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明商喜关羽擒将图
【类别】纸类文物、书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明绘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简介】
绢本,设色,纵:200厘米,横:237厘米。
此图所画是《三国志》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的故事。全图人物共六人,主角是和庞德。庞德上身裸露,赤脚,双目怒睁,咬牙切齿,毫不畏惧;两裨将在敲桩、绳缚、揿身、压抑被审者的咆哮;关平拔剑威慑,周仓从旁吆喝——把整个审讯场面激化到了绷弦欲断的程度。而关羽蓝巾、绿袍,全身披挂,丹脸凤眼,长髯飘拂,凝神危坐,似于也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能屈”,其神态威严,气宇轩昂,具大将风度。画面人物间互有呼应,特别是庞德掉头不理,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这一描绘增强了戏剧性的冲突。此图人物高大,气势雄壮。线条刚劲流畅,顿挫有力。色彩红绿金粉,鲜艳夺目。画法带有壁画特色,尺幅又极宏大,可能是壁画粉本。至于泉石补景,为南宋院体山水遗规,但出笔劲挺,皴斫有力,也切合整个场面的气氛。
【相关资料】
商喜,字惟吉,濮阳人,一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不详。宣德年间被征入画院,并授锦衣卫指挥之职,是宣德时的著名的宫廷画家。他擅长多种题材,山水、花鸟、人物兼长,他继承南宋画院的传统,以精工富丽见长,但他也不是全摹宋人。
为您推荐
元 赵雍 绢本设色 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纵39厘米
此图用笔工细,线条简练而精确,设色快而秀丽,形象真实生动,具有唐人风范。以高丽(朝鲜)国诞生之神话为画题。传说河伯之女生卵得子,名朱蒙,猿臂善射,随王出猎,箭无虚..
钱选工诗文,善画花鸟、山水、人物,他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赵孟頫曾与他研讨绘画中的“士气”,他答以“隶体”,要“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这些主张对后世文人画影响较大。他还进一步发展..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所谓响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为..
《古木竹石图》轴,元,赵孟頫作,绢本,墨笔,纵108.2cm,横48.8cm。
本幅署款“松雪翁”三字。钤“赵子昂氏”、“松雪斋”印二方。
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
李葆恂
[近现代](1859-1915.8)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更号叔默,戒庵、猛庵,别号红螺山人,五十岁后熙怡叟,辛亥(1911)复改名理,字寒石,号凫翁,又称孤笑老人,直隶易县(今)人。鹤年子。生五岁即能作擘窠书,九岁能属文,官至江苏候补道。..
丹山纪行图 明 顾琳 纸本 设色 纵30.9厘米 横332.3厘米
顾琳(生卒年未详),号云屋,浙江上虞人(一作吴郡)。仕为知州。工山水,有出尘之趣。
《丹山纪行图》是作者偕友同游宁波丹山的写生之作。时值隆冬,图中树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