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制剂方法②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中央
  编号:Ⅸ-4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千百年来,中医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远在夏禹时代,祖先们由酿酒而发现了酒的作用,并制成药酒,同时发现了曲剂。至商代,汤剂已广泛应用。东汉时期对制药理论和制备法则已有认识,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宜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张仲景在汤、丸、散、膏、酒的基础上,又创制了坐剂、导剂、洗剂、滴耳剂、糖浆剂及脏器制剂等十余种剂型。而且制备方法较完备,用法用量、适应症明确。晋代葛洪创造了利用药物本身的粘合力制丸,以及铅硬膏、蜡丸、浓缩丸、锭、条、灸等剂型。金元时代发明丸剂包衣、明代则有朱砂为衣的新工艺。明代李时珍是集大成者,总结了16世纪以前药物制剂的方法,记录了40余种药物剂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丰富了中药制剂的剂型。但是,传统的制剂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除汤剂仍然是中医临床首选剂型外,丸、散、膏仍被广泛使用,有些传统剂型和技术已经失传或正在被淘汰,其中不乏传统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以实现继承和发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颜正华和中国中药协会的张伯礼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为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它包括图腾、书法、汉字、绘画、剪纸、刺绣等等。传统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多样丰富性以及民族乡,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更帮助我们..

超脱于传统的 “艺术”含义

  骆小所先生的《艺术语言学》认为,“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破格语言或变异修辞,它是和规范的、符合语法结构形式的语言相对而言的。从词与词的组合搭配来看,它是对常式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它的作用在于拉大辞面和辞里..

基于传统的 “艺术”含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概念一般有3种涵义:(1)泛指人类活动的技艺,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制品;(2)指按照美的规律..

湖南皮影造型表现题材沿袭传统又有创新

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   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

传统民间艺术的起源

  第一,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安徽的历史文化发源较早,所以当时人们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认识层面还比较低,因此人类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敬畏感,但是祖先们将自然界中人类不能解释得现象归结于神灵等。   第二,起源于..

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