大部取材于身旁手边的社会新闻,表演过程中又善于运用群众的口语方言,故同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9腔18调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街头说唱形式一起,满足了社会上下各阶层观众的娱乐需要。
时当上海游艺场大兴,各家互争营业,凡属有吸引观众能力的娱乐均加罗列,于是唱滑稽便从街头巷尾被请人了游艺场。此外上海地方习俗,凡有喜庆必办堂会,而唱滑稽又以逗笑为原则,故又被列人必请的一档节目。
他们的演唱既不化妆,也不打扮,偶尔在衣服外面罩一件前清时官员所着的套子,就算行头。说和唱也没有一定的规格,总之以诙谐滑稽,引听众发笑为目的。为此,唱滑稽的演员或学说各地方言、或学唱各种戏曲(不以是否酷似为准,反以荒腔走调为佳)了,或东拉西扯评述些史实和时事,或发些警世之言。故上海的唱滑稽者多为口齿伶俐、头脑敏捷,方能胜任。以至上海人对日常生活中那些口齿伶俐、善于说笑的人,便俗称之为像唱滑稽的。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广播在上海兴起,各店、厂、行号竞相利用民营电台作广告宣传,为吸引听众收听广告广播,上海的几十家电台,纷纷播送独脚戏节目。独脚戏进入千家万户。从20世纪30年代直至50年代、60年代,随着收音机普及程度的提高,每天吃晚饭时,上海的大街小巷中都可以听到独脚戏演播的节目[2]。
独脚戏特点
独脚戏早期以口技、杂学唱一类的节目为多,以后又发展了以学为主的《学电台》、《学话剧》、《各地堂倌》、《关店大拍卖》及以说为主表现人物故事的《金蛤蟆》、《七十二家房客》、《阿福上生意》和以做为主的《钉巴》、《关亡》等节目,使独脚戏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说、学、做、唱四类。
说、学、唱近似于北方相声之处较多,做以直接扮演人物,在舞台上表演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表演的夸张幅度大。角色的语言、对白,又以相同于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法,来产生笑料,喜剧效果强烈。这种做的手法已逐渐渗人到以说、学、唱为主的节目当中,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
独脚戏一般以二人合作演出为主,也有一人和三人合演的形式[1]。
独脚戏唱腔和白口均以上海方言为主。说、学、做、唱是其主要表现段。唱的部分除以学唱九腔十八调招笑外,还常常用来宣叙时事新闻和叙述笑话故事。这一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独脚戏中脱胎而形成上海说唱。
独脚戏所用曲调早期较多套用民间小调、歌曲或戏曲唱腔,后经加工、变化,形成常用曲牌。词格多为七字句,二二三式,上下句结构,也有三字或五字句的变化;并辅以衬字、三字帽子头及语助词。唱词通俗,接近口语,旋律大多朴实平稳,宣叙、代言通用;常作轻快处理,以取得滑稽和喜剧的效果。
早期独脚戏唱的段子,大多为一人独唱(都由上手一人唱,少数段子由下手一人唱),一曲到底。演唱的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或市井俗事;曲子多为现成的民间小调或当时的流行歌曲。上手演唱时,下手在一旁以白口帮腔、衬托并以口技代乐器哼唱间奏、过门作为伴奏。
早期的独脚戏艺人搬用现成的民间小调或当时流行歌曲时,并不一味生搬硬套,常常根据内容或滑稽的需要,进行喜剧性的夸张并对部分音调节奏加以改造、发展。如原为苏州地区哭丧时带悲凉、凄楚情绪的民间小调【哭妙根笃爷】,经演独脚戏的王无能加工,夸张了哭声、哭腔、哭调,强化了宣叙的节奏,成为一种既适合表达伤感、哀叹,又擅长表现机趣、幽默情绪的常用曲调。经改造的【哭妙根笃爷】开唱前先配以鼓板伴奏,以滴滴滴 滴滴定下节奏,然后一句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较长的哭丧腔,先声夺人,使音调显得格外悲切。叙述分的唱腔落音都在5音上,突出了口语化宣叙的特点,又能较准确地表达唱词带有幽默的情趣。旋律行进到落腔前,又将速度突然放慢,插入哭声和哭腔的旋律,使这首常用曲调的个性十分明显。再如【小鼓调】,这是第一代独脚戏艺人江笑笑、鲍乐乐吸收京韵大鼓旋律因素和过门的节奏音型而创造的。
先由人声(口技)模仿的击鼓声哼出二四拍节奏的冬得里得龙得龙冬里得龙冬,直接从京韵大鼓的过门鼓点中移植,又结合海方言的语音特点,使唱腔在八度内展开,每句落音又几乎都在1音上,旋律平稳,近似说话;但偶而也有一、二句高腔,形成轻快、跳跃的效果,使叙述在简朴中显示生动。又如,从苏滩中搬用的【苏赋调】,既用作宣叙,又常用作代言,既能慢而传递人物沉思或悲痛的心情,又能快唱而表达激奋、愉悦的情绪。【苏调】的前奏和间奏仍然搬用苏滩中的过门音调和节奏,比原苏滩首句落音5提高了四度,使唱腔提高了音区,并第一句落音在1音上。结束句的落腔 5 1 1 也落在高音区。从而使行腔更加高亢奔放,适合宣叙一些热情奔放或情绪激昂的内容。还如,从民间佛事宣宝卷中搬用并衍化的【宣卷调】,节奏变得十分自由,宣叙成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独脚戏进入电台演唱,唱派有了较大发展,除一曲到底的唱外,还出现了串调联唱和专事演播故事情节的什锦说唱。这都要求有更丰富的曲调来适应这种演唱、表达各种情绪。独脚戏在曲调的积累、发展上充分使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凡能为我所用,并为群众熟知的民间曲调、流行歌曲、地方戏曲,甚至外国歌曲,都被吸纳进独脚戏的音乐之中;或在音区上改变,或在速度上变化,或在唱腔上扩展,或在伴奏方式上出新,形成了杂而不乱的风格。如【金铃塔调】,它是由著名演员袁一灵将时民间流行的儿歌【孩儿莲花落】溶入了民间流行小调【夜夜游】,穿插绕口令【干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曲调,前奏使用常见的江南小调的间奏旋律,采用起平落结构,将【夜夜游】的旋律吸纳,首段末句唱到唱只唱的第二个唱字时,演员可自而无限地拖腔,以显示绕口令的韵味,形成了十分鲜明的滑稽特色。再如【妈妈不要哭】,原为英国四十年代流行歌曲【苏姗娜】,独脚戏艺人田丽丽将它拿来后,将原来的快速节奏改为慢速,变原来的欢快情绪为哀怨、忧伤,成为独脚戏表达悲伤、愤懑的常用曲调。又如【青年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独脚戏艺人将当时流行歌曲【采槟榔】拿后,吸收其曲式结构,紧缩唱句,删去一些装饰音,成为一个鼓动性较强、比较口语化的曲调,名【醒世曲】,至四十年代,为了达委婉、深沉的情绪,独脚戏艺人张醉地等又放慢速度,曲调上加花,并吸收沪剧【反阴阳】的一些润腔,反复出现5435 2317和6765 356的句,形成一种诉说、哀伤的情绪,成为独脚戏体现这类内容的常用曲调。
独脚戏的常用曲调还有,叙事类的──【梨膏糖调】、【四季调】、【无锡景调】、【五音联弹】、【大陆板】等;用于欢快、热闹场面的──【莲花落调】、【打斋饭】、【节节高】、【马灯调】、【杨柳青】等;用于争论的──【银绞丝】、【手扶栏杆调、【花鼓调】、【来富山歌】等;用于悲伤情绪的──【烟花女子告阴状】、【小孤孀】、【苏武牧羊】、【五更相思】等。建国后,还有一些创作的曲调成为独脚戏常用曲调,如【仿鼓调】、【快乐曲】、【全工地】等。
独脚戏的伴奏在发展中有个由简到繁的过程。脚戏形成初期,大多由上下手互相以口技(嘴哼过门)或敲击木鱼、三巧板作伴奏,少数由下手操二胡伴奏(刘春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都由唱者自击木鱼或三巧板,搭档操二胡伴奏,也出现过用梵华铃(小提琴)伴奏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进入电台直至建国初期,则采用由二胡、琵琶、扬琴组成的民乐小乐队,少数在台演唱时有钢琴伴奏的。1949年后,伴奏发展成二胡、扬琴、琵琶、三弦、阮、中胡、笛、笙、鼓板、大胡(后用大提琴)组成的小型乐队,演出时,有将乐队置于舞台右侧的,也有将乐队置于辅台或台下的,与戏曲乐队同。
独脚戏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脚戏演员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改革和实践,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节目,如《调查户口》、《宁波音乐家》《水淹七军》、《拉黄包车》、《七十二家房客》等,多已收集在1963年编辑出版的《独脚戏选》一书中。同时还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如《看电影》、《两个理发员》、《啼笑皆非》等。
独脚戏名家
著名的独脚戏演员有姚幕双、周柏春、吴双艺、王双庆、童双春、翁双杰、李青、方艳华。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