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吹打乐,从清锣鼓形式发展起来。
过去,在潮州各地都设有锣鼓馆,在每年游神盛会时演奏,乐器只用四面锣、二副大钹,属清锣鼓形式,俗称“四锣二钹”。因奏法过于简单,艺人们增添了唢呐吹奏一些弦诗谱,如《过江龙》、《百家村》等,这样有吹有打,发展成为吹打形式。
为丰富演奏曲目,各锣鼓馆争相聘请正字戏班的乐师传授音乐,于是吸收了戏曲乐队中使用的一些乐器,增添了小唢呐、苏锣、深波和一些常用弦乐器等,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吹、打、拉、弹”俱备的综合性吹打乐队。
吹管乐器有大唢呐、小唢呐、大笛(横笛)、小笛(俗称箫仔)、箫等;打击乐器有的鼓、苏鼓、中鼓、大鼓、苏锣、深波、斗锣、钦子、亢锣、月锣、大钹、小钹,铜钟,云锣等;拉弦乐器有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弹弦乐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扬琴等。 潮州大锣鼓的创始人有欧细奴、谢奴仔、吴德润等,其中以欧细奴的贡献最大。欧细奴原是潮安镇合旗鼓亭的吹首,他熟悉正字戏音乐,在他二十四岁被锣鼓馆请去传艺,提供了不少正字戏音乐。在现有的十八大套曲目中,极大部分是正字戏音乐联奏。
朝州大锣鼓的特点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刚柔相济。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唢呐以麦杆为哨,发音柔美,司鼓艺术与我国拳术、剑术相结合,别具一。
潮州大锣鼓十八大套曲目是:《六国封相》、《关公过五关》、《秦琼倒铜旗》、《红迈追舟》、《十仙皤桃会》、《岳飞大战牛头山》、《复中兴》、《抛网捕鱼》、《陈春生告官》《三休樊梨花》、《薛刚祭坟》、《十八寡妇征西》、《黄飞虎反朝歌》、《绿袍相掷钗》、《八仙庆寿》《天官赐福》、《双咬鹅》和《闹鸡》。 传统套曲结构厐杂,不够集中。今人演奏时,常将原来音乐材料大加删减,选取其中的主要曲牌和唱腔进行器乐此加工。如《关公过五关》原有曲牌十三支和穿插的锣鼓段,潮州市民乐研究组整理改编的新版本为:(1)思兄、(2)封金挂印、(3)荒郊策马、(4)梵宇香茗、(5)过关斩将、(6)吹鼓尾声。 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刚柔相济。乐队中使用的唢呐以麦杆为哨,发音柔美,是领奏乐器。打击乐器选用一些有固定音高的锣,合奏音响谐和。司鼓艺术别具一格,司鼓者以轻重缓急的底鼓和刚柔徐疾的手势指挥乐队,并以演奏复杂多变的鼓套充分发挥它的表现作用,创造了许多鼓套,以及与我国拳术、剑术相结合的击鼓动作,是一种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击鼓艺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