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②

  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只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俑系陪葬的偶人,由木、石、陶、铜等不同材料制成。《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郑玄释为“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古俑以楚国为代表,多木制,较简单。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形体比人略高,陶制,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还有铜俑等。汉俑种类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仆役及乐舞俑。南方以木俑为多,有的彩绘着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属等多种材质的俑,注重传神。两晋南北朝制作多样,南方承中原传统并有了瓷俑;北方出了少数民族形象的陶俑。隋唐俑型大而精美,三彩俑为盛唐时的制作高峰。现在能见到的,是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杰作,有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三彩纹胎骑马狩猎俑,和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的唐三彩骆驼戴乐舞俑。这些俑的特点,普遍是形象高大雄健,神态生动富有传神,可谓形神俱佳的作品。并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华民族富有创造性和豪迈自信的民族性格。五代以后,以俑殉葬的风气开始低落,金元墓葬中出现了陶塑、砖雕表演杂剧的俑,往往成组塑造,还有舞台背景,较为生动,是制作俑的最后一个高潮,以山西出土为多。明清墓葬中俑的出现渐少。在高官王侯墓中出土有木俑和石俑,多以成群人物或辅以仪仗、侍从的庞大场面,用来炫耀死者地位为主,但作为雕塑制品已失去了艺术感染力。
  俑(tomb figure)
  yǒng
  (1)(形声。从人,甬(yǒng)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同本义 [figurine]
  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
  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
  (2)又如:陶俑;武士俑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陶~。女~。兵马~。

为您推荐

史前大洪水②

  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这是上古神话传说和早期宗教里的记载。有人认为它是人类..

杨氏虎②

  古代的——杨氏虎(Panthera youngi)   中国有狮子吗?很多人都会回答“无”。可是在古代生态世界,中国是有狮子的。它就是鼎鼎大名而今天早已绝迹的杨氏虎(Panthera youngi)。杨氏虎的发现  1934,在考古挖掘中,人..

陶俑②

  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至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

博山炉②

蚌埠双墩一号墓②

蚌埠双墩一号墓简介  双墩1号墓位于区淮河以北,隶属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双墩村以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葬封土堆而闻名,其中之一的1号墓因多种原因无法继续进行原状保护。经国家和安徽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2006年..

乌杨石阙②

文物名称  乌杨石阙、、、乌杨阙石汉魏汉阙简介  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

羽蛇②

  一种会飞的的形象,或说是。羽蛇神是古代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丰收。蛇身长有鸟羽。羽蛇神的印第安语由两个词合成,一个是鸟名“奎扎尔”,表示上天和精神活力,另一个本义是蛇(“考赤”),表征大地和物质力量。鸟和蛇象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