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肩榫②

  格肩榫
  在方形竖材的交接中,一般以格肩榫相接,格肩榫又可分为大格肩榫和小格肩榫。格肩榫榫头在中间,两边均有榫肩,故不易扭动,坚固耐用。小格肩榫通常在家具交接处表面起涡线时用,它的制作方法是:一根木枨端处开榫头,两侧为榫肩,靠里面为直角平肩,外面格肩呈没有角的梯形格角,两肩部都为实肩,另一根木枨开出相应的榫眼,靠外面榫眼上面挖出一块和梯形格角一样的缺口,然后拍合。大格肩榫一般在家具交接处采用阳线时应用,它和小格肩榫的区别是肩部为尖角,肩部都为实肩。大格肩榫又有带夹皮和不带夹皮两种做法。格肩部分和长方形的阳榫贴实在一起的,为不带夹皮的格肩榫,又叫“实肩”。格肩部分和阳榫之间还凿剔开口的,为带夹皮的格肩榫,又叫“虚肩”。带夹皮由于加了开口,胶着面增大,比不带夹皮的要坚牢一些,但如果是较小的材料,则会因为材料剔除较多,而影响榫卯的强度。
  方形材料的横竖材接合形式,在角部时有些变化,如丁字形接合时采用全平肩穿鼻榫,又称“齐头碰”。这种做法简单,榫头均呈直角,榫眼呈相应形式。齐头碰在形式上有透榫和半榫的区别。透榫的榫头穿透榫眼而外露,气质较为古朴。半榫因其榫头不露出而表面光洁,不影响家具表面装饰。采用透榫还是半榫主要取决于结构需要的坚牢程度。榫头必须有一定的长度才能保证结构的需要。
  圆形材料的横竖材接合,如官帽椅搭脑与后腿的交接,圆形罗锅枨与圆腿的交接,圆形直枨与横枨的交接等,一般开榫头时,两侧肩部里面都挖成圆弧形,交接后使其包裹部分圆形构件。因榫头两肩好像飘动的翅膀,故这种形式又被称为“飘肩榫”。
  在明清家具中,用得较多的是格肩榫结构,如“全格肩穿鼻榫”,其横竖材交接后,形成45o格角,这种结构从美学角度和家具的匀称性来看都是合适恰当的。还有一种是“半格肩穿鼻榫”,其制作方法是一面平肩,一面格肩,这样主要是考虑在转角处和其它构件交接时有更大灵活性。
  天成轩

为您推荐

红山文化女神彩塑头像②

  出土于辽宁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后期,距今五千多年。女神头像头顶和左耳残缺,鼻脱落。高22.5厘米、宽16.5厘米,相当于真人大小。额顶发迹平直起棱,鬓角齐整。耳长圆,微前倾。..

水罗盘②

  我国古代的罗盘分为水罗盘、两大类。水罗盘是把磁针放在一个中间凹陷处盛水、边上标有方向的盘子里,浮在水上能够自由地旋转,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南北。这种指南仪器比司南更加灵敏,这就是最早的罗盘。后来随着测方位..

大圣遗音②

  “大圣遗音”琴产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由于此时的听琴人是由盛唐开元、天宝时代过来的。因此,所作“大圣遗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具有秀美而浑厚的气度。而它..

金漆家具②

点翠工艺②

  【注音】:diǎn cuì gōng yì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点翠工艺的发..

康熙套子钱②

  康熙通宝的种类只有两类,即分背满文宝泉、宝源和背满汉文局名。第一类是仿两个满文(一个“宝”字加 一个局名),计两种:第二类为满汉文对应(一个汉字局名加一个满文局名),计20种,分有“同”、“福”、“临”、“东”、“江..

彩陶缸绘鹳鱼石斧纹②

  【名称】:旋涡纹瓶   【类别】:陶质   【年代】:   【简介】: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   【相关资料】   夹砂红陶。敞口、圆唇、腹深且直、平底、口沿下有六个鹰嘴形突钮,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