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双墩一号墓②

蚌埠双墩一号墓简介

  双墩1号墓位于区淮河以北,隶属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双墩村以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葬封土堆而闻名,其中之一的1号墓因多种原因无法继续进行原状保护。经国家和安徽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2006年12月,由文物考古所启动了抢救性发掘工作。在19个月的精心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判定该墓为时代的诸侯王级墓葬。而墓葬发掘中发现的形制、结构和遗迹等遗迹现象极其复杂,出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专家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使用了前所未见的五色颗粒混合土。墓葬的封土、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花土。而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根据封土和填土所要表现遗迹的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墓葬还使用了前所未见的封土堆下白土垫层,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铺垫了一层厚0.3米左右的白土层,直径约60米。这种纯白色土,不属于白膏泥土,经检测为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这种白土同时还用于墓坑壁抹层和混合到封填土中。
  蚌埠双墩1号墓采用了我国从来未见过的圆形墓坑结构,呈现出特殊的大型有二层台的圆形土坑竖穴墓和阶梯式短墓道等结构形制。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7.5米至8米。同样让专家们前所未见的是墓底埋葬布局:墓葬为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底部,墓口下2米处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往下的墓壁微向内斜,直至墓底,显得坑深底大。墓底布局为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围绕墓主椁室东、西、北侧均分布有3个较窄的殉人木棺腐朽痕,南侧殉1人的木棺痕。器物椁室位于墓主南侧殉人的南侧,器物椁室分南北两个箱,南箱为食物,北箱为器物。还有两件几何印纹硬陶器放在器物椁室外,墓底的西南边缘。
  让考古工作者称奇的还有,蚌埠双墩1号墓墓坑中发现以前从来未见过的由填土构成的遗迹。墓坑中间由深浅不同土色构成放射线形,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他方位辐射线都很清楚,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在放射线遗迹填土层下,墓坑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建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直径1.5至3米不等。同时在这层填土中放置大量的土偶,墓坑周边的土偶呈现出组群的状态分布,而在墓坑中间填土层的土偶多为分散状态,也有比较集中的情况分布。在二层台一周内缘部,由3层土偶垒砌成墙体形状的内壁,高34厘米左右。土偶墙与墓壁之间用黄色泥沙填充,其上部平抹白泥层与上下墓壁白泥层连接成整体。
  在墓中发现的随葬品,有铜器60余件,如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等。石磬10件。陶器有彩陶器和几何印纹陶器20余件,陶器多被椁板倒塌压碎,器形似为壶、罐、盆类等。还有少量玉器和腐朽的漆器、木器,海贝以及食物箱内放置的猪、牛、羊骨骼等等。
  蚌埠双墩1号墓新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文物界的高度重视。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先后到发掘现场考察并指导发掘工作。国家文物局还出面邀请全国相关专家参与双墩1号墓新文化现象的研究工作。据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正在细致清理过程中,有关鉴定、研判工作已按部就班陆续展开。下一步,将有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专家进行研究,以期揭开种种谜团。

蚌埠双墩一号墓发掘

  从2006年12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对双墩1号墓的发掘,目前已接近尾声。据考古专家论证,春秋时期在安徽省蚌埠和一带,今天的“钟离”和“钟”姓,一说即来源于该国。钟离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蚌埠双墩一号墓位于“钟离城”遗址不远,从墓葬规模和陪葬物品等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奇特的超级大墓,极有可能就是当时钟离国的国君。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
  一个九米深的盗洞
  小蚌埠镇双墩村是以村里2座9米多高的土墩命名的。1993年,考古学家根据该土墩的封土、现状初步判断该土墩为汉墓。村民们对这个“双墩汉墓”将信将疑,他们更多地将这2个土墩叫做“雷达站”,直到一个盗洞的出现。
  2005年6月17日,蚌埠博物馆馆长钱仁发听说双墩北墩出现了一个9米深的盗洞,他马上赶赴现场侦查。钱仁发说:“很显然,该盗洞出自一个非常专业的盗墓贼之手。”
  钱馆长告诉记者,促成此次发掘的不仅仅是盗墓贼的光顾,根据蚌埠市淮上区规划,双墩位置已经纳入该镇的发展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个工业园区,双墩的北墩位置将被规划为一条主干道。“因此,抢救性发掘已经迫在眉睫。”
  经过努力,200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抢救发掘双墩中的北墩。
  从洛阳请高手助阵
  钱仁发告诉记者,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考古队立即进驻双墩工作,并将北墩确立为1号墓。为了弄清1号墓的情况,有关方面专门从洛阳请来了资深打洛阳铲的高手。
  钱仁发说道:“这些打洛阳铲的师傅经过仔细的勘测后,认为这可能是个墓,而且呈‘’字形”。当考古工作者们按照“亜”字形发掘“1号墓”时,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到古墓的边缘。“北墩到底是不是古墓”的疑问在考古人员的心中形成了。有些考古人员甚至认为,北墩并不是个墓。据介绍,北墩“是墓非墓”的质疑伴随考古发掘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在发掘初期,专家们为这个古怪的北墩绞尽了脑汁,“当考古人员发掘到墓道时,墓道短而狭窄,而且离墓底有3米,这并不符合一般古墓的形制,所以北墩还一度被认为是祭台。”
  怪异的北墩让考古工作者越发小心,他们采取了“边发掘边仔细记录,一层一层,小心谨慎”的方法,生怕漏掉了一丝信息。
  惊喜不断出现
  当封土被一层层推掉,钱仁发等人发现封土堆下是一直径为60米的圆形白土层。紧接着,一放射形状的土层显露出来:“在墓坑中间,由深浅不同的土色构成放射线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有人说这是先秦的太阳图腾崇拜现象,有人说这是天文遗迹的象征。“幸亏用了新的考古学方法,将这一土层完整记录下来,要不然这一与众不同的神秘图案可能会随着发掘的深入而消失。”钱仁发说。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更多的奇迹显露出来。2007年5月底,钱仁发等人挖掘到了北墩的第二层台,一圈土偶呈现在他们面前。“土偶整齐地垒砌着,形成一座墙,突出而壮观,那个场景,俨然就是一座城池展现在我们眼前。”但这个时候考古人员发现,发掘出的墓道口也到了尽头,但墓底却没有出现。“北墩到底是不是古墓”这一疑问又开始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随着梅雨季节开始到来,考古人员不得不将精力放在修筑防雨大棚的事情上。而一个意外事件的出现,令考古人员的思路更清晰了。
  凤阳“姊妹墓”的联想
  2007年5月底,凤阳打来一个电话,称当地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一个圆形的墓葬。当时阚绪杭教授等人正被北墩“是墓非墓”所困扰,他一听说凤阳被盗的墓呈圆形时,立刻奔赴现场。
  经过精心的发掘,阚教授发现该墓的确为圆形结构,并发现了编钟、戈等大量的随葬品和殉葬坑,部分人殉尸骨还很完整。最令人振奋的是,在一随葬品上发现“钟离”字样的“铭文”,初步判断应该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贵族墓葬。“如果与现在已经见底的双墩1号墓比较起来,其形制简直就是1号墓形状的‘微型版’。”
  至此,考古人员豁然开朗,判断北墩应该就是一个古墓,而且和凤阳古墓应该属同一种葬制。
  19个月掘出大量谜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防雨大棚终于建成。阚绪杭、钱仁发等人又将精力放到北墩古墓的发掘之上。2008年5月26日前后,考古人员终于清理完墓底。他们发现该墓坑果然和凤阳古墓一样,而且出土了7个铜鼎。
  经过19个月的精心发掘,一个前所未闻的古墓展现出来。但一系列的谜团让考古工作者来不及喘口气,又投入到了发掘工作之中。钱仁发告诉记者:“今后,蚌埠双墩1号墓可能要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解读。”
  “虽然还有众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但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钱仁发说:“对我们来说这仅仅是开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经过省考古所近1年时间的发掘,蚌埠双墩1号墓葬发现国内罕见结构的独特墓葬遗迹。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
  蚌埠市已决定此墓原址保护,同时结合附近的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将这里打造成淮河流域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区。

墓葬发掘将揭开地域文化之谜

  安徽省文物考古所所长杨立新称,蚌埠的文化资源在城市当中是一流的,比如禹会遗址、花鼓灯等等。双墩1号墓葬发掘发现了我国墓葬考古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如白土垫层、圆形墓坑、放射线、土丘、土偶、土偶内壁以及墓葬布局等,是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文化遗存,也是安徽淮河流域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种迹象将至少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特别是对新发现的认识和其在学术上的价值意义等问题。
  双墩1号墓的发掘意义重大,其不仅为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将揭开之谜。

双墩1号墓深藏六大谜团

  据有关专家介绍,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发现了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不管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迹上都是我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正如专家们所说:该墓葬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重要遗迹,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其谜团重重,对墓葬考古发掘提出了新课题。
  墓葬之谜一:五色花土来自何方?
  该墓葬的封土、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花土。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根据封土和填土所要表现遗迹的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
  墓葬之谜二:白土垫层具体作用?
  该墓葬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即封土堆下,墓口外,铺垫一层厚0.3米左右的白土层,直径约60米左右,气势非常壮观。这种纯白色土,不属于白膏泥土,经检测含钙,为沉积淤土渗出来的白色泥浆沉积土。这种白土不仅用于封土下的垫土层,还用于墓坑壁抹层和混合到封填土中。
  墓葬之谜三:圆形墓坑如何建造?
  特殊的大型有二层台的圆形土坑竖穴墓,阶梯式短墓道等结构形制,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7.5至8米。该墓葬4米以上为灰红色黏土层,4米以下为水位线,至11米深均为流沙层。该墓葬从上到下所处地质土层结构差,极易干裂塌方和渗水塌方,发掘采取了防雨、护壁和降水的办法。当年挖这么大而深的墓坑,非一日之工,要防塌方谈何容易。根据现场发掘情况判断,一是当年地下水位低于墓葬的深度,二是白色土垫层和墓壁抹层起到保护作用。
  墓葬之谜四:放射线为天文遗迹?
  墓坑中间由深浅不同土色构成放射线形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呈扇面形状。这种放射线共有20条,除东南角4条线似被扰乱外,其它方位辐射线都很清楚,并有一定的角度规律。墓壁一周有2米宽的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的放射线。该遗迹现象的填土层厚度约0.7米。有专家认为是一种象征性的天文遗迹现象。
  墓葬之谜五:土偶与女娲造人有关?
  考古人员在墓坑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发现建有18个大小不同馒头形状的土丘,直径1.5至3米不等。同时在这层填土中放置大量的土偶,墓坑周边的土偶呈现出组群的状态分布,而在墓坑中间填土层的土偶多为分散状态,也有比较集中的情况分布。这种墓坑周边分布的土丘和填土层中的土偶分布,有专家认为与汉代的铜镜类似,可能象征天上的星座或群星。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至25厘米,直径10至15厘米。单从土偶这种形状来看,有专家认为则可能与淮河流域传说的女娲抟土造人有关。
  墓葬之谜六:墓主生前地位显赫?
  该墓葬为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底部,墓口下2米处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往下的墓壁微向内斜,直至墓底,显得坑深底大。墓底布局为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围绕墓主椁室共有10个殉葬人,在东、西、北侧均分布有三个较窄的殉人木棺腐朽痕,南侧殉一人的木棺痕。器物椁室位于墓主南侧殉人的南侧,器物椁室分南北两个箱,南箱为食物,北箱为器物。还有两件几何印纹硬陶器放在器物椁室外,墓底的西南边缘。

为您推荐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②

  安徽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遗址,代表了江淮之间地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特殊的文化面貌,特别是具有祭祀性质的大型堆筑台迹和烧坑、器物坑的出现,在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