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自然保护区②

  一、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1983年批文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
  二、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地处浙、闽、赣3省交界处,属武夷山系。
  三、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强烈的脊状中山和中等切割的台状、波状中低山。山体呈南西、北东走向,有九脊六壑,谷深坡陡,地形复杂,坡度平均为30°。气候具山地的特征,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变化。
  海拔高度
  400米
  1300米
  年 均 温
  16.2℃
  11℃
  相对湿度
  80%
  82%
  无 霜 期
  280天
  250天
  区内年降水量为1855~2200毫米。区内九脊六壑的山间均有溪流流出,是乌溪江的发源地。乌溪江注入钱塘江,是钱塘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或集水区之一。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75科655属14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3科72属170种、裸子植物7科21属30种、被子植物有135科564属1200种。木本植物有91科281属717种,占全省木本植物的55%。区内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区系成分古老,有多种古老孑遗植物,如白豆杉、长叶榧等;
  2、珍稀植物较集中;
  3、区系成分复杂,除中亚热带典型成分外,还有大量热带、东亚、东亚—北美、温带成分。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由青冈栎属、石栎属、栲属、木兰属、樟属、润楠属等树种组成。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300~600米的山坡、山谷为松,杂次生林植被带;海拔600~1100米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100~1500米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带;1500~1680米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1680~1724米为山地灌从带。
  区内速生用材树种有杉木、南酸枣、青钱柳、光皮桦、樟木、毛红椿,药用植物数百种。近山脊有一条长达1公里多,宽20~50米的猴头杜鹃“长廊”,树的胸径达30厘米、高7米,树龄达四五百年,千姿百态,十分壮丽。
  区内国家保护植物有20多种,二级有白豆杉、长叶榧树、连香树、伯乐树、香果树、鹅掌楸、蛛网萼等,三级有南方铁杉、长序榆、黄山木兰、凹叶厚朴、银钟花、银鹊树、闽楠、楠木、紫茎、天麻、短萼黄连、八角莲。
  五、动物资源:
  保护区脊椎动物有23目58科115属150多种,其中兽类有44种、鸟类有50种、爬行类有32种、两栖类有20种、鱼类12种。无脊椎动物有35种。国家保护动物有10多种,一级有云豹、金钱豹、黑麂、黄腹角雉,二级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鬣羚、斑羚、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白鹇、大鲵等。

为您推荐

九龙塔简介

九龙塔为双层玻璃结构,高48米,2004年九龙塔建成完工,成为商圈标志性建筑。是亚洲最高的玻璃标志塔。走进杨家坪商圈,这座晶莹通透的玻璃塔显得格外醒目。2004年,九龙塔建成。它的外形像一张欲展未展的画卷,寓意“大展宏图”..

九龙玉杯②

  九龙玉杯乃稀世珍宝,由白玉做成,长为6公分,宽为4公分,高为3公分,属长方形,四角各有商龙戏珠,把手也是一条龙,共有九条龙,故称之为'九龙玉杯'。这件雕琢精细的九龙杯,如果内盛满玉酒,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之蛟龙,其实是因为白玉..

明端石雕九龙云从砚②

  【名称】明端石雕九龙云从砚   【类别】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   【简介】   长:23.5cm,宽:16.7cm,厚:3.2cm。   端石制,紫色深沉,石质细腻。砚体厚重,作椭圆形,周边..

南宋陈容九龙图②

自贡九龙鼎②

  在四川自贡灯会上展出了一个史无前例、令人震撼的灯组――九龙鼎。该鼎用近30万件杯、羹、匙、盅、盘、碟、碗等景德镇瓷器手工捆扎而成,鼎总重近100吨,构思巧妙、制作精致、气势磅礴,既露王者风范又显民俗特色。..

周总理九龙杯②

  九龙杯系瓷器中之精品。1958年的一位古瓷专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成功地烧制出了这种接近于中国宋代品味最高的汝窖瓷的精品瓷器,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围绕着“九龙杯”还有着一段“完璧归赵”的故事。   1971年3月25日下午,..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②

保护区位置  的、、和四县交界,大致位于北纬27°48ˊ--29°19ˊ,东经84°27ˊ--88°之间保护区级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概况  1988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1989年8月8日,经地区行署批准在日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