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
闻人(Wén rén 闻人)姓
源流纯正,源出有一:起源于春秋时期少正氏。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五霸争雄,大国兼并小国,奴隶起义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和剥削等激烈的阶级斗争,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揭开了我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序幕。春秋末期,鲁国的孔子和少正卯两个人都在开班讲学: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说,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奴隶主阶级“礼治”的奴隶社会;以少正卯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主张变法革新,建立新兴地主阶级法治的封建社会。后来听少正卯讲学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学生也来了大部分,孔门出现了“三盈三虚”,气得孔子大骂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少正卯在讲学中很快成为了文人学士公认的“闻人”(意思是出名的人)。后来,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司寇,代行宰相职务,给少正卯加上“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杀了,并把他的尸体示众三天。但他变法革新的进步思想已经传播开了,奴隶制必定灭亡,封建制必定兴起。新兴地主阶级杰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少正卯的后代子孙就以“闻人”命姓,称闻人氏。
得姓始祖:少正卯。
据《风俗通》上考证,少正卯 ,鲁之闻人,是闻人氏的祖宗。闻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其老家鲁国,即今山东省。传说古代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学都叫少正卯,他讲学进,孔子的学生中都有不少人去听讲,他的名声闻名远近,于是文人学士们就给了他一个雅号,叫闻人。闻人的后代将此引以为荣,就以闻人为姓,世代相传,因为只有这个姓,才能令人联想起少正卯当年指点江山,议论古今,意气风发,从学者如流的那种荣耀。而且少正卯与孔子后来矛盾极大,以闻人为姓,大约也是少正卯后代以少正卯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为荣,望族居河内郡(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一带),故闻人氏后人奉少正卯为闻人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
传说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少正卯聚徒讲学,几次将孔子的学生都吸引过去,被众人称为“闻人”,意为赞许其知识渊博、才华出众、闻名于世,后因与孔子政见不一,被当上鲁国司寇的孔子以“危言乱政”的罪名处死,其子孙为继承祖先的达名即以“闻人”为姓。也有一说鲁国大夫左丘明是古之闻人,其后人有以闻人为姓的。
闻人姓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宁波、余姚最多,约有上千人。
三、历史名人
闻人宏:字君度,浙江省嘉兴人,二十岁人太学读书,大观年间进士,历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县、常州通判。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谊。著有《中兴要览》、《周官通解》、《经史旁阐》等。 闻人诠: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学生。闻人诠和王阳明有亲族关系,是同辈,岁数小于王阳明,然在学业上是师生。闻人诠举为进士后,嘉靖年间做了御史官,巡视边疆,在山海关那一带修了近千里的长城。校补有《五经》、《三礼》、《旧唐书》行世。 闻人通汉:字子方,浙江省嘉兴人,汉代学者,官太子舍人、中山中尉,习礼于孟卿,孟卿受礼于后苍。见汉书儒林孟卿传,类稿作“闻人通”,脱“汉”字。 闻人梦吉:元朝人,浙江省金华人,潜心研学的著名学者。其父誢曾在王柏门下学习。梦吉受学家庭,手抄《其七经传疏》,闭户10年,洞究奥旨。泰定时在乡里中贡生,被荐为校官,累迁泉州教授。至正中授福建等处儒学提举,辞不赴。
闻人袭:东汉臣。字定卿,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建宁元年(168)十一月以太仆代刘矩为太尉,翌年五月罢。三年(170)四月以太中大夫代郭禧复为太尉,次年三月以日食免。
闻人敻:南朝宋、齐时将领。祖籍吴兴(今属浙江)。年十七,结客报父仇,为高帝所赏,位至长水校尉。
闻人滋:南宋藏书家。字茂德。官德兴丞,至进贤令。与陆游曾同在勅局为书籍、文书删定官。精于小学,人称“老儒”。喜留宾客,然而饭菜不过蔬、豆而已。家多蓄书,贮于“南湖草堂”中,并乐于借人。施晋锡曾为作有《南湖草堂记》。
闻人耆年:南宋针灸学家。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行医四五十年,认为“惠而不费者,莫如针灸之术”,又谓“针不易传,凡仓卒救人者,惟艾灼为第一”,因将所集之方,于1226年撰成《备急灸法》。书中载有常见二十二种急证灸法。
闻人铨:明史学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字邦正。嘉靖进士。授宝应知县,迁御史,巡视山海关,后为南京提学御史。曾从学外兄王守仁。校刻“五经”、“三礼”、《旧唐书》行世。与订《阳明文录》。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有《南畿志》六十四卷,采总志、分志之法,开各省通志之先河。另有《东关图》、《芷兰集》等。
闻人徽音:清才女。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太守闻人氏孙女。生性颖异,能琴善弈,博通书史,工于吟咏。著有《樊谢诗选》、《醉鹤楼诗》并行于世。
闻人梦吉:元朝人。其父誢曾在王柏门下学习。梦吉受学家庭,手抄《其七经传疏》,闭户10年,洞究奥旨。泰定时在乡里中贡生,被荐为校官,累迁泉州教授。至正中授福建等处儒学提举,辞不赴。
闻人通汉:字子方,浙江省嘉兴人,汉代学者,官太子舍人、中山中尉,习礼于孟卿,孟卿受礼于后苍。见汉书儒林孟卿传,类稿作“闻人通”,脱“汉”字。
其他闻人姓名人有晋大臣闻人奭;宋官吏闻人宏、闻人松,学者闻人祥正、闻人符;明画家闻人益、闻人绍宗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闻人复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东北30里)。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洛阳一带地区。
2、堂号 中山堂:汉代时有中山中尉闻人通汉。后仓曾说《礼记》数万言,写成著作《后氏曲台记》,后教授给闻人通汉。通汉以太子舍人身份,在石渠阁(阁名,汉入关时所得秦国图籍皆藏于此,汉代是名儒讲经的地方)讲学。
====================================================================
【闻人姓宗祠通用对联】
〖闻人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河南世泽;校经家声。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闻人诠校补《五经》、《三礼》、《旧唐书》行世。 闻鸡起舞;人杰地灵。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闻人复姓“闻人”二字的嵌字联。 集句行世;治礼传家。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史人闻人祥正,著有《集句宫词》等。下联典指汉代名人闻人通汉事典。 名闻北宋; 誉起东宫。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嘉兴人闻人宏,字君度,二十岁人太学读书,大观年间进士,历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县、常州通判。著有《中兴要览》、《周官通解》、《经史旁阐》等。下联典指西汉沛人闻人通汉,字子方,曾跟从后仓学《礼》。后以太子舍人在宫中石渠阁讲论,官至中山中尉。
-----------------------------------------------------------------
〖闻人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慈孝兼至传名远;德才两全播惠长。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闻人誾,闻人诠之弟,诠尝病危,誾祈死求代,未几誾死。母王氏悲恸欲绝。王守仁曰:“闻人氏慈孝兼至矣!”下联典指宋代常州通判闻人宏,字君度,嘉兴人。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谊。
-----------------------------------------------------------------
〖闻人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解周官书,文传南宋;洽后氏礼,誉起东官。 ——佚名撰闻人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闻人宏,著有《周官通解》。下联典指汉·闻人通汉东官太子舍人,习礼于孟卿,孟卿受礼于后苍。
中国姓氏繁多,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比较少见的复姓。但和司马、欧阳这些常见的复姓相比,“闻人”这个复姓就更加冷僻了。不过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在全宁波市,复姓闻人的市民多达千余人,其中绝大部分都住在余姚。余姚退休法官闻人昆波,近几年一直在研究、考证“闻人”这个复姓。
宁波“闻人”约有千人
今年73岁的闻人昆波祖籍在余姚凤山街道永丰村,而该村也是宁波闻人一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
闻人昆波告诉记者,闻人这个复姓并不稀奇,《百家姓》里就有记载:“夏侯诸葛,闻人东方”,是书中记载的38个复姓之一。闻人昆波拿出一大堆书,向记者介绍起这个复姓的由来: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山东。当时正处百家争鸣时期,在鲁国,孔子和法家代表少正卯都在开班讲学,少正卯口才一流,和孔子相比丝毫不处下风,听他讲学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成了当时文人学士公认的“闻人”,意思就是出名的人。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闻人”当成了姓氏,到目前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
那么闻人一族是何时迁来余姚的呢?闻人昆波查过《余姚闻人氏族宗谱》后得知:宋高宗年间,闻人一族迁移到杭州,后一支来到嘉兴定居,另一支来到余姚。1380年左右,一部分闻人族人开始定居在现凤山街道永风村一带,至今已经延续600多年。
2002年编纂的《永丰村志》记载,当时村里有复姓闻人者513人,人口数全村占第二。据闻人昆波调查,目前宁波大市范围内复姓闻人者约有千人,记者随后从公安常住人口信息中也证实了这一数字。
复姓引出不少趣事
闻人昆波告诉记者,他从小在永丰村长大,所以一直没觉得自己的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一参加工作,初次见他的人知道他名字后总会多问上几句。闻人昆波笑着说,这个复姓给他带来两个影响:一是自己特别容易被别人记住,二是认识以后,别人一般只叫他“闻人”,名反倒很容易被别人遗忘。
复姓也带给闻人昆波不少趣事。1953年他当兵到舟山,一见面连长就问他是不是少数民族的。入伍不久他被提为班长,因为名字有4个字,连长就把他安排到了四班,于是,“四个字名字的四班长”,在部队里一下子变得大名鼎鼎。转业回余姚后,有一位战友经常给他写信,可信到闻人昆波手中,信封上“闻人昆波收”中的“人”字总是被人划掉,变成了“闻昆波收”。事后闻人昆波得知,这事是战友当地邮电局工作人员所为。他工作的确很负责,只不过不知道有闻人这个复姓。别人对“闻人”的好奇也引起了闻人昆波对“闻人”的好奇。1994年从单位退休后,他就开始研究“闻人”这个复姓的由来、传承和在国内的分布。到目前,他已经积攒了大量资料,研究工作也颇有所得。
“闻家后弄”里的红色堡垒
闻人一族历来名人辈出。宋元有学者闻人宏、闻人祥正,经学家闻人梦吉,明代有画家闻人益、闻人绍宗,最有名的当属明代御史闻人诠,他是王阳明的学生,曾出巡山海关,修筑长城近500公里。闻人昆波搜集了很多闻人一族名人的资料,不过他讲的最多的,还是现永丰村“闻家后弄”里红色堡垒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闻人志林、闻人志桐是他的远房叔叔。
1940年夏,国民党反动派推行反共政策,余姚的一些党员也转入了地下工作。当年中共余姚县委把闻人志林调到余姚城内开设“鸿兴面馆”作掩护,从事秘密情报联络工作。1942年秋天,“闻家后弄”联络站开始成立。“闻家后弄”是闻人志林弟弟闻人志桐的家,联络工作在屋后3间小平房里进行,小屋前转弯多,屋后有竹园和小河,容易转移。1943年,“鸿兴面馆”和“闻家后弄”的工作局面打开,当时很多地下党员在这里一住就是10天半月,从没出过危险。闻人志林、闻人志桐以及他们的妹妹闻人秀蛾和几个外甥,都在从事地下工作。而闻人志林兄弟的母亲冯杏姑,对全家参加革命活动很支持,还经常外出放哨,来往的地下党员都亲切地称她为“好阿婆”。
抗战胜利后,“闻家后弄”联络站坚持搜集情报、散发传单、护送领导、输送武器,一直坚持到余姚解放。闻人昆波说,当时参与“闻家后弄”的还有很多闻人一族的年轻人,他们解放后成了建设新余姚的中坚力量。
闻人昆波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准备继续在国内寻找继余姚之后的第二个闻人氏族聚居地,他也准备让在海外的女儿帮忙,寻访闻人一族在海外的踪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