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姓②

  一、姓氏源流
  荆(Jīng 荆)姓源出有三:
  1、出自芈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省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
  2、出自芈姓之后,为楚姓所改,以国名为氏。芈姓之后原有楚姓,一支居于秦国,因避秦庄襄王嬴楚之讳,以原国名荆为姓,改为荆姓。
  3、出自庆姓也有改姓荆者,而称荆氏的。如战国时荆轲即是。
  得姓始祖:熊绎。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上记载,楚国的旧国号是荆,荆姓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又说周代楚国的别称为荆,国民以国为氏。西周初年,楚国的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荆国的子孙以国为姓,称为荆氏。荆陵是楚国的别号,春秋时代的楚国在尚未崛起诸侯以前,号称荆。荆楚二字往往被连在一起使用,就是指春秋时期的楚国。故荆氏后人奉熊绎为荆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荆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荆氏源出于芈姓。西周时期,楚国一直称为荆国,直到春秋时期才改称楚国从前荆国有庶出子孙以国名为姓,就是荆氏。西周初年,苗人领袖鬻熊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建国,号为荆国,直到春秋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之前的荆国国君的后人中就有以国号为姓氏,称为荆氏的。还有庆氏改为荆氏的,此人就是庆卿,他的后人跟着他均为荆氏。古代的九州之一的荆州,指的是现在湖北、湖南两省,以及广东、广西和贵州一部分地区。荆姓是古代的楚国公族,与古代荆州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望族居于广陵郡,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江都县东部。
  三、历史名人
  荆 轲:战国时齐国人。好读书,善于击剑,为人行侠仗义,受燕太子丹之使,献地图刺杀秦王嬴政,于是带着秦国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便伺机下手。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荆柯举匕首刺秦王不中,被秦王侍卫杀死。
  荆 浩:五代后梁画家,沁水(今属山西省)人。他擅画山水,常常携带笔墨摹写山中古松,画云中山顶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气势。著有《笔法记》,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荆 嗣:宋代名将,累立战功。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广陵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东汉时改为广陵郡。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一带。
  2、堂号
  邠庆堂:宋朝荆嗣,累立战功。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经150余战,未尝败北。
  此外,荆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受祉堂”、“临保堂”、“笃庆堂”、“保庆堂”、“留余堂”、“垂裕堂”、“留青堂”、“裕后堂”、“永恩堂”、“启佑堂”、“宝善祠”、“广宗堂”、“培源堂”、“昌后堂”等;分堂“谷贻堂”、“留青堂”等。
  ============================================================
  【荆姓宗祠通用对联】
  〖荆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荆国;
  秀毓广陵。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荆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和歌易水;
  画壁汴京。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末年刺客荆轲,原为齐国人,迁居卫国,与善击筑(乐器名)的燕国人高渐离友好。后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派往秦国刺杀秦王政。丹在易水岸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带着秦国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燕国督亢地区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下联典指五代时后梁画家荆浩,字浩然,沁水人,隐居在太行山的洪谷,号洪谷子。擅长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吴道子用笔和项容用墨之长。山水画中全景构国及皴法和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正是由他所开创,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过重要影响。又工佛像,曾在汴京双林院画过壁画。著有《笔法记》等。
  雄才拔俗;
  壮气贯虹。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上党郡守荆伯柳,有才名。下联典指战国末年刺客荆轲。
  髫年摄相;
  累战立功。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朝·荆公十五岁摄相事。下联典指宋·荆嗣,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后擢都指挥使,身经一百五十余战,每战皆胜。
  荆枝叶茂;
  汉水流长。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荆氏宗祠“邠庆堂”堂联。
  江南望族;
  汉后世家。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荆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髫年摄相事;
  善政得民心。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朝·荆公十五岁摄相事。下联典指荆思温(失考)。
  -----------------------------------------------------------------
  〖荆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屡战屡捷指挥使;
  愈老愈廉交趾官。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都指挥使荆嗣,经五十余战皆捷。下联典指明代交趾按察佥事荆政芳,字山甫,溆浦人。永乐进士。廉慎自持。致仕归,笥中惟俸金三两,饍粥不给,绝无怨悔。
  -----------------------------------------------------------------
  〖荆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荆柳才优,出为上党郡守;
  次非义重,入刺秦国暴君。
  ——佚名撰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上党郡守荆伯柳,有才名。下联典指战国时齐国名人荆轲,好读书,善于击剑,为人任侠仗义,受燕太子丹之使用权,献地图刺杀秦王,图穷匕见,事败被杀。
  ============================================================
  【荆姓典故、趣事】
  〖击筑〗
  “击筑”源于《战国策·燕策》。击筑与荆轲有关。
  战国末年,韩、赵两国先后被秦国所灭,燕国的太子丹也被囚在秦国作为人质。他从秦国逃了回来,发誓要报仇。后来,秦国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就要灭亡了。为了挽救危亡的局势,燕太子丹决定让荆轲刺杀秦王。
  可是荆轲来到燕国后并无动身之意,眼看秦兵就要进入燕国,太子丹十分焦急,催促荆轲早日出发,荆轲要求拿将军樊于期的头颅和燕国的地图做诱饵,太子丹不忍心杀死樊于期。荆轲亲自去见樊于期,樊于期听后便拔剑自刎。于是,荆轲带着樊于期的头,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带侠士秦舞阳一同前去完成使命。
  荆轲动身的这天,太子丹和他的门客们都身着白衣,前来为荆轲他们送行,一直送到燕国南部的易水北岸,然后摆酒高宴,互相诀别,在场的人知道这一分别将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悲伤。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亲自击筑,荆轲和着拍子唱起《易水歌》。在悲壮的歌声中,荆轲扬鞭西去。可是,刺杀未遂,荆轲最后被秦王所杀。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慷慨悲歌之举。北朝庚信的《思归铭》里就有这个典故;“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

为您推荐

尉迟姓②

  一、姓氏源流   尉迟(Yù chí 尉迟)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

宇文姓②

  百家姓之宇文氏   [宇文氏属地]   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县。   [宇文氏来历]   据《周书》记载:(宇文氏)其先为鲜卑君长,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

况姓②

  一、源流   况(Kuàng 况)姓源出有三:   1、出自,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为氏。在周朝初年,舜的后人被封于况地(今山东省境内),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名“况”作为姓氏,称为况氏。后来改为况,称况氏。   2、出自三国时期有..

何氏家训②

汲姓②

  一、源流   汲(Jí)姓源出有二:   1、 出自,为黄帝之后,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地名为姓。春秋时,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其后代有卫宣公,太子居于汲(今河南省卫辉市),称太子汲,其后代支庶子孙遂姓汲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

雍姓②

  一、姓氏源流   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

鲜姓②

鲜氏家谱联谊网 http://xs.xianbin.com  起源  鲜姓多端、愿共同、振兴中华。   1、箕子鲜姓:出自子姓,为殷商子孙后裔,以地名为氏。西周初,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受封于鲜,其后人以鲜为氏。据《风俗通义》、《古今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