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坝人
东南地区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化石有、、、等19,地质时代为中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性质。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又具有的进步性质。因而分类上可归于早期智人,代表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马坝人遗址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马坝人像
1958年大跃进时期,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农民在狮子岩附近烧制土磷肥时,在溶洞中的一条山石裂缝中发现马坝人的头骨化石,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
马坝人
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
马坝人长相
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性质。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虽然比生活在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征:眉骨前缘向前突出,头顶盖低平,前额部向后倾斜,口吻部阔平尖出。
马坝人遗址为两座石灰岩孤峰,山中溶洞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遗址风景区是一个山、水、洞、石兼收并蓄,集考古与旅游、知识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的广东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游胜地。该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主洞是“马坝人”化石出土地点。后山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居住过的招隐寺和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艺术创造力。
马坝人遗址所在地——韶关市区马坝镇狮子岩
狮子岩,位于曲江区城西南1.5公里处,距韶关市区18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2千米。由外形貌似狮子的南北 并立的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构成,似金鼎玉壶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因而得名狮子岩,岩内洞穴纵横,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狮子岩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遗址而蜚声中外。景区内还建有一座大型的马坝人博物馆和张九龄纪念馆。目前,狮子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普及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区。
动物化石
1958年在其溶洞内发现“马坝人”头骨化石和共存的剑齿虎、剑齿象、历狗、 犀牛,大熊猫等19种动物化石,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在与马坝人同期的洞穴沉积层中,还发现有大量第四纪动物化石,包括虎、大熊猫、熊、狗、獾、中国犀、貘、东方剑齿象、鬣狗、野猪、鹿、羊、猴等几十种。
1984年在洞内又出土两件砾石打制的砍砸器。马坝人遗址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马坝人博物馆
马坝人博物馆,1988年于马坝人遗址旁兴建。马坝人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古人类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帮助;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完善我国原始人类发展的序列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料;马坝人的发现,证明了广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代。
1961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