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板灯是江西省的一个文化遗产,樟村板灯的种类丰富多样,下面介绍主要的四种:
状元灯,相传是樟村当年一名读书人赴京殿试中了状元,乡亲们为欢庆这一吉事,特请人制作了状元灯。据说,举了状元灯,能沾才气。
子孙灯,指灯头后二桥板灯,寓意子孙满堂。唐末,战火四起,瘟疫横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孙灯。
酒瓶灯,谐音是“久平”。盛唐时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国家能长久太平,安居乐业,又因当时制灯者爱酒如命,故特制酒瓶形的灯。
花篮灯,是当年一采花女子首创,她突发奇想,觉得把灯做成花篮形放在自己的闺房里应该很美,便用竹蔑编织成花篮形框架,外糊纱纸,加彩绘,篮底、篮沿周边分别垂有玫瑰红和黄色丝穗,棱角分明,造形美观,做工精巧,一盏灯可从中分为两半,外面向观众,实如2个花篮。不久便流传开来。
关于元宵节张灯的来历,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祭祀太一(天神),一说是源于道家,一说是源于佛家。宋人洪迈在《容家随笔》中写道:“汉家祀太一,以错时祀至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源于道家说则认为,道教以三元配三官,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且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之日,元宵节又俗称上元节,因此正月十五日张灯应是道教的产物。而源于佛家之说者,在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而且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佛教东渐,正月十五燃灯之风随之而来。东汉明帝时,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来传教,遇到道家的责难,结果在宫廷中与道士比试法力,烧经像无损而发光。汉明帝惑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日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表佛法大明。
据史料记载,元宵张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时期赏灯风俗更浓,汴京灯会形式多样,极为隆重热闹。辛弃疾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当时灯节景观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而壮丽。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据《燕京岁时记》中所载,当时灯会盛况是“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民间有句老话叫“上元节的灯,中秋节的月”,可见清时的灯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至深至美,景象不凡。
盛世张灯,樟村板灯相传始于盛世唐朝,兴于明清,尤以清康乾为最。樟村板灯之源据故老相传:唐末中原动荡,中原各族南迁,有四省九地之难民避祸迁入雁门(樟村古称:因西南山口似门,多大雁,故名),各地难民人员纷杂,互不往来,纷争四起。时有婺源南田迁之叶姓先祖,修桥铺路,广行善事,亨有盛誉,其借上元祈福禳灾之机,传上古天地大旱,龙王违天条降雨,被剁18节撒向山野,召全村每户出一板凳,以锄棒为柄,串成长龙,以祈龙王重生,齐心协力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从此村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因叶氏义举,后人立义坊以记之,惜悔于后世战火,然板灯习俗由此流传。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乐元宵观灯,故明旨民间闹灯,以示“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之意。并赋联曰:“月明灯明,万民一统,君乐民乐,永乐万年。”此联至今在樟村各村居仍有流传。百姓为遵其旨,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制“五谷灯”(喻五谷丰登之意),每至元宵,辄举灯夜游,欢庆佳节。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民生动荡,瘟疫横行,无人举灯,至夏末,瘟病仍盛,临江社何姓村民曰“板灯”不举,则“瘟神”不走,集18桥板灯成礼祀,时盛夏,烛不化,疫病嘎然而止。始有“万年灯”,喻“人丁不灭,万年点灯”之吉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