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地宫②

  在,对人们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了。那么地宫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至今还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谜。这里我们只根据有关资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断,以引发读者丰富的遐想。一是从有关史料得知,乾陵是仿唐修建成的。由此推想,乾陵的地下宫殿也应和唐代皇城里的宫殿有许多相近之处,我们根据古籍中对唐宫的有关描写,也不难猜度出乾陵地宫的大致模样。二是《》中有一段温韬盗昭陵的记载,云:地宫内“宫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朝书画,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昭陵是高宗之父太宗李世民之墓,父子修陵时隔很短,应该说不会有多大变化的。三是乾陵现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尤其是,再现了唐代墓葬的基本形制,也给研究探讨乾陵地宫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以上述几方面的情况作根据,可以对乾陵地宫作如下探索性的描绘:穿过近百米长、约4米宽、数10米深、呈斜坡形的墓道后,便是地宫的第一道汉白玉石门。这道石门比唐宫大门略小,但也起码在5米高、4米宽左右。门上各处精雕细刻着象征吉祥和权力的花草人物图案,门虽重达百吨,仍可开闭,门道布有陷阱,门后两旁装有暗器,用以防备盗陵者。整个墓道里洒满了货币,以表示富有和吉祥。墓道两旁绘制有色彩绚丽的大幅壁画,象征着陪宫的石窟对称地排列在甬道两侧,里面置有大量的陪葬品。
  从《帝京篇》“河山千里国,城舰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的描述估计,对称排列的石窟不少于九对。
  走完甬道便是地宫的主体部分---前墓室、后墓室、左墓室、右墓室。后墓室在四座墓室中,最为宏伟壮观,顶为圆形,绘有日月星辰,底呈正方形,四周绘有反映宫廷奢华生活的壁画,放置唐高宗和武则天尸体的两具玉棺居中并列。玉棺虽形状相似,但图案迥异,王棺旁置有石函和铁匣之类的陪葬品,里面盛放着玉玺古籍、琴棋书画、生活器皿、日常服饰之类牙。各种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前墓室比后墓室稍小,也是方形弯顶石室,主要用来撂放祭祀用的礼器。位于前墓室两侧的左右墓室,比前后墓室均小。这四座墓室既自成一家,又各有门户,相互之间有甬道连接。象征着生前皇宫中的前殿、后殿和东宫、西宫。
  如上的描绘,虽有一定的参考依据,但距乾陵地宫之真貌必然会有较大距离。当然,要窥矢。“庐山真面目”,还需“待到幽宫重启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那一天是不会很遥远的。
  乾陵地宫是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宫廷生活的一部形象缩影,也是一座完整的艺术宝库。那么,地宫里究竟都有哪些奇珍异宝呢?
  首先是盛放武则天和高宗尸体的棺椁。它既是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工艺品,又是价值连城,有很高科学研究价值的超级“防腐棺”。它很可能是用在唐代就享有盛名的和田美玉雕凿而成,或者是用采自深山中的千年楠木装镶而成。无论选用什么质料,它在结构上肯定有许多有利于尸体长久存放的特殊高招,外部不仅刻绘着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线刻画,还会不惜耗费巨资,用金丝银线、美玉宝珠装潢得金碧辉煌,光彩耀人。棺椁内武则天及高宗的衣冠鞋裙,以及口里含的宝珠、龙袍皇冠上的佩饰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奇珍异宝。这些东西在选用时既要有利于尸体的长久存放,又要价值昂贵,以体现皇权的至尊至贵。
  第二部分内容是摆在棺椁两旁的日常生活用品、陪葬品等。包括武则天和高宗用过的玉玺、文房四宝以及衣物书籍等。单就武则天主持编写的多卷书籍来说,它无疑是我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艺术等情况的完整可靠的宝贵资料。估计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所著的《武则天实录》一书也会在地宫内陪葬,这本书,必然会有助于揭开蒙在武则天这位神秘女性头上的面纱,使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墓室及各便房内的金、银、玉、陶、瓷质祭器和古币等也是陪葬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数量上尤其是质量上都将是惊人的。
  第三部分内容是地宫内门楣上,棺椁上面的线刻画,四周墙上的镶嵌画和壁画,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超都会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这么说:地宫内任何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那么通往地宫的墓道口又在哪儿?这是上千年来世人及考古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史书从无只言片语的记载,陵地亦无任何明显或特有的标志。
  建国后,1957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队通过对乾陵的勘察、钻探,终于找到了墓道口,揭开了这个鲜为人知的重要秘密。
  墓道口,位于梁山主峰的山腰部。根据当时的试掘,隧道呈斜坡形,全凿在自然石之上,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宽处达4米,窄处仅为2.8米。在棺椁放进之后,便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条粘砌闭塞, 由南到北共39层,410块,这些石条大小薄厚不一,最长者1.08米,最宽者60厘米,最厚者45厘米,最薄的只有10至5厘米。大多数石条上刻有字,仅平面的110块石头上就刻有363个字,字笔画内涂有红色,主要是记石块方位的宇,比如“合一、合三、元二、左二、开一”等。石条上面有凹槽,嵌有细腰铁栓板,并用锡铁浆灌入石条与细腰铁栓板之间的缝隙内。北部有的石条上还凿眼穿有铁棍。经考证,细腰铁栓板的作用是使迭砌的石条左右不能移动,穿铁棍的作用是使石条上下成为一体。隧道石条上面,全用石块、石灰、黄褐色和赭色的夯土打成,质地坚硬。
  据试掘现场勘察分析,隧道在放置则天皇帝灵柩时曾被打开,因此石条编号位次已错乱。为确保陵墓的安全,在勘察试掘之后,隧道原用夯土垫埋。当你站在陵碑前向北远眺,梁山主峰的半山腰处,有一“X”;型的交叉小道,这就是乾陵的墓道口所在。

为您推荐

穴居人②

  远古人类掘穴而居,是为了躲避自然的严酷和猛兽的侵袭。   考古资料显示,目前在美洲、欧洲、亚洲等都发现过规模浩大的地下洞穴迷宫的遗迹,比较著名的有:美国中部马莫斯大洞穴系统、位于阿尔卑斯山的让波尔纳大洞穴..

泰坦族②

泰坦族简介  为战争而存在,无惧死亡的强力。   泰坦族(Titan)的外貌和人类差不多,只是比较巨大壮硕。正因身材高大,所以视野广阔,并有过人力量与体力,战斗时的耐性极高,不容易战死。一般人很难从外表去分辨出泰坦,但事实上..

庞培城②

  庞培又译做庞贝,意大利语Pompeiuml;,是一座古罗马的城市,位于那波利湾的岸边(北纬40°45,东经14°29),以纪念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庞培。庞培于79年8月24日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覆盖。   ——城市历史   庞培..

古格王朝遗址②

于右任游山西村②

  此为近代的《游山西村》(陆游诗),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作。   此图行书中偶夹草楷之体,使整幅作品沉稳而又富于变化,这是于右任从早期到晚年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作品中“笑、酒、留、重、无、明、风、夜”诸字皆以..

开通元宝②

  有很多人将开通元宝读作开元通宝,就像有人将狙击手,狙字读成(zhu)一样。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实误也。   常人误读名称: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名称有误,应为开通元宝,这是由于唐代有通宝,而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又是开元,所以容..

温泉铭②

  中国历代皇帝中,字写的好的不乏其人,但称的上真正书法家的却为数不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赵佶、赵构等几位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597—649)留下了二件书法名作,均为刻石,一是《晋祠铭》,另一件就是《温泉铭》。《温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