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自然保护区②

保护区位置

  密山铁西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北部25公里处。是密山市政府1993年11月10日批准建立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级别

  市县级自然保护区,隶属密山市人民政府领导,由铁西村管理,具体业务由密山市环境保护局指导。

保护区特色

  密山市铁西自然保护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有山、有水、有景观、有传说,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概述

  铁西自然保护区所处位置适宜、地貌景观特征奇特、植物物种丰富、和鸟类种类也较多样,以及环境幽雅、山清水秀、田园风光等诱人景色,极大的吸引境内外的游人观注。据统计自然保护区内所包容的物种,从低等到高等,植物物种达460余种,兽类约有4目6科20余种,鸟类有8目8科20余种等。另外,还有鱼类和众多种类的等。铁西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基地之一,其中国家和省级有保护价值的珍稀物种达18种之多。
  密山铁西自然保护区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中,属东部季风区,东北湿润、半湿润带地区,东北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区。保护区中保存着针阔混交林中原生林特有的景观,同时,还伴生着近30余年新生的人工林和次生林。在地貌景观中,既有低山丘陵景观,又有平原、沼泽景观。既有高大乔木又有灌丛和草原植被。密山铁西自然保护区在生物物种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所特有的遗传性。并将建立一个相对永久的生物基因库。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关系到本地区的珍稀、濒危的动植物资源得到长期保存。而且,更重要的是,密山铁西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尽快普及生态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保护密山市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区地质地貌

  自然保护区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其面积占全区的86%。如果按海拔500m、400m、300m、和低于200m统计。自然保护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不断倾斜。几乎高于或接近500m的高山都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的南部。海拔400m和高于300m山地也多集中在南部。但从相对高度讲,北部的山地要比南门路的山地高差要大,因而显得北部的山地要相对险要。自然保护区处于那丹哈达岭、完达山东部低山丘陵区,地面物质组成有侏罗系硅质岩、凝灰砂岩、燕山期花岗岩、白理凝灰质粉砂岩、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第三系玄武岩等。
  山地、丘陵区:主要接力层是第四纪残积坡积层,上部是黄粘土,下面是黄粘土含碎石,底部是碎石含粘性土。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一般在22.0-30吨/立方米;岗埠状台地区.上部是黄枯七层,厚度随地形变化较大,大部分是粘性土含砾石,基层是第三纪泥岩、沙岩。地下水埋深较大,局部有层滞水,水量很少。天然地基承载力18.0-24.0吨/立方米;河谷冲积平原:上部是黄粘上层。厚度1.0-20米。下面是粉细砂层、粗沙、砂砾石、卵石层。基层是第三纪泥岩、砂岩。地下水位较高,一般1-2米,局部地区少于1.0米,天然地基承载8.0-12.0吨/立方米。

保护区水文气候

  密山市多年累积(1959-1980)年平均气温2.5-4.1℃,是全省温度较高地区。但自然保护区地域属山地丘陵区,平均气温要偏低,以最近农场八五五农场多年统计,多年平均月平均如下表,其中年平均温度只有2.5℃,低于全市平均气温。自然保护区根据当地农户的估算.无霜期为110天-200天。早霜一般在九月中下旬出现,晚霜一般在五月上中旬终止。个别年份无霜期在山高地区可能不到100天。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为521.7-597.1mm,自然保护区以最近的八五五农场统计,年平均降雨量为546.0mm,外于中等水平。全市年平均风速为3.9-4.6m/s,属多风区。但由于自然保护区处于山地丘陵区,加之森林的覆盖率较高,故而平均风速要低于这个水平。
  自然保护区属支流塔头湖河上游发源地地域。除局部区域属水系外,几乎90%地域都属塔头湖河水系控制。由于受地表径流的切割,沿汇水凹地形成山前冲积扇,有面积较大而又较平坦的山前冲积平原。全区山前平原面积占比例不大,为全区总面积的14%,约1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近河流两岸的沼泽区。按已沼泽化的地域统计,沼泽面积的占1/5,为2.2平方公里。 塔头湖河流是自然保护区内唯一的流域河流。几乎同源头汇水面积相当的自然保护区,就是由这条河流所滋润。河流的水量。在中水(6~7月)期间,河水约以0.5~1.0m3/秒的流量通过。丰水(8~9月)、期间,河流流量最大可达1.52.5m3/秒范围波动。

保护区土壤植被

  (一)山地丘陵地区,植被主要以(Quercus mongolica)、(Tilia mandshuica)、(Tilia amurensis)、(Fraxinusmandshurica)、(Phellodendron amurensid)、(Populusda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Ulmuspropinkua)等,柞木林和杨桦林生长地域,土壤一般为暗棕壤。同时随地势由高向低变化,土壤由石质性暗棕壤向草甸棕壤发展。
  (二)平原区和冲积扇地区,植被主要有丛桦(Betulafruttcosa)、(Salix rosmarifolia var.brachypoda)、小叶樟(Deyeuxia angustifoIia)、(Sanguisorba parvinora)、广布野碗豆(Vicia cracca)、(Patrinia intemedia)、(Heme-rocallis minor)、(Trollus ledebourii)、(Anemoredichotom)、黄唐松草(Thalictrm simpleX)、(Trifoliumlupinaster)、(Aster tataricus)、(Phragmitescommunis)、(Stachys bsicalensis)、干屈菜(Lythrum Sali-caria)等。土壤为不同潜育化程度的白浆土和草甸土。
  (三)河谷低洼地区,主要是沼泽植被,有(Carex mey-triana)、(Carex schmidtii)、塔头苔草(Carex tato)、小狸藻(Utricularia vulgaeis)、狭叶黑三棱(Spargraminm stenophyl-la)、水木贼(Eguisetum heleocharis)、(Carexlasiocarpa)、沼萎陵菜(Comarum palustre)、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等。这个地域的土壤为沼泽土和泥炭土。

动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60年代尚有出没.近甘年几无踪迹。五年前,据当地农业工人介绍,有入在自然保护区内曾撞见过熊和成群的野猪。上述食肉和杂食类东北大型野生动物,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其栖息条件已经改变,或是其活动范围很小,或是业已迁栖。但是,作为偶蹄类的麝、狍、马鹿等,自然保护区内时有发现,并有一定数量。自然保护区内勋科种群较多,如、等,其中也发现和的踪迹。自然保护区内啮齿类野生动物较多,如和等种群。
  兽类名录
  狼 Canis lupus
  赤狐 Vulpse nulpes
  香鼬 Mustela altaica
  伶鼬 M.nivalis
  黄鼬 M.sibirica
  水獭 Meles meles
  雪兔 Lepus timidus
  东北兔 L.mandsohuricus
  松鼠 Sciurus mulgaris
  花鼠 Eutamias sibiricus
  飞鼠 Pteromys molans
  黑线仓鼠 Gricetulus barabensis
  大仓鼠 C.triton
  红背- Clethrionomys rutilus
  棕背- C.rutocanus
  东方田鼠 Microtus fortis
  麝鼠 Ondatra zibethica
  马鹿 Cervus dlaphus
  驼鹿 Alces alces
  梅花鹿 Cetvus nippon
  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Cervus nippon
  二级保护动物
  马鹿Cervus elaphus,
  驼鹿Alces alces,
  雪兔Lepus timidus,
  鸳鸯Aix galericulata,
  鸢Milvus korschun,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雀鹰Accipiter nisus,
  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
  长耳鸮Asio otus

植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非常好的原生林,这些森林以柞树和桦杨为主,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森林面积67.3平方公里,可占总面积的85%以上,其中原生林50.81平方公里,占总面的64.52%,抚育次生林3000亩,人工林1.349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3.81%和17.13%。人工林主要以樟子松和落叶松为主。 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Panax ginseng)、(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Schizandra chinensisBaillon)、(Vitis amurensis Rupr.)、(Taraxacumohwianum)、大叶龙胆草(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Visum coloratum Nakai)、葛蒲(Acorus Calamus L)、(As-traglus membranaceus)等。野菜和山特产品有(PteridinmSpp.)、(Qsmunda japonica thunb)、(Saguisorba offici-nalis L)、刺嫩菜、和、、花脸蘑、元磨、探磨、及黄花菜等。
  植物名录
  1 红 松 Pinus Koraiensis
  2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3 落叶松 Larix gmensis
  4 黄花落叶松 Larix olgensis
  5 日本落叶松 Larix kaempferi
  6 臭 松 Aboes jephrolepis
  7 白屈菜 Chelidohium majus
  8 红皮云松 Picea koraiensis
  9 鱼鳞松 Picea jezoensis
  10 沼柳 Salix brachypoda
  11 越桔柳 S.myrtilloides
  12 蒿柳 S.vimnales
  13 香杨 Populus koreana
  14 山杨 P.davidiana
  15 大青杨 P.uussuriensis
  16 蒙古柞 Quercus mongolica
  17 紫椴 Tilia amurensis
  18 糠椴 T.mandshurica
  19 黄波罗 Phelodendron anurense
  20 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21 胡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22 白钮子 Acer mandshuricum
  23 色木槭 A.mono
  24 花楷槭 A.ukuruduense
  25 青楷槭 A.tegmentosum
  26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27 枫桦 B.costata
  28 丛桦 B.fritocpsa
  29 毛赤杨 Almis jorsuila
  30 榛子 Corylus heterophylla
  31 榆树 Ulmus pumila
  32 春榆 Ulmus propinqua
  33 黄榆 U.maerocarpa
  34 柳叶绣线菊 Spiraea salicifolia
  35 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36 毛山楂 Crataegus maximowiczii
  37 山楂 C.pinnatifida
  38 托盘 Rubus crataegifolius
  39 山荆子 Malus baccata
  40 山梨 Pyrus ussurensis
  41 山桃 Prunus dacidiana
  42 稠李 Prunus padus
  43 李 Prunus salicina
  44 蔷薇 Rosa SP.
  45 忍冬 Lomicara joponica
  46 北五味子 Schizandra chinensis
  47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48 卫茅 Evonymun alatus
  49 刺五加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sus
  50 刺老芽 Aralia mandshurica
  51 三棵针 Berberis amurensis
  52 山槐 Maackia amurensis
  53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54 石竹 Dianthus amurensis
  55 草莓 Fragria sp.
  56 问荆 Equisetum arrense
  57 木贼 E.hiemale
  58 节节草 E.ramosissimum
  59 芍 药 Paeonia lactiflora
  60 驴蹄草 Caltha palustris
  61 耧斗菜 Aquilegia viridiflora
  62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63 唐松草 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var.sibiricum
  64 茴茴蒜毛莨 Ranunculus chinensis
  65 黑龙江银莲花 Anemone amurensis
  66 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67 升 麻 Cimicifuga foertida
  68 单穗升麻 C.simplex
  69 蒲公英 Taraxacum dealbatum
  70 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71 北缬草 Valeriama coreana
  72 铃兰 Convallaris keiskei
  73 黄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74 胡枝子 Hespedeza bicolor
  75 野大豆 Glycine ussuriensis
  76 野豌豆 Vicia bungei
  77 平贝母 Fritillaria ussuriensis
  78 人参 Panax ginseng
  79 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80 狗枣猕猴桃 Actinidia kolomicta
  81 大叶龙胆草 Gentiana macrophylla
  82 蕨 菜 Pteridium spp
  83 东北茶蔗子 Ribes mandshuricum
  84 山尖子 Cacalis hastata
  85 轮叶马先蒿 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86 沙 参 Adenophora sp.
  87 大叶樟 Deyenxia langedorffii
  88 小叶樟 D.angustifolia
  89 芦苇 Phragmiles communis
  90 莎草 Cykperacites sp.
  91 早熟禾 Poa sp.
  92 苔草 Carex spp.
  93 三棱草 Polboschoenus sp.
  94 狗尾草 Setaris viridis
  95 乌拉草 Carex meyeriana
  96 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97 水苏 Stachys chinensis
  98 蓝---果忍冬 Lonicera edulis
  99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100龙胆草 G.mandshurica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人参Panax ginseng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剌五加Acanthopanax scnticosus,
  黄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野大豆Glycine soja,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保护区发展

  这座占地面积12万亩的森林公园,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是黑龙江省第一家由农民投资建造的。昔日的荒山秃岭、穷沟乱壑的不毛之地,经铁西村人的艰苦垦荒、不懈努力,植下青松2万亩,开发良田4000亩,栽植荷花800亩,拦堤蓄水,依山造湖。如今的铁西森林公园已积累下数亿元的财富,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疗养的胜地。20多年来,铁西村投资1300多万元,进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综合立体开发。现已建成的濯晦池、塔头湖、森林浴场、狩猎场等,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为铁西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濯晦池的百亩人工种植荷花,亭亭玉立,确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意境,当人们走上九曲回廊,来到这莲花间,香气袭人,更有“忧愁晦气尽消散,心舒气朗满眼春”之感。
  塔头河塔,建在山庄正南的高山之巅,塔分6层,高10余米,登塔 望,俯瞰大森林浩瀚如海的美景,会产生飘飘然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会产生与绿相伴的欢欣,甚而还会为这种诗情画意而兴奋得欢呼雀跃。
  走进塔头湖的“万籁亭”,与自然对话,听大自然各种和谐美妙的声音,顿觉心旷神怡。站在河塔环顾,山光水色尽收眼底。那一望无边的湿地,鸳鸯成双戏水,野鸭成队翱翔,仙鹤振翅高飞,天鹅凌空悦鸣,使人如入仙境之地。
  良好的自然环境,辽阔的森林资源,吸引着众多珍禽异鸟前来栖息繁衍,名贵的天鹅、东方白鹳也光顾此地,70多种水鸟戏鸣飞翔,为铁西森林公园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您推荐

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②

  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   --------------------------------------------------------------------------------   国务院1992年批准建立的保护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

板桥自然保护区②

【雅称】  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殿堂和基因库、可贵的净土【地理位置】  板桥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内,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时间】  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设立于1995年【面积】  63平方公里【..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②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卡拉麦里山一带,其范围北起、南至卡拉麦里南缘,西至库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缘,东至二台—奇台——木垒公路以西。地跨、、、、、六县,东西宽约1..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②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②

  保护区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1983年批文于1984年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占地面积  总面积为26000公顷。保护区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

长岛自然保护区②

  长岛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253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山东省长岛县境内,主要由南北长山岛组成   二、自然环境   保..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②

保护区简介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1978年建立,面积34500,保护是及。保护区位于省西南部大院子区,地处主脊黄茅埂山脉顶峰大风顶东。自然环境  为深切割的中高山地,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倾斜,中部山岭海拔3500~4000米,一般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