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简介】:
《元史》是系统记载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初年。由(1310~1381)、王濂(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史》资料】: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上游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的广大地区。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创制了畏兀儿字的。到1260年,又命国师用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到()时期编成的史书《》,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二年(1261年)。由建议,忽必烈始设,开始纂辑国史。至元年间,又设立,专用蒙古文记录史事。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元朝除了的“实录”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较为完整的“实录”,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据。后来由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无实录可据,明太祖为了弥补元顺帝一朝历史,派欧阳佑等十二人为采访官,到(今)、等地,搜集史料,以备续编。另外历代的《后妃功臣列传》也是《元史》本纪和列传的重要资料来源。
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也不少,主要有《皇朝经世大典》(《元史》中的《志》和《表》主要取材于此)八百八十卷、留存至今的《》、的《》、的《授时历经》等,这些都是修《元史》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还有些史料杂著,如宋人著的《》、《》、《》等,也是修《元史》的材料来源。《元史》依据上述材料成书,因而具有原始史料丰富的特点。
【《元史》编写】:
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的(今南京东)正式开局编写,以为监修,宋濂、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负责人。这次编写至秋八月癸酉(十一日)结束,仅用了188 天的时间,便修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37卷,53卷,6卷,63卷,共159卷。这次修史,以大将从缴获的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为基础。
由于编纂的时间太仓促,缺乏顺帝时代的资料,全书没有完成,于是派欧阳佑等人到全国各地调集顺帝一朝资料,于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仍命宋濂、王祎为总裁,率领赵埙,、等15人继续纂修,经过143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顺帝纪10卷,增补元统以后的《五行》、《》、《祭祀》、《》、《》各1卷,和表的下卷,《》36卷,共计53卷。然后合前后二书,按本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210卷,也就是现在的卷数。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
【《元史》内容】:
《元史》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这是因为元世祖和元顺帝在位时间都长达三十多年,原始史料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记述就比较详细。这体现了《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像蒙古建国前后的史料不多,那时《元朝秘史》尚未译出,因此,成吉思汗和蒙哥的本纪就只各有一卷。《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吸取了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研究成果。《历志》是根据元代历算家的《授时历议》和郭守敬的《授时历经》编撰的。《地理志》是根据《》,《河渠志》是根据《海运纪原》、《》等书编撰的。而今,《大元一统志》等书已经散佚,《元史》中保存了这些书的内容,史料价值就更为可贵。
《元史》的列传有类传十四种,大多沿袭以往的史书,只有《释老》一传是《元史》的创新。《释老》是记载宗教方面的列传,从中可以了解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发展情况。类传中以《儒学》、《列女》、《孝友》、《忠义》四种所记的人物最多,说明宋以来封建的思想统治在逐步加强。《元史》列传还有个特点是,所叙述的事,都有详细的年、月、日记载,这就更增加了参考价值。
《元史》的体例整齐,文字浅显,叙事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不少方言土语,这同朱元璋提倡浅显通俗的文字是分不开的。宋濂修《元史》时,遵照朱元璋的意图,强调“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明白”,因此《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
【《元史》存在的问题】:
《元史》由于编修时间仓促,而且出于众手,使它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历来就遭到学者们的非难。同时也因为它多照抄史料,所以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使它具有比其他某些正史更高的史料价值。元朝的13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部分内容只是靠《元史》才得以保存下来。《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而本纪又占全书近1/4,保存了大量失传的史料。列传部分,由于元代史馆的资料就不完备,汉人(特别是文人)常有碑传资料可以参考,而一些蒙古名臣的资料常常无处可找,因此立传的不及一半。就列传中的蒙古、而言,其中一部分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后世对这些在当时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只有通过《元史》才能了解。《元史》的编修者违反一般的修史惯例,把一些儒家学者认为不值一提的史实也记入《元史》。如本纪中记载作佛事,礼乐志中记载游皇城,列传则把、人物排在最前面,其次是方伎传。这些内容虽还有悖惯例,但恰恰反映了元代真实的社会情况,对研究、元朝时期佛教,尤其是道教各的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元史》存在的不足也是很多的。就资料而言,在长期战乱之后,史籍散失很多,一时难以征集,很难完备,已经收集到的资料,限于翻译条件,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元朝秘史》以及元朝的蒙古文典籍、档案等等,都是很大的缺憾。所指出的问题主要是:随得随抄,前后重复,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对,考定异同,时见抵牾。如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同一专名,译名不一。史文译改,有时全反原意。沿袭案牍之文,以致《河渠志》、《祭祀志》出现了耿参政、田司徒、郝参政等官称而不记其名。又据案牍编宰相年表,仅删去其官衔而不予考订,以致有姓无名。
《元史》列传照抄碑志家传之类,取舍不当之处甚多。改写纪年的干支,竟有误推一甲子六十年的情况,使史实完全错乱。史料中没有具体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的例子甚多,如将太祖误为太宗,太宗误为太祖,宪宗误为世祖,世祖误为宪宗等。纂修人对前代和元朝蒙古族的制度也不熟悉,如宋朝各州另有军号、郡名,《地理志》述沿革,却写成某州已改为某军、某郡之类。又如蒙古各汗的斡耳朵,汗死“其帐不旷”,由后代后妃世守以享用其岁赐,《后妃表》编者竟据此名单列为某一皇帝的妻妾。如此等等。所以清人钱大昕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
不过,由于《元史》的编纂距元朝灭亡只有一两年时间,元朝的一些史料,当时还没有得到。像大将攻克,俘获元顺帝北逃时带走的史料,因是洪武三年六月,《元史》已二次修成。这些史料就来不及引用了。又因当时的编纂人不懂蒙古文,考订的功夫也不够,造成《元史》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有的应立传而无传,甚至开国勋臣的传记也有缺略;有的一个人立有两传。至于史实错误,译音不统一等,就更不胜枚举。因此,阅读《元史》,应参考《元朝秘史》、《》等书籍。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立即着手组织《元史》的编纂,而且在很短的期间成书,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图是以此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而他自己则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
【《元史》的历史评价与意义】:
《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则是不满者中持激烈否定态度的一个。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开国功臣,首称四杰,而无传。尚主世胄,不过数家,而郓国亦无传。见于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传者不及其半”“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 明朝的也说:顺帝在位三十六年的事,既无“实录”可据,又没有参考书,只凭采访写成,恐怕史事未必核实。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但是,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它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①元代的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下来。②《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去全书一半,而本纪占全书近四分之一,《文宗纪》竟多达一年一卷。有人批评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这种作法却起到保存上述失传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由于元代史馆的资料就不完备,汉族文人常有碑传可资参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无从搜寻,因此立传有详于文人,略于蒙古将相大臣的现象。如丞相见于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传的不及一半。太祖诸弟、诸子仅各有一人有传,太宗以后皇子无一人立传。可是就见于列传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后世对这些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只能通过《元史》才能了解。③纂修者违反了修史的惯例,没有删去儒家学者认为不屑一提的史实。如有人批评“作佛事则本纪必书,游皇城入之礼乐志”。又批评它“列传则先及释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遗规”。但这些保留或增加的内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会内容的史实。此外如《地理志》附录河源、西北地、安南郡县等项,《祭祀志》附国俗旧礼,《食货志》增创岁赐一卷,这都是根据元代实际情况保留下来的重要史料。
【《元史》的修改与补充】:
时命改修《元史》,他写了《元史正误》一书。后来,参加纂修《元史》的朱右又写《元史拾遗》,作《元史阐微》等,都是对《元史》的订正和补充。的学者,进一步对《元史》加以考证和改编,成果累累,像的《元史类编》、的《元史新编》、的《》、的《元书》、的《》等;还有从《》中辑出的《元朝秘史》。这些书籍对《元史》作了不少增补考证,但仍有许多遗漏。直到清末民初的撰成了《新元史》。但它们都不能取代《元史》原书。【《元史》的版本】:
《元史》的版本很多,最早的是洪武刻本,洪武三年(1370)秋七月《元史》修成,十月便已“镂版讫功”。嘉靖初年,南京国子监编刊二十一史,其中《元史》用的是洪武旧版,损坏的版面加以补刊,一般有八、九、十年补刊字样,是为南监本。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三十四年(1606),重刻二十一史,《元史》也在其中,是为北监本。清朝乾隆四年(1739)又仿北监本重刻《元史》,是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对、、三史的译名进行了谬误百出的妄改,挖改了殿本的木版,重新印刷,通称乾隆四十六年本,这个版本是《元史》最差版本之一。四年(1824),又对《元史》作了进一步的改动,重新刊刻,是为道光本。以后还有各种翻刻重印的版本,通常为治元史者所不取。
1935年,以99卷洪武本和南监本合配在一起影印出版,是为,此在通行各本中最接近于洪武本的原貌,为治元史的中外学者沿用了四十余年,但其中有描修的错误。1976年4月,出版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校对了藏原书、藏一百四十四卷残洪武本及其他版本,还吸收了前人对《元史》校勘的成果,并利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了有关史文,这是目前最好的。
补:其他考订著作一览
元史稿100卷(清钱大昕) 岛田翰曾见手稿残本28巨册,缺首卷至25见访馀录。元史本证50卷(清汪辉祖撰汪继培补) 嘉庆7年家刊本 绍兴先正遗书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14册第293-555页咸丰刻本
元史考订4卷(清曾廉) 宣统3年自刊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14册第555-587页清刻本
元史弼违(明周复俊) 二十四史订补第14册第587-627页民国刻本
元史札记1卷(近人叶瀚) 晚学庐丛稿本,未刊,今藏上海图书馆。
元史语解24卷(清官书) 乾隆46年武英殿刊本 江苏书局刊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14册第645-?页清光绪四年江苏局本
元史译文证补30卷(清洪钧) 光绪23年元和陆氏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藩属舆地丛书本
丛书集成第3912-14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9册第1-119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15册第1-137页光绪23年刻本
仰仪简仪二铭补注1卷(清梅文鼎) 勿庵历算全书本 艺海珠尘竹集 丛书集成第1325册
元史西北地理考4卷(清徐松) 岛田翰曾见手稿本,见访馀录。
元史地名考(清李文田) 科学院图书馆藏稿本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释地(清洪钧)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同声3卷6号 学术界1卷4期—2卷1期
二十五史三编第9册第120-138页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1卷(清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二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9册第139-150页
元史外夷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9册第151-158页
元史特薛禅昌思麦里速不台郭宝玉等传地理考1卷郭侃传辨1卷(清丁谦) 浙江图书馆丛书第二集本
元史地理通释4卷(近人张郁文) 1925年吴县张氏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9册第159-210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15册第151-203页苏州刊江苏印书社本
补元史艺文志4卷(清钱大昕) 嘉庆11年顾莼手写本 潜研堂全书本 江苏书局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八史经籍志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丛书集成第14册 嘉定钱大昕集第5册
元分藩诸王世表1卷(清黄大华)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元西域三藩年表1卷(清黄大华)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1卷附元初行省年表(近人吴廷燮)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元书后妃公主传1卷(清毛岳生) 休复居文集附刊本 渐学庐丛书本
岳生答李申耆书云:元史益得统纪,已写出后妃公主二传,其所由舛错删增,又成考辨四卷,诸表皆定,惟须自书,病后颇畏繁赜中止。朱氏结一庐书目有元史二百十卷,注云毛生甫删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15册第137-151页渐学庐丛书本
新旧元史表2卷异同(近人陈汉章) 浙江图书馆藏稿本
新旧元史史目表1卷(近人陈汉章) 浙江图书馆藏稿本
补辽金元艺文志1卷(清卢文弨) 群书拾补本 八史经籍志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清倪灿撰卢文弨校正 丛书集成第12册
补三史艺文志1卷(清金门诏) 金东山全集本 昭代丛书庚集本 八史经籍志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 丛书集成第13册
木刺夷补传稿 二十四史订补第15册第203-207页光绪20年刻本
【《元史》的目录】:
本纪第一 太祖 本纪第二 太宗 本纪第三 宪宗
本纪第四 世祖一 本纪第五 世祖二 本纪第六 世祖三
本纪第七 世祖四 本纪第八 世祖五 本纪第九 世祖六
本纪第十 世祖七 本纪第十一 世祖八 本纪第十二 世祖九
本纪第十三 世祖十 本纪第十四 世祖十一 本纪第十五 世祖十二
本纪第十六 世祖十三 本纪第十七 世祖十四 本纪第十八 成宗一
本纪第十九 成宗二 本纪第二十 成宗三 本纪第二十一 成宗四
本纪第二十二 武宗一 本纪第二十三 武宗二 本纪第二十四 仁宗一
本纪第二十五 仁宗二 本纪第二十六 仁宗三 本纪第二十七 英宗一
本纪第二十八 英宗二 本纪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本纪第三十 泰定帝二
本纪第三十一 明宗 本纪第三十二 文宗一 本纪第三十三 文宗二
本纪第三十四 文宗三 本纪第三十五 文宗四 本纪第三十六 文宗五
本纪第三十七 宁宗 本纪第三十八 顺帝一 本纪第三十九 顺帝二
本纪第四十 顺帝三 本纪第四十一 顺帝四 本纪第四十二 顺帝五
本纪第四十三 顺帝六 本纪第四十四 顺帝七 本纪第四十五 顺帝八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 志第一 天文一
志第二 天文二 志第三上 五行一 志第三下 五行二
志第四 历一 志第五 历二 志第六 历三
志第七 历四 志第八 历五 志第九 历六
志第十 地理一 志第十一 地理二 志第十二 地理三
志第十三 地理四 志第十四 地理五 志第十五 地理六
志第十六 河渠一 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 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
志第十八 礼乐一 志第十九 礼乐二 志第二十 礼乐三
志第二十一 礼乐四 志第二十二 礼乐五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志第二十四 祭祀二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
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 志第二十七下 祭祀六 志第二十八 舆服一
志第二十九 舆服二 志第三十 舆服三 志第三十一 选举一
志第三十二 选举二 志第三十三 选举三 志第三十四 选举四
志第三十五 百官一 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 志第三十七 百官三
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 志第四十 百官六
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 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 志第四十二 食货一
志第四十三 食货二 志第四十四 食货三 志第四十五上 食货四
志第四十五下 食货五 志第四十六 兵一 志第四十七 兵二
志第四十八 兵三 志第四十九 兵四 志第五十 刑法一
志第五十一 刑法二 志第五十二 刑法三 志第五十三 刑法四
表第一 后妃表 表第二 宗室世系表 表第三 诸王表
表第四 诸公主表 表第五上 三公表 表第五下 三公表二
表第六上 宰相年表 表第六下 宰相年表二 列传第一 后妃一
列传第二 睿宗 列传第三 后妃二 列传第四
列传第五 列传第六 列传第七
列传第八 列传第九 列传第十
列传第十一 列传第十二 列传第十三
列传第十四 列传第十五 列传第十六
列传第十七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列传第二十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九 列传第三十 列传第三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 列传第四十
列传第四十一 列传第四十二 列传第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四 列传第四十五 列传第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五十 列传第五十一 列传第五十二
列传第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列传第六十二 列传第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列传第七十
列传第七十一 列传第七十二 列传第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六 儒学一
列传第七十七 儒学二 列传第七十八 良吏一 列传第七十九 良吏二
列传第八十 忠义一 列传第八十一 忠义二 列传第八十二 忠义三
列传第八十三 忠义四 列传第八十四 孝友一 列传第八十五 孝友二
列传第八十六 隐逸 列传第八十七 列女一 列传第八十八 列女二
列传第八十九 释老 列传第九十 方技(工艺附) 列传第九十一 宦者
列传第九十二 奸臣 列传第九十三 叛臣 列传第九十四 逆臣
列传第九十五 外夷一 列传第九十六 外夷二 列传第九十七 外夷三
●纂修元史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