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墩②

  又称坐墩,因常有铺锦披绣的,故亦称“绣墩”。它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经宋代的沿袭,至明清,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
  明清两代的绣墩,不仅在室内使用,也常在庭园、室外陈设。在制作材质上有木、竹、藤、雕漆、瓷等。绣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不少绣墩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击鼓钉,既简朴又美观。墩圈雕花精致,或海棠,或竹节,或藤蔓,栩栩如生,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墩面的装饰也很讲究,除板外,还有镶嵌彩石影木,大理石、藤等。绣墩的制作木材非常讲究,常用紫檀、花梨、红木等。另外,明清两代瓷墩的使用极为普通,有德化、醴陵、景德镇等地的产品。
  青花缠枝莲花卉纹绣墩就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活用瓷器。缠枝莲花卉纹是青花瓷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装饰纹饰,无论是写意还是变形的画工都严整细腻,纹饰清晰,排列整齐,具有图案画的效果。由于青花花色清新典雅,所以用它装饰出来的瓷器,成为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陈设观赏以及文房的主要用品。

为您推荐

大雅斋②

  光绪时期,政府企图重整瓷业,陶瓷业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烧造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既有仿古也有创新。这个时期烧造的慈禧御用的“大雅斋”款的官窑瓷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

禹贡地域图②

  约在四年至七年(268~271),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集,并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

品茶图轴②

  【名称】:品茶图轴   【类别】:绢本   【年代】:代   【简介】:   品茶图轴,明代作品,作者为陈洪绶,绢本,设色,纵76cm,横53cm。   【作者】:   陈洪绶:(1598—1652),明末初著名画家。字章侯,号老莲,又号悔迟、老迟,浙..

墨竹谱②

妇好三联甗②

  【名称】:妇好三联甗   【类别】:铜器   【年代】:商代晚期   【文物原属】:原属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陪葬品   【文物现状】:   1976年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   【简介】:   高44.5厘米,器身..

东汉错银铜牛灯②

基本信息  【名称】:东汉错银铜牛灯   【类别】:铜器   【年代】:东汉   【文物原属】:江苏邗泉2号东汉墓陪葬品,东汉时期照明用具。   【文物现状】:出土于1980年,现藏。文物简介  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

铜印②

  【词语】:铜印   【注音】:tóng yìn   【释义】:1.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