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所谓响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为了保护书画艺术品原迹,采用临摹的方法制作副本和复本。所谓“摹”,就是对原作真迹摹写,力求丝毫不差。书法摹写称之为“响拓”,绘画摹写称之为“移画”。这一风气在唐宋时最盛,在唐朝,就有官方设置的许多专门摹拓书法名迹的“御府”,下有专门摹拓书法的人员,不少人都是此中高手。如今,东晋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已经荡然无存,这些唐朝的摹本就显得尤其珍贵。唐代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
《古木竹石图》轴,元,赵孟頫作,绢本,墨笔,纵108.2cm,横48.8cm。 本幅署款“松雪翁”三字。钤“赵子昂氏”、“松雪斋”印二方。 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
李葆恂 [近现代](1859-1915.8)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更号叔默,戒庵、猛庵,别号红螺山人,五十岁后熙怡叟,辛亥(1911)复改名理,字寒石,号凫翁,又称孤笑老人,直隶易县(今)人。鹤年子。生五岁即能作擘窠书,九岁能属文,官至江苏候补道。..
丹山纪行图 明 顾琳 纸本 设色 纵30.9厘米 横332.3厘米 顾琳(生卒年未详),号云屋,浙江上虞人(一作吴郡)。仕为知州。工山水,有出尘之趣。 《丹山纪行图》是作者偕友同游宁波丹山的写生之作。时值隆冬,图中树木疏..
四梅图 南宋 扬无处 纸本墨笔 纵37.2厘米,横358.8厘米 扬无处(公元1097一1169年),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南昌人。他自称为汉代扬雄后裔,故其姓氏纵抔纵木。扬补之善画水墨梅竹、松石、水仙,笔法清淡野逸..
戛玉秋声图 明 夏昶 纸本 墨笔 纵151厘米 横63.7厘米 夏昶(公元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江苏昆山人。原姓朱,名昶。永乐十三年举进士,正统中官至太常封少卿。为官四十余年,天顺元年去职还乡,以书画..