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清顺治青花八仙祝寿盘高8.4厘米,口径35.5厘米,足径17.5厘米。盘敞口,口沿施酱釉,弧壁,圈足,足墙上宽下窄,足内有青花双圈篆书“玉堂佳器”四字款。双圈很大、字小。青花艳丽有晕散。盘里绘八仙祝寿,山上坐一老寿星,身前点一香炉,身后卧有一只小花鹿,山下绘八位仙人,仙人们有的手拿寿桃,有的拿灵芝,有的吹笛子,有的高举葫芦等各种宝物。人物姿态各异,空间衬山石、流云、花草、松树纹。八仙祝寿在明、清青花瓷器中大量出现,画法各异,此盘无论是青花发色及画法上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您推荐
八仙戏形成于现淄博市临淄区五路口村。据该村现存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碑记,当时该村称'羊羔庄',是因为该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起,有六天的羊羔大会而得名。据此可知,这里是鲁中羊羔、皮毛、山货重要集散地,也是各方艺人竞..
如今浙南一带流传的'八仙'戏与宋、元时期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宋、元时期的'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内容。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则主要表现神仙庆..
八仙戏源于宋元杂剧和南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载有《瑶池会》、《蟠桃会》、《八仙会》、《王母祝寿》等多种名录,元钟嗣成亦着有《宴瑶..
八仙戏,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系流布于青州、临淄接壤地方的民间小戏,乃是以外地流入的地摊演唱形式为基础,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演出此戏,惯例是开场演《八仙..
诗歌 饮中八仙歌
作者: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1。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2。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3。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
【名称】清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类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高:9.7cm,长:35.5 cm,宽:22.5cm。
盒木制,盖与盒均制成委角式,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