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巴西利亚
【英文名称】Brasilia
【类别】
【批准年号】1987年
【遗产原属】巴西利亚是1965年在中部平地上规划新建的首都
【遗产现状】巴西新兴城市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 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 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为了国防安全及内地的发展,很早就有迁都内地的设想。1891年巴西第一部宪法就规定在内地兴建新都。直至1956 年选定现址。由巴西设计师L.科斯塔设计,1956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4月21日,巴西宣布首都及大部分政府机构迁至该城。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工业以无污染的轻工业为主,服装、食品、电力、电子、汽车、印刷 、建筑材料等工业发展较快 。为全国交通中心,公路呈放射状通各州首府和沿海各大城市。铁路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城市。南郊设有国际机场,郊区各城镇主要分布在人工湖以北。郊外有1970年修建的回音壁,每年 8月在此地举行阅兵式。
【简介】
巴西,巴西利亚,,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委员会评价:
1956年得到许可巴西利亚被确认为国家中心并作为首都,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巴西利亚常常被比作鸟的形状,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巴西利亚是1965年在巴西中部平地上规划新建的首都,城市平面形状是一架有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是理想的城市,堪称为城市规划史上的里程碑。
巴西利亚,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位于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高原上、马拉尼翁河与维尔德河汇合的三角地带,现在是巴西新首都。它与自己的几座卫星城组成一个联邦区。它的面积5814平方公里,人口186万(1990年估计)。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数百座城市中,巴西利亚历史最短。城市设计独树一帜,建筑风格多彩多姿,融世界古今多种建筑艺术于一体,集各种建筑风格于一城,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巴西过去曾在城和里约热内卢建都,两地都是海滨城市。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定在内地创建新都。从设想到实际迁都,历时
138年,中经迁都酝酿和决策(1822-1890年)、新都选址和规划(1891-1956年)、以及动工建造(1956-1960年)3个阶段。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巴西政府在建新都前曾向全世界招标,征求设计方案,随后邀请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建筑大师组成评选委员会,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平面布局为飞机型的蓝图。还请参加过联合国大厦建筑的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担任新都建设的总工程师。
巴西利亚有新区(市区)、旧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
新区建筑平面布局像一架机头向东且有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这象征着巴西是迅速发展中的国家。机头部位有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象征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机身前部是18座对称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议会大厦由众参两院会议厅和超高办公楼组成。两院会议厅是扁平体,长240米,宽89米,平顶上突出一仰一覆两个碗形屋顶,上仰的是众议院会议厅,下覆的是参议院会议厅,分别象征民主和集中。总统府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四层楼建筑,外部几乎全部采用玻璃结构。上述这组楼群中,外交部大厦最引人注目。整个大厦立身于湖水中,四壁由玻璃构成,被誉为水晶宫。水晶宫正门的湖面上一座由5块石头组成的变形莲花,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
从机头向后的建筑群是全城的主轴,它错落有致,风格各异,又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和谐壮美的画面。与这个主轴交叉的,是一组造型各不相同的住宅群。这些住宅沿着与湖面平行的自然曲线排列,形成喷汽机的两翼。每个住宅区有数十座大楼,建有学校、幼儿园、影院、教堂、商店和医院等,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机尾处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再向后是小型工厂。此外,散处不同地点的巴西利亚大学历史中心、大教堂和式样各异的使馆建筑,都展示了现代建筑艺术和风格。整个新区布局协调、结构新颖,处处绿草茵茵,繁花似锦。机翼前方的帕拉诺阿人工湖上碧波粼粼,湖畔林木苍翠。这座人工湖由四条河拦截而成,蓄水量4.91亿立方米,还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
老区建筑以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1859年建造)最负盛名,现位于巴西利亚的一座卫星城内,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建筑群。另外的9座庄园也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庄园索乌拉迪诺始建于1832年,它的屋舍属典型的地方建筑。还有巴兹兰迪亚历史中心也是老区内的著名建筑。
工人住宅区是创建新都时为建筑工人临时搭建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木屋,大部分木屋保留至今,少数因城建需要已被改建或拆除。法蒂玛圣母院、奥里维拉医院、巴西利亚第一座教堂-圣·约瑟夫教堂和第一所学校也坐落在工人住宅区。
巴西利亚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国家公园、阿瓜斯·埃曼达达生物保护区、依贝格和加瓦萨瓦多自然保护区、圣巴尔托罗摩和德斯科贝托环境保护区。市政当局还计划辟建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如加马河盆地河里约·马拉瑙保护区。这些自然景点或位于市区,或与老区毗邻,或地点偏僻人迹罕至,这都使巴西利亚到处生机盎然,充满无限魅力。
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它的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伟大创造力,也是建筑的现代精神的典范。但也有人对城市的规划提出批评,认为追求形式多于追求经济利益、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低收入者的就业和居住条件注意得不够。
1974年8月15日,巴西与建交。
当人们乘坐飞机在巴西上空飞行至南纬47°、西经15°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地面上也有一架“飞机”,这儿就是呈鸟状设计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建立于公元1956年(1960年成为首都)。位于富含红土的戈亚斯高原上,海拔1170米,距离海岸1000公里。作为首都,巴西利亚是国家的行政中心。建立巴西利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巴西的内陆地区。殖民地的历史使得巴西的人口过度集中于沿海地区,并且港口城市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还在持续的扩张。
早在十七世纪末巴西国内就出现了国家的中心地区建造首都的设想。1922年,巴西独立百年庆典时,在选定的位置上树立了一块石碑,标志着这种设想的成熟。1891年宪法就预见到了将在国家的中心地区开辟出一块联邦政府直辖区。1955年,米纳斯吉拉斯州前州长朱赛里诺(Juscelino Kubitschek)当选为巴西总统,这时巴西作出了将联邦政府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巴西利亚的决定。这个决定强调了巴西发展、进步的愿望。
巴西花费了五年时间(1955~1960年)建好了联邦新的首都,并且把修建了越过马托格罗索和亚马逊河的公路。这项工程是按照巴西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和建筑师奥斯卡·尼米叶尔(Oscar Niemeyer)的设计建造的。
巴西利亚的设计灵感来自“科布森”(Corbusian)规则,城市的功能经过合理的组织与规划。整体形态由垂直交叉的两条轴线贯通整个城市,看上去就象一架飞机或者一只大鸟向着西南方向飞行。主轴线长六公里,宽350米,主要做行政用途;商业区与住宅区以教堂和学校为中心分布在四个扇型区里,沿着20公里长的横轴线拓展。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宽度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以确保高效的交通管理。
巴西利亚是具有巴西现代建筑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它地处由巴西中部戈亚斯高原、维尔德河和马拉尼翁河交汇而形成的三角地带,与周围8个卫星城镇形成联邦区,占地5814平方千米。其城市设计别具一格,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集人类建筑艺术的众家之长于一身,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在所有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数百座城市中,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一个。因位于海拔1100米的高地,故虽地处热带但巴西利亚的气候凉爽宜人。
巴西利亚包括新区、老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位于人工湖半岛上风格独特的新区,酷似一只大鸟或一架喷气式飞机。“鸟头-飞机头” 是由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驻地组成的三权广场,是巴西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和国会政府政府首脑机关(政府各部大楼)所在地;“鸟身-飞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是一条长约8千米、宽250米的大道;大道上有乳白色的政府大楼、教堂、国家剧院、公园、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建筑;向南北伸展长达16公里的“两翼”是平坦宽阔的立体公路,沿路排列着规划整齐的居民区、商业网点、旅馆区等;“机舱”后部是运动区、文化区;“机尾”是长途汽车站和仪器加工、汽车修配等工业区;“栅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和印刷出版区。巴西利亚被建成飞机形状,是为了充分展现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隐喻着巴西正在起飞——飞速朝前发展。老区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卫星城的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它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和谐的纪念性建筑群使城市显得整齐对称并且并且远景也十分美观。在宽阔的广场区域里,摩天大楼高耸的方型楼体在圆滑表面的平衡下创造出一幅和谐的城市画面,这已经成为巴西新首都的典型象征。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第三个首都。历史上,巴西曾经定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临海城市。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兴建,于1960年4月21日最终建成。
巴西利业别具一格的建筑有伊塔玛拉蒂宫、巴西利亚大教堂、电视塔等。
伊塔玛拉蒂宫为外交部所在地,整座大楼是玻璃外结构。大楼四周水池环绕,白云、蓝天、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电视塔高218米,是巴西利亚的最高点。登塔俯瞰,飞机型都市尽收眼底。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