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干尸②

  1972年,在中国湖南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它震惊了世界,为什么呢?原来,尽管历经2000年,但这具女尸外形完整,面色鲜活,发色如真。解剖后,其内脏器官完整无损,血管结构清楚,骨质组织完好,甚至腹内一些食物仍存。为什么这具古尸历经千年不腐呢?
  一般来说,古墓中的尸体留至今天,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腐烂。因为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大量的有机物质会很快腐烂,棺木也会腐朽,最后尸体也难免烂掉。二是形成干尸。这需要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特别干燥或没有空气的地方,细菌微生物难以生存,这样,尸体会迅速脱水,成为“干尸”。
  1972年马王堆女尸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肌肉有弹性。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古代湿尸。这是出土时的资料照片。
  复原的辛追夫人18岁时面相
  50岁时正面像
  马王堆的女尸为何成为“湿尸”而不腐烂呢?其原因是:
  第一,尸体的防腐处理完善。经化学鉴定,它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乙酸等物。这证明女尸是经过了汞处理和其他浸泡处理的,硫化汞对于尸体防腐的作用很大。
  第二,墓室深。整个墓室建筑在地底16米以下的地方。上面还有高20多米,底径50米~60米的大封土堆。既不透气也不透水,更不透光。这就基本隔绝了地表物理和化学的影响。
  第三,封闭严。墓室的周壁均用可塑性大、粘性强、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筑成。泥层厚约1米左右。厚为半米的木炭层衬在白膏泥的内面,共5000多公斤。墓室筑成后,墓坑再用五花土夯实。这样,地面的大气就与整个墓室完全隔绝了,并能保持18℃左右的相对恒湿,光的照射被隔绝,地下水也不能流入墓室。
  第四,隔绝了空气。由于密封好,墓室中已接近了真空,具备了缺氧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厌氧菌开始繁殖。存放在椁室中的丝麻织物、乐器、漆器、木俑、竹简等有机物和陪葬的大量的食物、植物种子、中草药材等,产生了可燃的沼气。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沼气能杀菌。细菌在高压下也无法生存。
  第五,棺椁中存有具有防腐和保存尸体作用的棺液。据查,椁外的液体约深40厘米,棺内的液体约深20厘米。但它们都不是人造的防腐液,而是由白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和水蒸汽凝聚而成的。而内棺中的液体是女尸身体内的液体化成的“尸解水”。这种自然形成的棺液防止了尸体腐败,并使得尸体的软组织保持了弹性,肤色如初,栩栩如生。
  在重见天日之时,千年的亡魂随同所有出土的文物,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不断惊叹于造化的神奇。

为您推荐

清傅山书法对联②

  此为清代傅山的“书法对联”。纸本,立轴。纵124厘米,横30厘米。   傅山的书法“春草如有意,高云共此心”,在常人眼里多以行草见长,而此联却以篆书书写,奇姿百出,恰好映射出他的理论和思想,字   里行间守愚藏拙,含而..

古代文明②

  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关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起源问题研究里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在整个的人类里面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这个不只是今天,我们说我们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南海二号②

“南海Ⅱ号”现身轰动考古界  一艘满载瓷器的明代沉船在南澳岛“三点金”海域揭开大海百年的封尘。“船体保存较完整,主要是明代瓷器,更为可贵的是目前出水的百余件瓷器可能是粤东或漳州一带窑口出产!”文化厅副厅长景..

穴居人②

风后八阵兵法图②

  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   它由与其大将风后研创。据传4500年前,蚩尤兴师作乱,侵犯中原,黄帝因将寡术乏,九战九败于蚩尤,便率兵退守至云宕宫(今河南密县刘寨乡云岩宫)练兵讲武,建立宫殿(即轩辕黄帝宫)。..

乾陵地宫②

  在,对人们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了。那么地宫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至今还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谜。这里我们只根据有关资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断,以引发读者丰富的遐想。一是从有关史料..

泰坦族②

泰坦族简介  为战争而存在,无惧死亡的强力。   泰坦族(Titan)的外貌和人类差不多,只是比较巨大壮硕。正因身材高大,所以视野广阔,并有过人力量与体力,战斗时的耐性极高,不容易战死。一般人很难从外表去分辨出泰坦,但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