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庄王墓②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参加,共同对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该墓是一座王与妃的合葬墓,有其独特的葬俗,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随葬品有金、银、玉、(珠)宝石、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共计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一墓随葬如此大量的金银珠宝,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未见,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是继定陵之后的又一明代重要考古发现。
  梁庄王墓原筑有内外茔园、园内地面建筑和地宫,历经沧桑,现存只有地宫、内外茔园的北半部基址,园内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惟遍地散布的残砖败瓦表明它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内外茔园长方形,南北向。现存外园东西宽250米,内园东西宽55米。内、外茔垣基址的解剖证明,外垣宽1.3米,是石皮土心墙(即以大小不等的自然石块垒成内外两堵墙,再用土充填其间),并培土作护坡;内垣宽1米,是砖皮石心墙(以砖砌内外两堵墙,其间充填小石块),也培土作护坡。墓葬(地宫)构筑在内茔园里的一座小山坡上,南北向,平面呈“中”字形,属崖洞砖室墓,设有封土堆,墓室南端有一条斜坡墓道。墓道竖穴式,其底南高北低斜坡状,平长10.6、口最宽4.3米,北端底距地表深7米。修筑墓室是从墓道北端的垂直壁面向北凿岩掘进,形成隧洞,再在洞内用砖砌成墓室,粘合料是石灰。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横前室,双穹窿顶,前、后室各设一道双扇门和一条甬道。墓室内空全长15.4、最宽7.88、高5.3米。墓道填土分五层:第一层是从墓外精选运来的土,未夯;第二和四层为石灰层,第三和五层则系原坑红褚岩,均经夯实。凿洞为室所掏出的土石,最后回填成封土堆,高约9、底径约50米。门洞为六层砖券,封门墙厚达1米。券洞顶之上,砌一堵挡土墙,直达第二层石灰层底。此墙头外加砌一堵高1.17米的碑墙,碑墙脚压在第四层石灰层面上。此碑墙嵌石质墓志两合,东西并列:东边的墓志较大,是《梁庄王墓》墓志;西边的墓志较小,是《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墓室墙体厚近1米,以六层砖砌成,地砖则只平铺一层。前室门为石质,但只有东扇门,西扇门已佚,门后的前室地砖面有一个长方形凹坑,是用来支垫“自来石”的。后室门为漆木质,已朽。后室设有壁龛、棺床和灯台:室中砌两座长方形棺床,中央用石条砌成的一座是为王的棺床;其西侧以砖接砌的略小的一座则系妃的棺床。甬道两侧各有一个砖砌灯台,东、西、北壁各辟一个壁龛。后室的穹窿顶有一处被盗墓分子炸陷而未垮塌的盗洞,说明盗墓分子未曾进入墓内。
  墓室内满铺一层厚2—7厘米的石灰层,葬具和随葬品都是置于石灰层面上的。因积水,其上还沉积有3—10厘米厚的淤泥层。由于墓葬底低于地下水位,墓室内积水深达3米,发掘时需要不停地排水。随葬品中的硬质器物,如金、银、玉、珠宝等均保存完好。而软质器物,如丝麻织物和人骨架全都腐朽;漆木棺椁、门屏、箱盒等也都或垮或朽,原置其内的器物因而散落,位置凌乱。由于墓内积水,致使一件原置后室灯台上的大陶缸(灯)竟漂至前室石门外的甬道中。随葬器物的位置虽然凌乱,但不少器物不易漂移,如铅锡冥器、铜、铁器主要出自前室,金、银、玉、珠宝器(原置棺椁和箱盒内)则主要出自后室。清理时,用托板将散乱的小件器物铲托取出。
  据墓内出土的《梁庄王墓》墓志记载,梁庄王名朱瞻,明仁宗第九子,生于永乐九年(1411)六月十七日,十四岁(1424年)被册封为梁王,十九岁(1429年)就藩湖广安陆州,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十二日“以疾薨”,享年三十岁,于同年八月二十六日“葬封内瑜坪山之原”。《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载,王妃魏氏于宣德八年(1433)被册封为梁王妃,时年21岁。正统六年梁庄王薨,她“欲随王逝,承奉司奏,蒙圣恩怜悯,遂降敕旨存留,抚养王二幼女,仍主王宫之事,”景泰二年(1451)三月十七日“以疾薨,得年三十有八,无子。以薨之年九月初七日葬封内瑜灵山之原,同王之圹。”由此可见,王与妃的薨期差距十年;王志的“瑜坪山”与妃志的“瑜灵山”是指同一位置。
  据初步统计,墓内的随葬器物共计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和珠饰宝石有4800余件,它们保存完好,灿灿生辉,可谓金玉满堂,珠光宝气。这批金银玉器既有单件成器的,也有由多饰件组成一器的,型式多样。
  梁庄王墓的发掘,使大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只完成了室内整理的第一阶段工作,即将开始全面的整理工作。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领队梁柱

为您推荐

鄂温克族②

【概述】  主要分布在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有人口26315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1957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

柳江人②

  我国。1958年在柳江县通天岩中发现,故名。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一完整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头骨属中头型,面部和鼻部短而宽’眶部低宽,门齿舌面呈铲形,但其眉嵴很显著,额骨和顶骨较现代人扁平;具有原始种的特..

宇宙考古②

宇宙考古简介  考古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门的新领域,是与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宇宙考古学的基本命题称“人类及其文明实际上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是由于远古的某一时期来自生物的若干接触、干涉乃至援助的结果而出现。”..

慈禧陵②

蜥脚类恐龙②

  如果时光倒流1.5亿年,那时陆地上的统治者就是巨大恐龙群,其中的主角则是有100多个种类的蜥脚类恐龙(属于蜥臀目)。蜥脚类恐龙中身长最大的超过30米,有很长的颈和尾,粗壮的四肢支撑着如大酒桶般的身躯。   当时,虽然..

侯马盟书②

  名称:侯马盟书   类别:先秦墨迹   作者:待考   创作时间:春秋晚期   尺寸:最大的长32厘米,宽近4厘米,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   现藏地:山西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 晋..

克罗马农人②

  克罗马农人 Cro-Magnon man   远在距今3万年前,欧洲大陆上就出现了一种寿命不长(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智慧较高的早起人类,叫做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   克罗马农人化石最早发现于法国的克罗马农山洞。据认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